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和烏克蘭合作的春天到來了嗎

作者;

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烏克蘭、白俄羅斯、摩爾多瓦及波羅的海三國研究室主任

四年前發生在基輔獨立廣場的“尊嚴革命”(也稱“廣場革命”)以及後續的克里米亞事件影響之深遠,是2005年的“橙色革命”所不及的。烏克蘭人曾引以為傲的軍事要塞和度假天堂——克里米亞被俄羅斯宣佈為新的“聯邦主體”。美國政府烏克蘭問題特使沃爾科稱,頓巴斯衝突幾乎每三天吞噬一個烏克蘭士兵的生命。在災難面前,第聶伯河兩岸的烏克蘭人對於國家發展方向的問題有了更加理性的思考,但分歧依舊顯著。基輔國際社會學所2018年5月公佈的對烏克蘭各州(不包括克里米亞和東部民間武裝佔領區)公民進行的調查結果顯示,2004名受訪者中45.9%贊成加入歐盟,31.6%贊成既不加入歐盟也不加入關稅同盟,8.9%贊成加入關稅同盟,41.4%贊成加入北約,37.8%反對加入北約。

這場災難對俄羅斯、俄羅斯與西方關係的影響同樣是劇烈的。克里米亞事件讓普京的支持率回至高位,政權得以鞏固。歐美對俄立場高度一致,俄羅斯遭受前所未有的孤立和遏制,與西方關係重啟變得遙不可及。俄羅斯強調“向東看”,提出覆蓋從歐盟到東南亞廣闊地域的大歐亞夥伴關係倡議,同時不放棄與西方緩和關係的努力。至於除烏克蘭以外脫離蘇聯獲得獨立的其他國家,在克里米亞事件以後似乎更加堅定了走獨立自主發展道路的決心:哈薩克斯坦正式啟動國語拉丁化改革,白俄羅斯提出修改其中文國名,亞美尼亞發生街頭抗議活動……

中烏關係:從盛夏到初春

這場災難也給中烏合作帶來很大沖擊。“廣場革命”發生的前夜,2013年12月3日~6日烏克蘭時任總統亞努科維奇訪華,將中烏關係推向頂峰,雙方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烏克蘭關於進一步深化戰略伙伴關係的聯合聲明》,並共同見證了兩國政府經濟技術合作協定等多項合作文件的簽署。當年,兩國貿易額升至歷史最高點111.2億美元,中國對烏直接投資流量也升至歷史最高位1014萬美元。2014年烏克蘭政權更迭以後,當局把“促進頓巴斯形勢的和平調解,制止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恢復烏克蘭的領土完整”作為外交首要目標,對外合作重點放在西方,希望儘快加入歐盟和北約,並呼籲建立對抗俄羅斯的聯盟。烏對華外交圍繞著上述重點展開,首要訴求是希望中方能夠在聯合國等國際組織框架下給予烏方儘可能大的支持。基於外交原則和國家利益,中方多次公開表態尊重烏克蘭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這得到烏方的高度讚賞。中方對烏政策的基本訴求是一如既往推動與烏克蘭在各領域的務實合作。然而,烏克蘭發生的劇烈變化導致2013年底雙方簽署的協議難以落實。

在這種情況下,2014年中烏合作一度進入“蟄伏”狀態。為了改變這種狀態,雙方的外交部門努力推動兩國高層領導人實現會晤和互訪。2015年1月,李克強總理與波羅申科總統在達沃斯論壇期間會面。不過,2015年9月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在參加紀念活動的眾多外國元首中未見到烏克蘭高層領導人的身影。2016年4月,習近平主席與波羅申科總統在華盛頓核安全峰會期間交談。直到2017年1月17日,中烏兩國元首才實現正式會晤,自此兩國關係翻開嶄新的一頁。2017年10月和2018年3月,習近平分別當選中共中央總書記和國家主席,波羅申科總統均致函表示祝賀。

中烏在“一帶一路”框架下的合作也是如此。烏克蘭是“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也是較早支持“一帶一路”倡議的歐洲國家,但雙方在此框架下合作的步伐相對走得不算快。2015年,中國商務部與烏克蘭經貿部簽署了加強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合作議定書,成立了投資工作組。2017年5月,烏第一副總理兼經貿部部長庫比夫來華出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2017年12月5日,遲到兩年的中烏政府間合作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終於在基輔舉行,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中烏政府間合作委員會中方主席馬凱出席會議。會議期間,雙方簽署《實施“一帶一路”倡議的行動計劃》(簡稱“路線圖”)和《農工綜合體投資合作計劃》。

