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慶後:守著初心,什麼時候開始都不晚

“一個人要做點事業,首先要有理想。現在我是應該不需要再繼續賺錢了吧,我這幾輩子也用不完。但我還在努力工作,只想要為社會、為國家做點貢獻。”話音未落掌聲已起,現場的觀眾無不為之動容。這是73歲的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宗慶後在朗讀者第二季的開篇之作“初心”中所說的。

曾蟬聯多年內地“首富”的宗慶後,在很多人眼中高高在上,但在現場朗讀者的節目中,他用樸實的語言講述了自己的初心,反而讓人們知道了作為老一輩企業家坎坷的創業歷程。現場的大學生觀眾說,宗老先生42歲開始創業的故事讓我感覺特別感慨,特別勵志。

尋回真正的價值

這是一個焦慮的時代,人們對於所謂“成功”的渴望往往超越了對價值的追求。宗慶後曾說,百行出百業,年輕人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好自己的工作,也是一份創業心。而這一次他與現場的年輕人以及全國的觀眾分享他的初心,其所想表達的也是希望讓這個焦慮的時代穩重一些,讓人們迴歸到對價值的追求上來。

從現場觀眾的掌聲中亦可聽出這種返璞歸真的審美。當董卿談起宗慶後的“布鞋情結”,鏡頭所到之處依舊是那雙黑布鞋,同時掌聲響起。與宗慶後談生活,完全感受不到大眾心目中那些專屬於商界精英的標籤。此前,宗慶後的生活費一年只有5萬元,讓人們歎為觀止,而這一次他說,可能連5萬都沒有,因為戒菸了。

成功的背後,從來不缺乏坎坷的故事,賣過冰棍、做過農活、修過大壩,一直到42歲才開始正式創業,這位看似平凡的企業家,卻極富傳奇色彩。如今,年過七十的他還堅持在工作中做到“第一個來,最後一個走”。

宗慶後:守著初心,什麼時候開始都不晚

凝聚萬千的跬步

現場,當他講述在農場殺豬的細節時,現場的年輕人笑了;當他說,感覺自己六十多歲還很年輕時,現場的年輕人笑了;當他說,那個時候我還是比較帥的,所以喜歡我的人還是比較多的,大夥也樂了。

當然,現場每一次年輕人的歡樂都伴隨著掌聲。那是因為眼前這位“大人物”把那些距離他們生活很遙遠的現實拉到了眼前,反差讓年輕人們覺得有趣。但同時,宗慶後講述的這些故事也向年輕人們傳達了到底何謂真正意義上的成功。

曾經有記者採訪宗慶後,問起在農村那十五年的經歷是否覺得不值。他告訴記者,那時他會偷偷加班,為的就是把手裡的事情做到最好。而這次在朗讀者中,對於那段在農村的時光,他覺得“離自己的理想抱負還是有差距”。

前後兩段表述關聯起來可以看到,就是在那段他覺得與理想抱負有差距的日子裡,他也一直保持著做“事業”的心態。這樣的品格也是在這次的節目中他想向年輕人傳遞的——做一番事業首先不能浮躁,不能挑肥揀瘦、好高騖遠。

始終如一的堅守

宗慶後帶領娃哈哈奮鬥的歷史,可以說就是改革開放的一個縮影。在那個風起雲湧的年代裡,如宗慶後這樣的老一輩企業家,大多白手起家憑著樸實的幹勁和敢吃螃蟹的魄力,摸著石頭過河。“大家好,我是朗讀者宗慶後,今天我朗讀的是季羨林的《八十抒懷》,謹以此篇獻給年輕的新一代。”這一次73歲的宗慶後站在年輕人的觀眾面前,更多地是想把他的心路歷程分享給後來者。

這也正如他在《八十抒懷》中的讀到的,“有陽光大道,也有獨木小橋;有深山大澤,也有平坡宜人;有杏花春雨,也有塞北秋風;有山重水複,也有柳暗花明;有迷途知返,也有絕處逢生。”對於年輕一代,宗慶後以自己真實創業經歷給出勉勵:“時令正是冬天,葉子落盡了;但是我相信,它們正蜷縮在土裡,做著春天的夢”。

什麼時候開始都不晚,這是宗慶後用自己的故事證明給世人的。對於年輕人來說,仰望星空的同時,還要腳踏實地,守著初心,下一步也許就是海闊天空,這應該就是宗慶後最想說給年輕人聽的話吧。

宗慶後:守著初心,什麼時候開始都不晚

延伸閱讀|娃哈哈的故事

娃哈哈作為國內最知名的民族企業、製造業企業之一,一直備受資本市場關注。但宗慶後多次表示,娃哈哈有100億元現金,不需要上市。除了不差錢之外,宗慶後也說過,娃哈哈股東數量有15000個,但法律有規定,企業上市之前股東數量不允許超過200個,而全部整合上市又是一項浩大的工程,如果上市,這將是最大的障礙。

有人說,宗慶後最近給員工派發了2.5億“剁手費”。2.5億是真事,但不要節外生枝扯“雙11”。這是宗慶後給員工的犒賞,感謝娃哈哈人30年來的齊心協力、風雨同舟。

據說,這筆錢是按貢獻度發的,惠及面那是相當的大。宗慶後對員工的好,是有目共睹的。從1999年開始,宗慶後就在娃哈哈實行全員持股。如今,已經有近2萬名員工持有娃哈哈的股份。在娃哈哈工作滿一年,通過考核的員工,都可以購買一定數量的娃哈哈股份,每股1元,回報率在50%-70%之間。

共同富裕是這個社會的終極福祉,也是首先富裕起來的人應該盡的責任。宗慶後一直有個樸素的財富分享理念:幫助未富人群共同富裕。宗慶後還默默地幫過許多人。

“娃哈哈存摺”的故事他基本沒對外界講過,那是1993年的初春,宗慶後邀請了10多位校長前來娃哈哈參加一個座談會。“今天請大家來,主要是想聽大家談談教育的困難。”宗慶後說。教育的困難,每個校長都有一肚子苦水。

座談會後,很快有消息傳來:娃哈哈要給全區(杭州市上城區)每個教師每月補貼50元。50元,在那時候是什麼概念?當時老師的月收入才400多元,50元可不是一個小數目。

當時的物價差不多是這樣的:一根油條三分錢,一個大肉包一毛五,一碗菜肉面六毛五分,一碗片兒川大概八毛錢。湧金君當時在杭四中上學,每個月的零花錢才五塊錢。難能可貴的是,這本“娃哈哈存摺”延續了二十多年。

“我賺錢為什麼?還不是為把教育辦好!”老母親言傳身教,讓這位富起來的教工子女一輩子都沒忘了教育。

2016年,宗慶後戒菸了。聽媽媽的話。人要活得健康!幾十年的老煙槍,說戒就戒了。(來源|中新網 錢江晚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