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美食:到大荔羌白镇“老王家”品水盆羊肉

大荔羌白“老王家”的羊肉有名气,可谓是香飘大荔“第一碗”。周末一大早,羊肉泡门前车水马龙,排起小队,几乎去西安、渭南办事的的大荔人路过,都少不了到这里咥上一碗,按当地的话来说,一碗羊肉下肚最少能耐大半天,早上起来吃羊肉就像兰州人早上吃拉面一样,成了当地人的习惯。

渭南美食:到大荔羌白镇“老王家”品水盆羊肉

据《大荔商业志》记载,大荔的水盆羊肉可来源已久,久负盛名,水盆羊肉起源于明朝崇祯年间,昔日的同州府衙,是水盆羊肉的故乡,因在农历六月上市,又称"六月鲜"。大荔的水盆羊肉,以剔骨鲜羊肉、骨头、桂皮、花菽、小茴香、草果、精盐、味精为原料,分原料处理、煮羊肉、调制熟羊肉三道工序,最早烹调羊肉,用的是砂锅,所烹调的羊肉,瘦肉红润,肥肉白亮,羊汤清澈见底,讲究暗油醇香,食之浓香可口。由于砂锅形状如盆,故称"水盆羊肉"。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食客数量的增加,以及食用餐具的逐渐发展,用碗或盘盛肉食用的,人们仍习惯称为"水盆羊肉"。

渭南美食:到大荔羌白镇“老王家”品水盆羊肉

现如今在大荔县最有名气的还数羌白镇“老王家”,说他是大荔“水盆羊肉”第一碗真的名副其实,至今在羌白街营业了已有23个年头,“老王家羊肉”是由当地南德村农民王发水先生创建的,“老王家”牌子靠质量和诚信而经久不衰,生意兴隆,凡是大荔人基本都知道羌白有个“老王家”。据他家的传承人、儿子王正文告诉笔者,他家的羊肉首先是把好进货关,绝对要新鲜、放心的老客户家宰杀的“沙苑羊”,在加工"水盆羊肉"时,首先羊肉在煮以前必须反复清洗,使羊肉雪白发亮,无血丝,基本是每天下午两点开始把肉放到大锅,放上自家配制的各种秘方调料,开始煮肉,直到后半夜凌晨4点左右,经过一晚上的的焖制而成。他家的羊肉配料既发挥了大荔当地羊肉泡突出茴香的特点,又借鉴渭南一带而羊肉以花椒出头的特点,两者合一,比传统的口味更进一步适合大众,吃过的赞不绝口,食用时用烧饼佐以糖蒜、辣子酱、鲜蒜瓣,则肉烂汤清,肥而不腻,清醇可口,别具风味。

渭南美食:到大荔羌白镇“老王家”品水盆羊肉

渭南美食:到大荔羌白镇“老王家”品水盆羊肉

渭南美食:到大荔羌白镇“老王家”品水盆羊肉

渭南美食:到大荔羌白镇“老王家”品水盆羊肉

吃"水盆羊肉"离不开大荔的"月牙烧饼",月牙烧饼因状如月牙而得名。特点是外皮焦脆,内瓤酥松空软,热吃凉吃均可,吃水盆羊肉,用此饼夹入羊肉,饶有风味。关中有句俗话,"大荔有一怪,烧饼半个卖。"这半个卖的烧饼,颜色金黄,状如新月,空心饱满,酥香可口,“老王家”特别注重烧饼的制作,专门聘请了,据说是是打烧饼“世家”的师傅专门打烧饼,你还甭说,一口烧饼保准叫你品味到“热吃脆,冷吃酥”的感觉。当地至今还流传着"南京到北京,同州府里好烧饼,掂起轻,摸着厚,空空里面能夹肉"的谚语,所以,人们在咥“老王家”水盆羊肉时,食客习惯把碗里的肉往"月牙烧饼"里一夹,两手轻轻地一捏,美美地喝一口醇香的羊肉汤,咬一口酥脆的月牙烧饼,那才有一种回味无穷的美味享受。保叫你吃了一回还想来。羌白镇 “老王家”的羊肉泡馍烹制精细,料重味醇,肉烂汤浓,肥而不腻,营养丰富,香气四溢,诱人食欲,食后回味无穷,已经成为大荔羊肉泡的代表之家,不愧被称为大荔第一碗。

图文:李世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