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愚癡無明感召的八種違緣

因愚痴無明感召的八種違緣

如法修持,如法利益眾生

有八種無暇的現象,是因為愚痴無明而感召的違緣,我們稱為由愚昧暫起的八無暇。

一、五毒粗重

有些人的五毒——貪、瞋、痴、傲慢、懷疑和嫉妒等習氣,特別嚴重。對於自己所喜愛的人極為貪愛,對於自己所厭惡的人則極度瞋恨等等。

心懷深重五毒的人,雖然有時也有想修行的念頭,也會來聽聞佛法。但是因為陷於五毒中難以自拔,被惡業的力量牽引著,缺乏自在清明的自主力,所以很難修行。

二、無明愚痴

有一種人非常愚昧,極缺少智慧。他們也有機會接觸佛法,可是隻教他一點點道理,他都無法理解,根本沒有辦法聞思修。

雖然很愚痴,也不具備足夠的因緣和福報,可以像古時候釋迦牟尼佛時代的周利槃特迦那樣,因懺悔而成就羅漢果位。所以,愚痴無明的人很難做一個實修者。

三、被惡知識牽引

許多有虔誠心的人,為了修行會去尋找上師或大成就者。而有些自稱為上師或是成就的人,本身的理念、見解和行為偏離了正道。宣說邪知邪見,甚至廣聚群眾自成邪教。

當這些虔誠的人因為宿業因緣,遇到了這種充滿邪見的惡知識時,他們沒有智慧判斷,無法分辨真偽。將邪魔當作是很好的上師,而死心塌地跟隨,非常可憐。這些人雖然具有虔誠的心,但缺乏佛法的善因緣,所修非正法。

四、懈怠渙散

懈怠渙散的人,雖然偶而有學佛的念頭,可是因為太懶惰了,常常會說今天沒有那麼多的時間,明天再修吧。到了明天,他又說這段時間工作很忙,過幾天再說吧。

因為這樣因循的心態,到最後一事無成,什麼法都沒有辦法圓滿。這就是懈怠力,將人拉進不修行的泥沼中。

五、惡業湧現

有些人對佛法偶爾會發出一點精進心,但是因為見解偏離了正法,功德便很難產生。常常因為罪障和我執的驅使,讓惡業像大海的海浪一樣,波濤洶湧地滾動。

本來學法是一件很好的事,他反而藉修行之名來作惡。修行成為他滋長五毒的助力和工具,因此越修罪障越重。

一旦他遇到嚴重的挫折、打擊,或失意種種痛苦時,整個人就對佛法失去信心。認為上師和三寶沒有保護他,學習佛法毫無用處,很快就會厭離正法,當然沒有辦法修行了。

六、被人所轉

有的人雖然很想學佛,可是生活上處處受人牽制,各方面都不能自主。比方說先生想學佛,太太會干涉,或太太想學佛,先生要干涉。到最後,會讓人覺得不如不學,還清淨一點。

有的人,當了別人的部屬、傭人或隨從,必須聽從主人或長官的使喚。這些人想要聞思修時,常常會被安排去加班或勞動,這就是受到他力的限制。

現在這種情形比較少一些,古時候還有國王或皇帝會行使威權,禁止全國民眾信仰佛教,銷燬佛經,破壞佛寺,驅散僧眾。如果生在那個時代的話,也很難修行。

七、求樂懼怖

有的人為了追求一生的衣食安樂種種福報而修行,有的人因為害怕遇到災難或病痛,擔心生命受到威脅,心生恐懼而修行。這種人對正法沒有正確的認知,所修多不如法。雖然入了佛門,沒有辦法真正學習到佛法的精髓。

八、偽裝修法

有的人表面上看起來很精進,很有修行人的威儀。但是內心卻是為了錢財和名利,為了得到別人的讚歎和供養,並不是為了出離輪迴而修行。這種為了自身利益,在外表修法給別人看的人,並沒有真正在實修,早已背離了解脫之道。

有些人對佛法非常虔誠,可是在修行的過程中,往往會受到持邪見者的影響。很容易被旁人三言兩語所左右,動搖原有的信念,而改變修行的正途,轉持邪見而不自知。

做為一個佛教徒,應該將佛經上所宣講的正知與正見,時時拿來觀察自己的一言一行,是不是如法。應該將佛陀所傳的正法,作為檢驗自己身口意的標準。

身為佛教徒,如果不用心作正思惟,常常聽信一些朋友似是而非的言論。習慣以否定他人,來肯定自己,都是非常缺乏智慧的表現。

沒有一個人的智慧與慈悲,高於佛陀。也沒有一個人所講的話,像佛陀那麼真實不虛。如果我們將佛陀所傳的一切智慧和善巧,練習實際運用在自己的身口意上,如法修持,如法利益眾生,我們就不會遇到種種無暇的惡因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