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說春秋102:「董狐直筆」,趙盾弒其君

“董狐直筆”是出自《左傳》的一段典故,它歌頌了一位不畏強權、尊重史實的著名史官。

上回說到,晉靈公派鉏麑刺殺趙盾的計劃失敗,他馬上又開始籌劃新的對策。

這一次晉靈公吸取上回的教訓,決定不在外面動手,而是當著他的面將趙盾幹掉。晉靈公親自挑選了精明強幹的甲士三百多人,讓他們埋伏在大殿的角角落落,然後又派人到趙盾家去傳話,說是自己想在朝堂上宴請趙盾。

趙盾雖說也想到晉靈公可能會對自己不利,但他身為人臣,主公召見沒有不去的道理,所以他匆忙換好朝服,坐在車伕提彌明為他駕駛的馬車上,一路顛簸來到了公宮。

到了公宮門外,提彌明目送趙盾進了大殿,然後找了個離大門不遠的地方等候主子,視線始終保持在大殿所在的方向,仔細觀察著裡面的一舉一動,不敢有絲毫鬆懈。

趙盾信步來到晉靈公面前,向晉靈公深施一禮,晉靈公大度的擺了擺手,示意趙盾不必拘禮,然後招呼手下安排趙盾入席。趙盾謝過之後,坐在了殿下靠左的上首之位,旁邊很快有人為他擺上酒菜,趙盾趕忙端起酒杯,向坐在正中的晉靈公敬酒,晉靈公也舉杯還禮,還向趙盾投來了暖人的微笑。

趙盾將杯中酒一飲而盡,緊接著他又第二次舉杯向晉靈公致意,晉靈公也還是用剛才那般表情回應了趙盾,在外人看來,大殿中縈繞著一片君臣祥和之氣,趙盾也不由得被這樣的氣氛感染,心情逐漸放鬆下來。

不過外面的提彌明這會兒可沒有趙盾那樣輕鬆,他從鉏麑的事情已經看出,晉靈公對趙盾已是恨之入骨,必欲除之而後快,所以今天的酒宴絕不是君臣之間喝喝酒聊聊天那麼簡單,一定隱藏著什麼危險,他必須為主子打起十二分精神。

很快提彌明便發現了端倪,他注意到今天殿前站崗的武士明顯比往日多出了許多,而且看上去表情格外凝重,目光中還隱約透著一股殺氣。再往裡看,晉靈公後方原本應該是通向內室的左右兩條長廊,今天不知為何掛起了的帆布,在燭光的照耀下,似乎還能看出一些人形輪廓。

提彌明預感到情況不妙,他想馬上將這個情況告訴給趙盾,但又怕驚動了晉靈公,導致他狗急跳牆提前動手,就在提彌明愁得不知該怎麼辦時,趙盾這時候第三次舉起面前的酒杯,準備再次向晉靈公敬酒。

提彌明馬上有了主意,他一個箭步衝進大殿,站在趙盾面前對他呵斥道:“周禮有令,小宴之中,臣子陪國君飲酒不得超過三杯,如今相國三杯已滿,就該離席告辭,若犯了禮數,何以成為眾臣子的表率。”

說完提彌明也不管趙盾是什麼反應,直接扯著他的衣袖將他朝門外拉去,趙盾和晉靈公都有點發懵,尤其是晉靈公,一直眼睜睜的看著趙盾被提彌明拉著走到了門外才回過神來,但招呼武士已經來不及,晉靈公索性大喊一聲,讓手下將養在院中的惡狗放出來。

典故說春秋102:“董狐直筆”,趙盾弒其君

手下心領神會,立即指揮惡狗朝趙盾撲上去,提彌明搶先一步,雙手死死的握住惡狗的脖頸,由於他用力過猛,惡狗一時動彈不得,只好用爪子在提彌明身上瘋狂撕扯,瞬間便有十幾道血痕出現在提彌明的胸前和大腿處。

