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大陸礦機收割20億美元,上市後股東們或將收割數百億美元

比特大陸礦機收割20億美元,上市後股東們或將收割數百億美元

比特大陸礦機收割20億美元,上市後股東們或將收割數百億美元

這是《中國經營報》為您分享的第687篇原創文章;我們只發有態度,有乾貨的原創。

本文大約:4200字

閱讀需要:8分鐘

有關比特大陸計劃上市的消息頻頻。

加密貨幣行業媒體Coindesk消息稱,加密挖礦硬件製造商比特大陸(Bitmain)首次公開募股(IPO)規模將達180億美元,估值或在400億美元至500億美元(約3448.75億元)之間。而比特幣大陸180億美元的IPO定價,則有望取代Facebook成為歷史上首次公開募股規模最大的上市公司之一。

公開資料顯示,比特大陸2017年公司實現25億美元收入(約159億元人民幣),12.5億美元淨利潤。2018年第一季度營收18.7億美元,淨利潤11.4億美元,淨利率60%。預計到今年年底,其利潤將達到20億美元。

作為一家成立僅有五年的公司,比特大陸迅速完成了從民營企業,到“獨角獸”,再到上市公司的迅速轉變,引起了市場關注,但同時外界對其爭議也從未間斷。

今年5月28日,比特大陸的螞蟻B3礦機因虛假宣傳和性能缺陷的問題,引發多名購買者前往比特大陸公司交涉,警方也一度到場調解。

“4月25日螞蟻礦機發售當天是17000元人民幣,我是第一時間購買的。現在1000元都沒人要,電源錢都沒挖回來。當天發售搶購,幾秒就沒有了,很多人是從黃牛手裡買的,2萬多元。可是發售次日比特大陸又偷偷放出很多礦機,我們懷疑是飢餓營銷。比特大陸承認礦機存在問題並給檢測出問題的礦機購買者300元優惠券,但是閒魚上600元的優惠券,幾毛錢都沒有人要。有關礦機質量問題至今除了優惠券,比特大陸沒有再回應我們。

對於上述礦工的質疑,《中國經營報》記者曾嘗試問詢比特大陸,比特大陸方面表示暫時不方便接受記者採訪。

此外,比特大陸與投資方紅杉資本也捲入了另一場“真假交易所”的疑雲。

礦霸“韭菜”收割機

“全球每10臺比特幣礦機,就有8臺出自這家公司。全球每挖出10個比特幣,就有一半以上來自它的礦場。”業內對比特大陸這樣評價。

在網上流傳的比特大陸Pre-IPO 融資材料中,比特大陸公司2017年25 億美元的收入中有超過 90% 來自礦機的銷售收入。而比特大陸2017年的淨利潤為11.8 億美元。相當於比特大陸售賣螞蟻礦機的淨利率高達 47%。記者嘗試向比特大陸印證這一點,但截至發稿尚未得到回覆。

在公認“國內最大挖礦機生產商”的頭銜之下,2017年 11 月,比特大陸卻突然宣佈調整戰略方向:全力轉向人工智能,淡化礦機公司的外界印象。

在上述融資材料,比特大陸也被冠以“中國最大 AI 芯片公司”的名號。

據某交易所從業者對記者表示,現在的比特大陸再不是做礦機的公司,而是人工智能芯片公司。”

記者翻閱比特大陸官方微博發現,在2015年與2016年兩年間,比特大陸並無提及過人工智能。挖礦、礦機等關鍵詞卻是官方微博日常頻頻宣傳的內容。而業內更是一度將比特大陸稱為“礦霸”。 所以,在外界看來,此次宣佈從礦機公司轉型至人工智能有些“突兀”。

那為何做礦機出身並利潤可觀的比特大陸如今急於要業務轉型人工智能芯片?

