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時的面積真的是得到的面積嗎?關於各種「面積」你了解多少?

在買房時,我們總會聽到售樓員說,這個公攤面積小,得房率高,那個公攤面積大,得房率低等等……各種建築面積、套內面積、使用面積讓人傻傻分不清。這些“面積”具體都是指什麼,它們之間有什麼關聯,大大小小的各種面積,在買房時對我們有什麼影響呢?

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仔細瞭解一下,關於買房時各種面積的含義以及他們的關聯。

買房時的面積真的是得到的面積嗎?關於各種“面積”你瞭解多少?

建築面積

建築面積是指建築物外牆外圍所圍成的空間的水平面積,就是你所買的房子理論上的面積,是樓內分攤的公共區域面積加上套內建築面積的總和,開發商通常所說的面積或戶型圖上標註的面積,都是指建築面積。

建築面積是計算商品房價格的結算數據,比如建築面積是80平,單價6000元/平,那麼需要支付的總房款就是48萬元。

套內建築面積

套內建築面積,指的是套內房屋使用空間的面積水平投影面積的大小。套內建築面積由使用面積、牆體所佔面積和陽臺建築面積三部分組成。即實際可使用的面積和屋內牆體、柱子所佔的面積之和。

LOFT戶型如果分為上下兩層,且上層層高不超過2.2米,則面積按一層計算。

公攤面積

公攤面積又叫公用建築面積,是指由整棟樓的產權人共同所有的整棟樓公用部分的建築面積。包括電梯井、管道井、樓梯間、垃圾道、變電室、設備間、公共門廳、過道、地下室、值班警衛室等,以及為整幢服務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築面積,以水平投影面積計算。

在這裡要強調的是,並不是公攤面積越小越好,因為公攤面積與小區的配套設施有必然聯繫,過小會影響居住舒適性。

通常來說,普通多層住宅,公攤係數在10%-15%之間,帶電梯的小高層,公攤係數在15%-20%之間,高層住宅公攤相對會更高一下,在20%-25%之間。

公攤係數=1-套內建築面積÷建築面積

套內使用面積

套內使用面積指室內實際能使用的面積,不包括牆體、柱子等結構面積。套內使用面積是你能夠享受得到的真正使用面積,包含各個房間的面積及室內走廊、過道、陽臺面積。

套內牆體面積

套內牆體面積是套內使用空間周圍的圍護或承重牆體或其他承重支撐體所佔的面積。簡單一點來說就是牆體佔據地面面積的大小。

一般來講,在高層建築中,樓層越靠上,牆體和柱子所佔面積越小,但總體來說差別不大。

陽臺建築面積

陽臺建築面積是指陽臺地面底板外沿水平面的投影。在主體結構內的陽臺,應按其結構外圍水平面積計算全面積;在主體結構外的陽臺,應按其結構底板水平投影面積計算1/2面積。

部分開發商打出“贈送面積”概念,其實也是從陽臺面積上做文章,在主體結構外的陽臺,住戶確實能享受到這部分面積。

一圖看懂各個“面積位置”

買房時的面積真的是得到的面積嗎?關於各種“面積”你瞭解多少?

好啦,不知道看完各個“面積”的區別與介紹,你是不是和小編一樣感到“面積”太多,還是沒辦法一下就區分出各個面積之間的關係呢?小編這裡有個面積公式大家記住就可以啦!

買房時的面積真的是得到的面積嗎?關於各種“面積”你瞭解多少?

//特別提醒//

知道了各個“面積”之間的區別與聯繫,各位正在看房的小夥伴一定要在購房過程中擦亮眼睛,上述這些“面積”更要區分清楚,這樣在看房時,才不會被售樓員所左右,避免錢花出去但卻沒有享受到相應面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