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百名傑出民營企業家」宗慶後:娃哈哈是改革開放之花結出的果實

編者按:改革開放40週年,中國民營企業家把握時代發展脈搏,艱苦創業、百折不撓、用實幹改寫了個人和企業的命運,成為促進社會發展、改變中國面貌的重要力量之一。近日,由全國工商聯發佈的《改革開放40年百名傑出民營企業家名單》更是肯定了這一群體在推進社會結構變革,完善市場經濟體制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今天(29日),帶您走進百名傑出民營企業家之一,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後。他白手起家,從銷售員做起,把“娃哈哈”從街邊小廠打造成了中國飲料行業的龍頭企業。

央廣網北京10月29日消息(記者陳瑜豔 李佳)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很榮幸入選,作為改革開放初期成長起來的民營企業家,首先我非常感恩,飲水思源,可以說沒有改革開放就不會有今天的娃哈哈,娃哈哈是時代造就的企業,是改革開放之花結出的果實。”10月24日,在全國工商聯發佈改革開放40年百名傑出民營企業家名單的發佈會上,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後作為入選民營企業家代表發言,回望改革開放成就,回顧自己的創業故事。宗慶後還是一身慣常穿的白襯衫、黑色中山裝,73歲的他頭髮微微花白。

40年前的1978年,在浙江舟山、紹興農村打磨了15年的宗慶後,剛回到杭州接替母親在校辦廠當工人,幹起了供銷員。時值改革開放的起步期,做了8年的銷售後,頭腦靈活的宗慶後被領導看中,給了他獨立運作校辦廠經銷部的機會。

宗慶後回憶道:“當時還不允許私人辦企業,所以我就利用這個平臺,從做小生意開始,代銷棒冰、冰淇淋,從一分利錢賺起。第一年我賺了10萬元,當時這個小學校辦企業一年利潤只有幾千元。當初承包的時候說一年利潤要完成4萬元,我說我給你完成10萬元。”

1987年,宗慶後靠著借來的14萬元,承包了連年虧損的杭州上城區校辦企業經銷部。兩年後,他又敏銳地嗅到了兒童產品的商機,創建杭州娃哈哈營養食品廠。1990年,娃哈哈銷售收入突破億元大關,利潤超2000萬元。宗慶後說:“‘喝了娃哈哈,吃飯就是香’這個廣告也現在很多人都還有記憶。所以當時確實效益很好,供不應求。”

當時,經銷商們扛著現金來廠裡搶貨,然而娃哈哈的倉庫也沒有庫存。1991年,急需擴大生產的宗慶後做出了一個轟動全國的舉動,有償兼併有2200名職工、資不抵債的國營老廠——杭州罐頭食品廠。在改革開放初期,集體弄堂小廠兼併國有企業,在國內還沒有先例,一時間,社會上的輿論不絕於耳:小魚能不能吃大魚?

宗慶後說:“我把2000多人都收下來了,包括退休工人,當時看起來是很大的一個包袱,但是對我們後面的發展是很關鍵的一步,娃哈哈後面的發展主要靠這2000人,他們是主力軍,而且陰差陽錯成為解放思想的第一炮。”

兼併之後,娃哈哈利用產品優勢、資金優勢和市場優勢,迅速盤活了杭州罐頭廠的存量資產。僅3個月後,原本虧損4000多萬元的杭罐廠就扭虧為盈,當年娃哈哈銷售收入、利潤就增長了一倍多。後來,隨著娃哈哈果奶、純淨水、營養快線等一款款產品的出世,讓娃哈哈順利從保健品公司進軍飲料行業,並保有行業龍頭地位20年。

歷經改革開放40年,宗慶後的創業也有起伏波折。但多年來,他始終保有創新精神,如今更是把相當多的精力投入到了工業機器人、智能裝備的研發。宗慶後說,要持之以恆把企業經營好、發展好。他說:“現在不像改革開放初期緊缺經濟,只要敢幹,所有產品都賣得出去,比如我那時做電風扇,電風扇扇起來會走路,就是電風扇的葉子不平衡,它照樣賣得掉。我想現在市場經濟發展的時候,如果不把產品提升一個檔次,企業就不可能發展。”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