有幣圈人士指出,其實挖礦行業也有其天花板。“比特幣的總量有限,比特幣協議通過一系列數學算法等手段,保證了全球比特幣每天的總產量只有1800(每隔四年減半,以後是每天900、每天450……)。無論有多少數量的礦機挖礦,比特幣的產量每天大約就是控制在1800個,並不會因為參與挖礦的礦機數量增多而提高產量。”

另外,礦機生意也存在著“邏輯怪圈”。

有位業內人士認為,“礦機商賣了一些礦機給客戶,客戶用礦機去挖礦,比特幣每天的產量為1800個,所以,如果礦機商從此停止生成和銷售礦機,那麼老客戶可以得到穩定持續的收入,如果幣價上漲,則更為有利。但是,礦機商永遠會發展新的用戶,永遠生產和銷售更多的礦機給新用戶,而比特幣每天的產量維持在1800個,因此,老用戶每天能挖到的幣會越來越少。總而言之,礦機商的生意模式是一種邏輯怪圈,它通過不斷髮展新客戶賣出越來越多的礦機,不斷地損壞老客戶的利益,新客戶不斷變成老客戶,利益不斷受損,然後無限循環。礦機商除非是以完全接近礦機的生產成本的價格銷售礦機,否則,它一定是邪惡的,在壟斷的情況下,它一定會越來越變的更邪惡。”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5月28日,比特大陸所發售的比原礦機因虛假宣傳和性能缺陷的問題,多名購買者前往比特大陸公司與負責人進行交涉,甚至一度引發警方到場調解。

根據礦工提供給記者的視頻資料顯示,比特大陸此前宣傳,“假設第一批5000臺礦機全部上線,每天能挖47-48個比原鏈,耗電量為8.6度左右,按電費5毛錢,幣價6元錢計算,一天的收益為285元人民幣,而電費為4元左右,算下來一天利潤為280元。”

比特大陸礦機收割20億美元,上市後股東們或將收割數百億美元

圖為礦工提供的當時螞蟻礦機官方假設原圖

但是礦工告訴記者,事實上在5月5日-5月18日第二批礦機發貨前,第一批5000臺礦機已經全部上線。但是收益遠不及47-48個那麼多,就5月17日的收益僅為22-23個。

比特大陸對此的回應是,確實有一部分礦機存在問題。“多次跟內部部門求證過,總共有問題的不足100臺(螞蟻B3礦機總共國內外發售了一萬臺),不足1%。有一些人是挖完就退款的。有些自媒體含糊不清說幾百人算力不足的,事情並非如此。”

但是根據礦工代表向記者反映,礦工們曾自發做過螞蟻B3客戶調查,參與問卷調查有315人,對礦機算力不足的回答為41.9%。比特大陸官方回應的不足1%是據何調查無法得知。

礦機出現問題的800多名礦工也表示,沒有一個接受過官方的諮詢和調查。“單在我一起挖礦的29臺機器中,就有6臺算力不足,有1臺是算力板損壞,單從這個角度來說,問題率也達到了20.6%。請官方公佈‘1%’的調查依據。另外,官方回答說部分礦工屬於挖完就退款,但是比特大陸的礦機不是規定不能退款嗎?”前述礦工代表說。

據瞭解,比特大陸曾以補償為由,給礦機有問題的礦工一張300元的優惠券。但是記者在閒魚上發現5張600元的螞蟻礦機優惠券賣100元人民幣也無人問津。“閒魚上的600元面值優惠券,幾毛錢都沒人要。郵寄礦機回去還得出郵費,而且耽誤了十來天的收益。時至今日,一分補償都沒有落實。”礦工代表告訴記者。

記者在螞蟻礦機的礦工微信群裡看到,“賣一臺B3一萬多,600塊就打發了。”、“一臺13000元的B3算力不如3000多的顯卡算力。”、“現在B3關機一個多月了,估計只有免費電扛得住了。3毛、4毛的電費都要涼。”因為礦機算力不足蒙受損失的礦工每天都在抱怨。

對於上述礦工的質疑,記者曾嘗試問詢比特大陸,比特大陸方面表示暫時不方便接受記者採訪。

“4月25日螞蟻礦機發售當天是17000元人民幣,我是第一時間購買的。現在1000元都沒人要,電源錢都沒挖回來。當天發售搶購,幾秒就沒有了,很多人是從黃牛手裡買的,2萬多元。”礦工說。