中烏貿易和投資合作同樣經歷了先降後升。2014年中烏貿易額大幅下滑,2015年跌至61.7億美元。2016年開始回升,2017年升至76.39億美元。2014年中國對烏直接投資流量大幅下滑,2015年跌至負76萬美元,2016年回升至192萬美元。2017年雙方一批經濟合作項目啟動。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7年末,中國對烏累計投資達2.39億美元。這個數字距離烏方的願望還有很大的距離。馬凱副總理稱,如果烏克蘭能夠提出符合市場需求的項目,中方願意提供相應支持。目前,中糧農業、中建材、特變電工、華為、中興、信威、中國成套、中國中鐵、新疆交建等公司都在烏克蘭有合作項目。天津渤海商品交易所還收購了烏克蘭復興開發銀行。中烏合作彷彿進入了初春時節,暖陽已至,氣溫漸升。

投資烏克蘭:抄底的時機到了嗎

既然中烏合作的春天已經到來,那麼是否意味著中資企業可以大舉進入烏克蘭呢?這首先需要考察烏克蘭的投資環境是否穩健向好。烏克蘭國家統計署的數據顯示,2016年~2017年烏克蘭吸引外國直接投資出現增長,但2017年投資額仍低於2014年。近四年世界銀行發佈的《營商環境報告》表明,烏克蘭營商環境在不斷改善。2018年報告指出,烏克蘭在190個國家中排名升至第76位,但仍處於哈薩克斯坦(第36位)、白俄羅斯(第38位)、摩爾多瓦(第44位)等國之後。比較近四年中國商務部制定的《對外投資合作國別(地區)指南——烏克蘭》年度報告可以看出,中資企業在烏克蘭需要防範的風險種類並未減少,部分風險被進一步細化。由此看出,就投資環境而言,儘管烏克蘭部分領域出現了些許積極變化,但短期內不大可能根除制度性頑疾,暫時還不能肯定烏克蘭營商環境必然會發生顯著變化。中資企業仍要做好充分調研,仔細跟蹤法律政策變化情況,謹慎選擇合作伙伴,依法維護自身的利益。

至於投資的政治風險,需要從兩個方面看:一方面是烏克蘭內部的發展,另一方面是外部對烏克蘭的影響。2019年是烏克蘭的總統和議會選舉年。烏克蘭歷次選舉都很激烈,獲勝方常常以微弱優勢贏得選舉。目前,烏克蘭的政治格局呈現碎片化的狀態,各種力量都在加緊協調和交易,圖謀更大勝算。美國的國際共和研究所於2018年初公佈的烏克蘭民調結果顯示:關於議會選舉中會投票給哪一個政黨,受訪者中有21%表示不參選,31%表示抉擇很難,祖國黨支持率最高(8%),波羅申科聯盟排在第三位(5%);對波羅申科總統執政表示不滿的佔77%,表示滿意的佔14%;對現任總理、議長、基輔市長表示不滿的均佔到70%以上。因此,選舉以後政壇出現變化的可能性很大,不排除黑馬的產生,但再次發生“革命”的可能性目前看並不大。

俄羅斯與西方把烏克蘭看作地緣政治博弈的平臺,儘管它們把彼此作為主要目標,但卻深度參與和影響了烏克蘭建國轉制的進程。未來需要觀察的是,俄羅斯與西方關係的變化對烏克蘭的影響以及烏克蘭能夠在多大程度上保持自身的獨立。毫無疑問,烏克蘭的獨立和穩定發展有利於中烏合作。

中烏合作:民心相通才能行穩致遠

烏克蘭是中國在中東歐地區建立的第一個戰略伙伴,也是後蘇聯地區第三個與中國建立戰略伙伴關係的新獨立國家(前兩個分別是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習近平主席在會見波羅申科總統時明確表示“高度重視中烏關係”。波羅申科總統也表示“希望擴大烏中兩國之間的政治經濟合作”。按照貿易規模,目前中烏貿易額在中國與脫離蘇聯獨立的15個國家貿易額中排在第三位。按照國別,近六年來中國始終是烏克蘭第二大貿易伙伴(僅次於俄羅斯)。烏克蘭在中國外交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烏克蘭最困難的時期,繼續維護中烏傳統友誼、堅定支持烏克蘭的獨立和發展、加強與烏克蘭在各領域的合作尤顯重要。

