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暫停逆回購 資金寬鬆格局仍在

中證網訊(記者 王姣)週一(5月14日),央行繼續暫停逆回購操作,不過在發放抵押補充貸款(PSL)801億元的基礎上,開展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1560億元,當日無逆回購到期,有3925億元MLF順延到期。市場人士指出,結合央行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的表態來看,貨幣政策仍維持穩健中性,同時迴歸實質中性或邊際趨松的概率加大,加之短期流動性擾動因素較少,預計資金面相對寬鬆的格局仍將持續。  

上週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處於較高水平,央行繼續淨回籠資金。具體來看,上週有2700億元逆回購到期,央行累計開展逆回購1300億元,淨回籠資金1400億元;此外,央行開展1200億元國庫現金定存操作,完全對沖到期量;而上週六(5月12日)到期的3925億元MLF,順延到本週一(5月14日)到期。  

從貨幣市場表現看,上週資金面延續寬鬆格局,主要資金利率繼續下行,其中R001均值下行15基點至2.55%,R007均值下行29基點至2.84%;存款類機構方面,DR001加權均價下行10基點至2.45%,DR007加權均價則持穩於2.69%。 

央行暫停逆回購 資金寬鬆格局仍在

 

本週央行公開市場到期量繼續減少,Wind數據顯示,本週公開市場有800億元逆回購到期,其中週一、週二、週五均無逆回購到期,週三、週四分別到期600億元、200億元;無正回購和央票到期。  

值得注意的是,5月11日,中國人民銀行公佈了2018年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央行表示,將保持貨幣政策的穩健中性,管住貨幣供給總閘門。綜合運用價、量工具和宏觀審慎政策加強預調微調,保持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把握好穩增長、調結構、防風險之間的平衡。 

中金公司點評稱,從2018年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和去年四季度的對比來看,有了一些明顯的措辭上的變化。比如從此前的“把握好穩增長、去槓桿、防風險之間的平衡”改為“把握好穩增長、調結構、防風險之間的平衡。”已經把“去槓桿”去掉,回到“調結構”,顯示經過去年貨幣政策的緊縮,各類槓桿都已經得到一定控制,去槓桿的迫切性已經沒有那麼高。此外,“削峰填谷”這個關鍵詞這次也去掉,顯示貨幣政策態度已經有一定程度的轉松,會維持流動性大部分時候穩中偏鬆一些。 

中金公司並指出,“綜合考慮金融監管政策的宏觀效應及對金融業態和市場運行格局的影響”也改為“綜合考慮宏觀經濟運行變化”,很明顯的體現了貨幣政策關注重心已經從金融監管轉移到了經濟增長。預計未來一個階段,穩增長的訴求會提高。貨幣政策更多會起到保駕護航的作用,流動性和貸款額度都會有適度的放鬆。 

“流動性易松難緊。”海通證券姜超團隊同時表示,央行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指出,我國宏觀槓桿率增速放緩,金融體系控制內部槓桿取得階段性成效,未來要把握好穩增長、調結構、防風險之間的平衡(將“去槓桿”替換為“調結構”),這意味著貨幣政策迴歸管理經濟、通脹運行的主業。 

姜超認為,在表外融資趨降、推動利率“兩軌”逐步合一的背景下,央行貨幣政策不再收緊,並將呵護資金面穩定。未來流動性不排除受繳稅、季末月末因素短期有衝擊,但@王磊 @聞召林整體相對寬鬆的格局不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