提彌明強忍著劇痛,再次發力將惡狗舉過頭頂,進而狠狠的摔在地上,提彌明也順勢向前撲,兩隻膝蓋正好壓在惡狗身上,惡狗被這一摔,頓時少了半條命,提彌明卻不給惡狗翻身的機會,又握起雙拳朝惡狗的腦袋猛砸過去,沒多久惡狗的腦門就已經開始往外滲血,在連續抽搐了數次之後,惡狗終於吐出最後一口氣,橫躺在地上變成了一具死屍。

提彌明站起身來,護送著趙盾繼續朝外走,大殿中埋伏的三百多名武士已經得到晉靈公的訊號,潮水一般向提彌明和趙盾的方向湧來,提彌明用自己的身子擋在趙盾前面,眼看著追兵就要到跟前,提彌明咬緊牙關,等到第一個人衝上來時,提彌明掄起拳頭就砸向了他,那人應聲倒地,接著提彌明又赤手空拳放倒了四五個,隨著上來的人越來越多,提彌明的體力開始透支,眼神也出現了恍惚,武士們手裡的刀接二連三的紮在了他的身上,鮮血猶如飛濺的火花從他身上四散飄逸,隨著一口暗紅色有些粘稠的血從提彌明嘴裡噴出時,他的身體也終於無法再支撐,重重的倒在了地上。

趙盾眼看著提彌明死在了自己面前,卻沒有時間悲痛,只能繼續向前跑,這時候有一人跑的速度極快,與趙盾之間的距離越來越短,趙盾用餘光注意到,此人手裡拿著一把長戟,身上則穿著和殺手們一樣的衣服,趙盾內心一陣悲涼,想到自己恐怕就要命喪於此。

他的這個想法才剛在腦海中閃現,身後那人的手就已經觸碰到他的後背,趙盾本想學著提彌明的樣子做最後一番搏鬥,卻感到有一股強大的力道從他的背心生起,又迅速傳遞到了他的全身,在這股力道的幫助下,他本能的向前猛躥了幾大步,與殺手們的距離再一次拉大。

趙盾暗自生疑,轉過頭想看看發生了什麼事,卻見剛才那離他最近並且推了他一把的人,這時候竟然調轉方向,將手中的長戟對準了追過來的殺手,而他後面幾名追的靠前的殺手因沒有想到會出現這種變故,幾乎在沒有還手的情況下就被前者奪去了性命。

那人也不戀戰,又來到趙盾跟前,一把將趙盾背起再次向前狂奔,一連跑了十幾里路,總算是將殺手們遠遠甩在了後頭,趙盾這才勉強鬆了一口氣,也有了時間可以讓他了解一下眼前這不可思議的一幕究竟是怎麼回事。

典故說春秋102:“董狐直筆”,趙盾弒其君

趙盾注意到,救他的這個人看上去年齡並不大,眉宇之間凸顯著一股子正氣,趙盾問這少年叫什麼名字,少年卻反問趙盾說:“不知相國可還記得三年前首山翳桑下那個快要餓死的落難者?”

被他這一問,趙盾的思緒慢慢被拉回到了三年前的一幕,那時他正帶著一幫手下在首山上狩獵,當來到翳桑的時候,看到有一個衣衫襤褸的少年有氣無力的癱坐在一顆大樹下。

趙盾心頭一緊,忙上前詢問少年是不是得了什麼重病,少年搖了搖頭說,聲嘶力竭的說:“我沒有得病,只是三天都沒有吃東西,就快要餓死了。”

趙盾心生同情,就讓人從他們隨身攜帶的乾糧中拿出一些食物給這個少年吃,可當這個少年看到食物的時候,並沒有表現出一個即將餓死的人見到食物那一刻的狂喜和衝動,而是異常冷靜的對食物進行挑選,但凡是那些上等的食品都被他挑了出來。

趙盾對這舉動十分驚詫,就問他為何要這麼做,少年回答說:“我因家中貧困,只好離開母親在外謀生,後來找了個貴族人家做奴僕,誰知這一做就是三年,如今回來卻不知老母還是否健在,我只希望上天憐憫,能讓我再見她一面,讓我借用恩人的食物再親手孝敬她一回,盡一點人子之道。”

