P2P或將迎來重大轉折!「爆雷潮」後修復市場信心已然迫在眉睫

進入8月以來,此前大範圍出現的“爆雷潮”在本月有所緩解,問題平臺數量也開始趨於回落。與此同時,監管部門頻繁“出手”,從此前的“下架理財類計劃產品”、“退出指引”到近期發佈的“合規檢查108條”等,對行業的規範和引導,意圖明顯。

隨著此輪問題平臺的大量出清,P2P已將迎來行業的轉折點。在此背景下,除了需要警惕風險隱患外,目前的當務之急是修復市場信心,建立市場秩序。

問題平臺數量8月出現回落

P2P或將迎來重大轉折!“爆雷潮”後修復市場信心已然迫在眉睫

據不完全統計,從2018年8月1日至8月22日,停業及問題平臺數量累計共有86家。 而在7月份,這一數字是253家。

6月下旬開始大範圍出現的“爆雷潮”在7月迅速蔓延,這也是導致7月問題平臺數量出現激增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從目前看,隨著監管部門、互金協會等對行業的規範和引導,問題平臺數量將在8月出現回落。

伴隨著問題平臺的不斷出清,這也為平臺後續的現場驗收、備案提速等工作掃清了根本障礙。

監管動作頻繁引導行業規範發展

監管部門對於網貸行業的規範引導,意圖明顯。尤其是在近期,銀保監會、各地金融辦、中國互金協會以及地方協會等通過多項舉措,鼓勵P2P行業健康發展,提振市場信心。

8月8日,互金整治辦下發《關於報送P2P平臺借款人逃廢債信息的通知》,要求各地應根據前期掌握信息,上報借本次風險事件惡意逃廢債的借款人名單,互金整治辦將協調徵信管理部門將上述逃廢債信息納入徵信系統和“信用中國”數據庫,對相關逃廢債行為人形成制約。

8月中旬,銀保監會召集四大資產管理公司(AMC)高管開會,要求四大AMC主動作為以協助化解P2P的爆雷風險,維護社會的穩定。

8月13日,P2P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關於開展P2P網絡借貸機構合規檢查工作的通知》及其附件《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合規檢查問題清單》,簡稱“108條”,這也標誌著適用於全國範圍的監管細則正式落地。

面對P2P網貸行業的陣痛期,監管各部門以“維穩”作為主旋律,堅持“去粗取精”的思路,同時,也在加快制定和完善網貸監管的長效機制。後續,監管常態化將成為一種趨勢。

修復市場信心是關鍵

一方面是市場上問題平臺的出清,另一方面隨著監管的規範和逐步的引導,P2P也將迎來行業的轉折點。

按照常理,市場在出清的過程中,平臺間會加速分化,規模較小的平臺將逐漸消亡,大平臺將享受到市場的紅利。但由於問題平臺出清引發的行業恐慌情緒,讓目前大平臺的日子也並不好過。

根據數據顯示,2018年6月末,10家大平臺(在接入互金協會信息披露系統的平臺中,隨機選擇體量較大的10家)的月末出借人數量環比增加1.73萬人,可以視為爆雷初期大平臺還能享受到行業分化的紅利。而截至2018年7月末,10家平臺的月末出借人數量環比減少12.4萬人。

對此,業內人士認為,在當前行業發展的轉折階段,當務之急是修復市場信心。

對於平臺而言,除了及時公佈運營數據,積極準備現場驗收,儘早完成備案外,更需要堅持走合規經營、穩健發展的道路。

對於投資人來說,歷經“爆雷潮”之後,信心的修復或將需要更長的時間。切實保護投資人的利益、最大程度追回投資人的損失也是多方期待的結果。同時,隨著市場規範的建立,平臺備案的逐步完成,行業的發展趨向明朗化,這些對於投資人信心的修復也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