中烏兩國人民之間的社會文化交往由來已久,不存在諸如歷史恩怨、民族衝突、邊界糾紛等嚴重問題。據中國社科院劉顯忠研究員考證,中國人和烏克蘭人最早於17世紀就有外交和商務上的接觸。19世紀末20世紀初雙方人員往來大量增加,烏克蘭人從現在的烏克蘭地區及俄國的其他地區遷移到中國,聚居在中東鐵路沿線。20世紀40年代哈爾濱的烏克蘭移民區約有兩千人。20世紀初烏克蘭有幾千華人,主要是工人、手工業者和商人。20世紀三四十年代一些烏克蘭人作為蘇聯飛行員參加中國的抗日戰爭並獻出生命,中國人民非常感激他們,為他們修建了英雄紀念碑,細心守護他們的陵墓。20世紀50年代大批中國青年在烏克蘭留學,他們後來在新中國的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那麼,對於今天的中烏關係而言,什麼是最重要的?也許實現高層互訪非常重要,也許提升投資和貿易額非常重要。但在筆者看來,民心相通可能更為迫切和重要。原因有三:

一是很多烏克蘭人,包括政界人士,對中國的瞭解非常有限,因此缺乏足夠的興趣與中國或者中國人打交道。總統、議會、國防部等官方網站能夠搜索到的有關中國的信息很少。目前,烏克蘭在中國沒有派駐記者,通過烏國內的媒體基本看不到有關中國的直接報道。中國的情況稍好一些,主要媒體均在烏克蘭派駐了記者,但大部分中國人對烏克蘭也不是很熟悉。另外,從公開的信息來看,烏方對中國的理解有一些偏差和誤會。在烏官員的公開表述中,“一帶一路”似乎就是投資基礎設施,無關乎“五通”,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與作為歐洲國家的烏克蘭好像沒有關聯,烏方對自貿區提議也未做出回應。

二是雙方各自的期待需要通過溝通進行調整和正位。烏克蘭的對華外交首要訴求是希望中方支持烏方實現領土完整,一些烏克蘭人寄希望於中國政府出面譴責俄羅斯“侵略”,向俄方施壓,有的甚至把政治訴求作為經濟合作的前提條件。實際上,《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烏克蘭關於進一步深化戰略伙伴關係的聯合聲明》明確指出,中方根據聯合國安理會第984號決議和1994年12月4日中國政府關於向烏克蘭提供安全保證的聲明,承諾無條件不對作為無核武器國家的烏克蘭使用或威脅使用核武器,並在烏克蘭遭到使用核武器的侵略或受到此種侵略威脅的情況下,向烏克蘭提供相應安全保證。中國政府尊重烏克蘭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立場是始終如一的,不因一時一事而改變。經濟合作秉持互利共贏的原則,設立前提條件難以理解和接受。中國駐烏克蘭大使杜偉曾指出,“中資企業在烏克蘭困難時期不離不棄、堅守陣地,努力推進雙邊務實合作,體現了中國企業家的責任和擔當,為中烏關係發展做出了貢獻”。事實上,這些中資企業也為烏克蘭的穩定和發展做出了貢獻。考慮到雙方元首於2013年批准的《中烏戰略伙伴關係發展規劃(2014年-2018年)》期限已近,兩國政府有必要為未來雙方合作做出新的安排,“一帶一路”合作路線圖也需要及時有效落實。

三是目前中國在烏投資額不多,烏克蘭尚未加入歐盟,因此烏克蘭國內“中國威脅論”尚不明顯。但未來,隨著烏克蘭入盟進程發展以及中烏合作關係的不斷密切,不排除一些勢力在烏克蘭國內煽動“中國威脅論”,因此需要未雨綢繆,全面加強中烏人文交流,促進兩國人民之間的相互瞭解和理解,增進互信。在這方面,培養懂得對方語言和文化的人才、加強青年人之間的交流和智庫建設尤為重要。另外,需要提醒的是,當前烏克蘭國內民族主義情緒高漲,很多烏克蘭人對俄羅斯的一些提法或與俄羅斯有關的提法非常敏感甚至厭惡,在對烏交流時需要加以注意。

(本文首發於《世界知識》雜誌2018年第13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