趙盾被這番話深深感動,他讓少年儘管將面前的東西吃掉便是,然後他又讓人抱來一個裝滿熟肉和飯食的筐子對少年說:“這些東西你給你的母親帶回去,就當是你孝敬給她的了。”

少年對趙盾的慷慨異常感激,當即跪在地上向趙盾磕頭謝恩,並向他保證說:“有朝一日恩人有難,晚生一定赴湯蹈火,報今日一飯之恩。”

趙盾並沒有太在意少年的話,只是催促他趕緊回家,後來少年又來到宮裡當差,幾經輾轉成為了晉靈公身邊的護衛,在晉靈公決定在朝堂上對趙盾不利時,少年就已經暗下決心,即便是豁出自己的性命,他也要保全趙盾。

趙盾聽完了少年的講述,心裡泛起一股暖意,這時候他才想起自己還不知這少年的名字,於是想再次詢問,卻忽然聽到不遠處傳來一陣騷動,趙盾循聲望去,看到一支全副武裝的人馬正朝他們飛奔而來,趙盾心中大驚,正打算和少年逃跑,那隊伍中的一人卻朝趙盾高聲喊道:“相國勿驚,我是趙穿。”

趙盾仔細一看果然是趙穿,便問趙穿為何會出現在這裡,趙穿回答說:“我在家中聽說了宮廷裡面發生的變故,擔心相國有事,所以匆忙帶人趕去,可等我們到那裡時,已不見相國蹤影,我只好一路找尋,終於在這裡讓我碰上。”

趙盾心有餘悸的說:“你能碰上我,還得感謝這位少年。”趙盾轉過身在人群中搜索少年的身影,卻發現他早已不知什麼時候離開了,趙盾只好暗自感嘆。

趙穿又問趙盾:“如今宮中遭此大變,相國接下來有何打算。”趙盾無奈的說:“主公一心要殺我,想來晉國已無我容身之地,我也只能到他國另謀生路了。”

趙穿勸趙盾說:“如今主公行事無道,禍國殃民,百姓們早已恨之入骨,只因想著有您在晉國多少還能管住主公,可您如果離開晉國,只怕早晚會生動亂,不如相國您先在此等候,我回去和主公談,如果他能繼續容納您,您就回來繼續任職,如果他堅持不肯,到那時您再離開也不遲。”

趙盾長長的嘆了一口氣說:“也罷,你給我留下一匹快馬,我就順著這個方向一直向前走,在我跨出晉國的國境之前若能見到主公的詔令,我就回來,否則我邁出了國境,就已是晉國的叛臣,再無回頭之理。”

趙穿知道趙盾一向主意堅定,也就沒再多說,他按照趙盾的意思交給他一匹快馬,然後匆忙帶人返回絳邑。

晉靈公刺殺趙盾的計劃再次失敗,他很擔心趙盾會帶著人來對付自己,四處派人打聽趙盾的消息,後來他總算了解到趙盾已經出了絳邑城,正沿著官道一路向西,像是準備往別國避難,不打算再回晉國了,對於晉靈公來說,這也算是個好消息,雖說趙盾沒死,但至少已經離開,今後再不會來干涉自己,他可以盡情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於是晉靈公立即帶著一幫奴僕再次去往桃園。

趙穿回到宮殿,求大門守衛為他通報,卻被告知晉靈公已經去了桃園,趙穿只好又來到桃園,晉靈公這時候玩興正濃,得知趙穿要見他,本想拒絕,但再一想趙氏一族畢竟勢力還在,而且趙盾走後正是趙穿最後話語權,為了不激怒趙穿,晉靈公只好強忍著讓人將他帶了進來。

趙穿這時候心情很不好,見了晉靈公也沒客氣,劈頭蓋臉就問晉靈公為何要將趙盾逼走,晉靈公敷衍道:“寡人今日好心宴請相國,沒想到他居然越禮,一連多次向寡人敬酒,這件事他的車伕提彌明也親眼目睹,寡人訓斥了他幾句,他竟動手想要殺寡人,寡人的侍衛也是迫不得已才還手,發生了這種事,寡人也很無奈。”