螞蟻B3礦機在短短四個月裡從17000元跌至礦工所說的“1000元都沒有人要”不是個例,根據Morgan Stanley的研究報告指出,比特大陸所生產S9型礦機的價格從2017年底6499美元的頂點,跌入2018年6月左右649美元的低谷,半年時間已經也已經跌去了90%。

真假國內交易所

據悉,除了礦機與礦池的生意,比特大陸或對交易所也有佈局。

此前有多家媒體報道由比特大陸海外團隊孵化的去中心化交易平臺DEx.top於5月24日上線公測。DEx.top是基於區塊鏈智能合約的去中心化交易平臺,該平臺旨在為用戶提供安全、即時、低成本的去中心化數字資產交易體驗。根據DEx.top官網顯示,比特大陸為其合作伙伴之一。

有圈內人士對記者也表示,“比特大陸不止挖礦生意,同時在深圳還有一個交易所。比特大陸開交易所可能是為了上他們以後自己投的項目。前段時間大概6月的時候,他們那邊的交易所還在招COO(首席運營官),準備做交易挖礦(交易所一種運營模式)。”

記者發現在深圳有一家公司名為“比特大陸(深圳)區塊鏈有限公司”,名稱與即將上市的比特大陸公司主體“北京比特大陸科技有限公司”極其相似。

據多個招聘網站顯示,比特大陸(深圳)區塊鏈有限公司正在招聘“數字錢包運營總監”、“數字貨幣量化交易策略師”等職位,某數字貨幣交易所人士告訴記者,這些都是數字貨幣交易所所需的職位。但是2017年央行等七部委發佈通知叫停ICO融資後,至2018年4月23日,中國銀保監會稱所有ICO平臺和比特幣交易已經安全退出中國市場。

查詢工商信息顯示,目前比特大陸(深圳)區塊鏈有限公司的股東為霍東、王宗傑,分別持股80%、20%,同時,霍東和王宗傑也是深圳市鑫冠聯投資諮詢有限公司的股東,分別持股同樣是80%、20%。比特大陸(深圳)區塊鏈有限公司成立於2018年4月16日,深圳市鑫冠聯投資諮詢有限公司成立於2018年3月7日。都是剛剛成立不久的公司。

比特大陸在此前曾獲紅杉資本A輪投資,並且於今年6月獲得紅杉中國領投的3億~4億美元的B輪投資,估值為120億美元。

而據智聯招聘網站上顯示,比特大陸(深圳)區塊鏈有限公司由新加坡Anthay基金會和紅杉資本香港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聯合發起,是一個區塊鏈資產交易平臺。天眼查上顯示,紅杉資本香港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為2018年1月30日成立。

比特大陸(深圳)區塊鏈有限公司與即將上市的北京比特大陸科技有限公司不僅名稱相似,發起比特大陸(深圳)區塊鏈有限公司的紅杉資本香港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與投資比特大陸的紅杉資本中國基金也如此相似。

記者就此詢問紅杉資本方面與紅杉資本香港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關係,以及是否瞭解比特大陸(深圳)區塊鏈有限公司,

截至記者發稿時紅杉資本尚未對上述問題作出回應。但記者從接近紅杉資本的人士處瞭解到,紅杉資本香港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不是紅杉資本中國基金體系內的實體,從業務上及股權上沒有任何從屬或關聯關係。

而就已有資料來看,比特大陸(深圳)區塊鏈有限公司似乎與比特大陸並無直接關係。記者嘗試向比特大陸求證與比特大陸(深圳)區塊鏈有限公司是否有關聯,截至發稿也未得到回應。

一位金融律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如果股東沒有直接關係,那麼作為比特大陸上市來說,該公司應該不作為其上市主體的關聯實體。有可能屬於商號上的不正當競爭,那麼上市主體應該還屬於被侵權方。

比特大陸礦機收割20億美元,上市後股東們或將收割數百億美元

特約撰稿 鄭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