典故說春秋102:“董狐直筆”,趙盾弒其君

接著晉靈公又想拉攏一下趙穿,於是又對他說:“如今相國走了,晉國之中能接替他的恐怕只有愛卿,愛卿只管放心為寡人辦事,日後自然少不了你的好處。”

趙穿知道晉靈公這是緩兵之計,隨口一說罷了,所以不為所動,反而又對晉靈公說:“相國今日之過,只是一時疏忽,並無被驅逐的道理,剛才臣已經見過他,他也對今天的事十分後悔,希望能回來親自和主公道歉,還請主公應允。”

晉靈公只想快點把他打發了,所以搪塞到:“這件事寡人心裡已有主張,你不必擔心,只管回去等消息便是。”

趙穿覺得晉靈公已經把話說到這個地步,自己再糾纏下去倒顯得無理,因而便叩謝了晉靈公回去等消息。可一連幾天也沒看到晉靈公有任何行動,每天從桃園傳來的消息只是晉靈公相比之前更加肆無忌憚,民眾的怒氣已經快到極點,趙穿無奈之下又來找晉靈公談了幾次,但每次晉靈公也只是找話推脫。

趙穿總算意識到晉靈公已經無藥可救,再這樣拖延下去,不但趙盾會走出國境,而且晉國也可能會像他之前預言的那樣出現危機,自己必須採取措施。

趙穿將他的族人全部召集在一起,包括趙盾的兩個兒子趙朔和趙括在內,趙穿對他們說:“相國一心為國,卻落個背井離鄉的下場,而主公卻只知享樂,弄得民怨沸騰,眼看著先祖一手創下的百年基業就要毀在這個小兒手裡,我等身為晉國的股肱之臣,難道就任由主公這麼胡鬧下去?”

眾人紛紛表示願意聽從趙穿調遣,趙穿就把自己心中已經成形的計劃對他們說了,眾人聽罷均無異議,於是一場針對晉靈公的行動緊張實施起來。

典故說春秋102:“董狐直筆”,趙盾弒其君

第二天一早,趙穿和往日一樣再次來到桃園面見晉靈公,但這次跟隨他一起來的人卻明顯比多了許多,守衛一看情況不對,就攔住趙穿問他有什麼事,趙穿回答說:“主公已離宮多日,朝政日益衰敗,我等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所以今日相約共同來此向主公請願。”

守衛不敢輕易放行,又說到:“主公這會兒正有事在忙,容我先為你們稟報。”趙穿哪裡有心思和他囉嗦,一把掐住守衛的脖子厲聲說道:“他有什麼可忙,不過是忙著早點讓晉國亡國,我們今日就是順應民意、為國除奸來了。”在他話音落下的同時手上也使出一股力道,守衛的脖子像樹枝一般被生生擰斷,他的另一隻手狠狠的向前一揮,跟在他身後的人立即持刀殺進了桃園。

桃園的守衛比起宮廷要少了很多,趙穿又是有備而來,所以他的手下很快就佔了上風,趙朔和趙括這些人大多是武將出身,身手了得,沒費多大力氣就從大門殺進了內室,晉靈公被嚇得魂不附體,招呼左右趕快來護駕,但他手下這幫整日跟隨他過著舒適生活的享樂之輩,比起趙朔等從戰火中歷練出來的人明顯稚嫩許多,很快晉靈公的手下就一個接著一個的倒下,只剩下晉靈公孤零零一個人坐在他的王位上發抖。

趙朔和趙括二人並沒有對晉靈公動手,而是等著趙穿過來,趙穿走到晉靈公跟前,晉靈公臉色慘白,牙齒因緊張過度而不斷碰撞,他小心的問趙穿:“愛卿這是何意。”

趙穿冷冷的說:“應晉國百姓之願,特來此行大事。”他握著刀的右手,緩緩的在晉靈公的面前抬起,當抬到和晉靈公胸口一般高度時,略一懸停,然後直衝著晉靈公的胸膛刺了過去,晉靈公發出一聲悽慘的哀嚎,進而倒在地上沒了呼吸。

趙穿用隨身佩戴的手巾擦了擦刀上殘留的鮮血,囑咐手下將晉靈公的屍體抬回公宮,又讓趙朔去召集眾文武大臣前往公宮議事。

趙朔打著晉靈公的旗號四處傳信,眾文武大臣並不知道晉靈公已死,只當是有什麼緊急事情,所以匆忙趕來,可等到了宮裡才發現這裡早已經被趙穿的人馬圍得水洩不通,想走也來不及了,趙穿很快出現在他們面前,直截了當的說:“主公荒淫戲謔、無視百姓,我也是迫不得已才出此下策,如今國中無人主事,我準備迎相國回來,不知諸位可願與我同心?”

眾人看看外面趙穿部下的兵甲,又看看躺在地上晉靈公的屍體,似乎覺得已經沒有猶豫的必要,於是都表示支持趙穿,趙穿臉上露出滿意的微笑,他又讓人給趙盾寫信召趙盾回來,不過在動筆之前趙穿多了個心眼,他清楚如果趙盾獲悉晉靈公已被自己殺死,一定不肯回來,所以他有意瞞下晉靈公死訊,而是以晉靈公名義發出詔令,蓋上晉靈公的璽印。

典故說春秋102:“董狐直筆”,趙盾弒其君

再說趙盾為了給晉靈公多一點考慮的時間,路上有意放慢腳步,等趙穿派來的人追上他時,他距離邊境還有一段距離。

趙盾看完書信,以為晉靈公回心轉意,高興的馬上跟隨來人一路快馬加鞭回到了絳邑。可到了宮裡他才知道一切都已經和他離開時不一樣了,趙盾本打算處置趙穿,但再一想趙穿畢竟做這些都是為了自己,所以終究還是作罷。

後來趙盾想到,晉文公當初還有一個庶子,名字叫做黑臀,現在洛邑做人質,趙盾便派人帶著書信交給周頃王,懇請周王送黑臀回來即位。等黑臀到了絳邑,趙盾便領著眾臣擁護他做了國君,是為晉成公。

按照國家檔案管理制度,新老國君交替乃是大事,必須將整個經過都記載在史冊中,當時的史官名字叫董狐,他將史稿擬好之後交給晉成公和趙盾預覽,趙盾一看大吃一驚,只見上面赫然寫到:“趙盾弒殺國君。”

如此大逆不道的罪行,趙盾可不願意替人背這黑鍋,他趕緊找到董狐告訴他說:“您的記載有誤,先君被害時我並不在絳邑,我也是回來後才知道的這件事,怎能說是我弒殺。”

董狐不為所動,表情冷峻的說:“相國錯了,您身為宰輔,非但沒能規勸國君從善,反而導致矛盾升級,這正是你的失職,後來你出逃卻又待在邊境遲遲不動,明顯是有意要任由事態惡化,而如今你回來,又不懲處有罪之人,有包庇之嫌,此事前後都是因你而起,當然是你弒殺。”

趙盾被董狐說的啞口無言,聲調也不由得降低了許多,帶著一種近乎請求的口吻說:“可是您至少知道我並沒有直接參與政變,能否在史書中做一點調整?”董狐仍然堅定的說:“事實就是如此,就算我今天身首異處,歷史也無法改變。”

典故說春秋102:“董狐直筆”,趙盾弒其君

趙盾知道就算他殺了董狐也沒用,那樣只會讓他在史書中的形象更加不堪,只好長嘆一聲說道:“只怪我對父母之邦眷戀太深,也只有背上這千古之罪。”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董狐直筆”典故,後來董狐因此成為史官的典範,“董狐直筆”也作為一個成語,成為人們對史官的最高讚揚。

不管怎樣,晉國的局勢總算穩定下來,剛剛上任的晉成公和趙盾也總算可以把精力轉向外面,而此時外面的形勢比起晉國內部遇到的麻煩則更加兇險,南面的楚國再次崛起,就在晉成公上任的前不久,不但收服了鄭國,還迫使鄭國大敗宋軍,晉國的霸主地位岌岌可危。

那麼楚國為什麼會突然崛起,它如今的國君是誰,鄭國與宋國之間的戰爭又是怎麼回事?

下一期的春秋典故:“一鳴驚人”將會為您揭曉答案,敬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