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小和 加快電票創新,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效率

隨著貨幣電子化進程的加快,電票業務面臨新的發展機遇與挑戰。加快電票業務創新發展,推動電票業務發展邁上新臺階,將成為推動票據市場發展的新動力。由於電票市場中融資規模增長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供給側改革將發揮較大作用,

預計未來電票創新也將呈現多元化發展趨勢。

肖小和 加快電票創新,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效率

▲電子商業匯票出票金額佔比

01

宏觀經濟穩定

為電票創新提供了發展基礎

自上個世紀80年代初期我國恢復辦理商業匯票業務以來,票據市場已經發展成為我國金融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最重要金融工具之一。近幾年來,票據市場快速發展,對我國實體經濟發展、金融體系改革與創新及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在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後,電子票據(電子商業匯票,以下簡稱電票)業務異軍突起。與傳統票據業務相比,電票具有更快捷便利的支付結算與短期融資功能,安全係數大幅提高,能有效控制操作風險。鑑於電票市場中融資規模增長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供給側改革將發揮較大作用,預計未來電票創新將呈現較快發展趨勢。

2017年,國內生產總值為82.71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9%。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6.6%,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0.6個百分點。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均值為51.6%,高於上年總體水平1.3個百分點,顯示製造業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更趨明顯。此外,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年均值為54.6%,高於上年總體水平0.9個百分點,保持在較高景氣區間。當前我國宏觀經濟穩中向好,實體經濟逐漸復甦,為未來電票業務快速發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間。

02

金融創新

為電票創新提供了可資借鑑的創新模式

經濟發展,呼喚金融創新。金融工具創新是金融創新的主要內容,是所有金融創新的基礎。金融工具創新,在傳統金融產品和一般商品期貨的基礎上產生了金融期貨,為電票創新提供了創新工具及其可借鑑的創新模式。

電票業務的交易量和活躍程度較高,是票據細分領域的一支重要生力軍。票據採取線上交易,操作便捷,可以縮短交易時間,提高交易的安全性。據此,可以借鑑金融工具創新模式開展非標和標準化的電票產品創新,推動票據業務整體創新。

03

市場變化

為電票創新提供了市場需求

1.電票市場參與主體多元化

伴隨票據市場化程度不斷提高,電票市場參與主體也日趨多元化,從最初的買方、賣方和銀行三方為主,逐漸擴充到個體經商戶、個人投資者、企業經營者、機構投資者、票據經紀人和其他商業銀行等。為了獲取短期融資,獲得超額利潤,降低經營風險,增加資產流動性,各市場主體積極參與電票交易,客觀上也加速了電票資產的流動。

2.互聯網金融對電票創新具有深遠影響

互聯網金融快速崛起,對電票創新影響深遠。當互聯網金融企業看到電票業務具有低風險、穩收益等特點後,推出電票理財產品和電票資管計劃等電票創新產品,吸引小額投資大眾,電票理財產品曾一度與各種“寶類”投資產品在互聯網市場上競相熱賣。

3.電票創新符合投資市場發展需求

在投資渠道狹窄的市場背景下,電票創新符合投資市場發展需求。在利率、匯率尚未實現完全市場化的條件下,紅酒、瓷器、茶葉、古玩、字畫、玉器、住宅等商品都先後成為資金瘋狂炒作的標的物,攪亂了普通商品價格,資金流動的安全性也受得了嚴峻的考驗。因此,為了豐富和規範資金投資渠道,電票作為金融投資公開子市場,通過電票產品創新,可以吸引資金公開參與市場操作,引導社會閒餘資金的分流和流動。

04

電票業務快速發展

為電票創新提供了內生動力

自2009年推出至今,電子商業匯票以簽發電子化、交易數據化和期限靈活化等特點而逐漸受到市場的歡迎,2014年後增長更快。央行數據顯示,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和2016年電子商業匯票佔商業匯票簽發量的比重分別為2.44%、3.81%、5.84%、8.70%、16.23%、26.68%和44.01%。2017年,電子商業匯票承兌發生額為13.02萬億元,比上年增加4.44萬億元,增長51.75%;電子商業匯票未到期承兌餘額為8.62萬億元,比上年末增加2.25萬億元;電子商業匯票貼現6.95萬億元,比上年增加1.18萬億元,增長20.5%。預計2018年後電票業務在票據市場中佔比還將進一步提升。這表明,

電票業務呈現快速增長趨勢,這為電票創新提供了內生動力,也為電票創新提供了大量票據交易標的物,這標誌著電子票據時代的到來。

05

票交所成立

為電票創新提供了市場條件

2016年12月8日,由人民銀行牽頭籌建的上海票據交易所正式上線,中國票據電子化交易邁出了堅實的步伐。目前,票據市場正處於轉型過渡期,具有分散向集中、場外向場內、紙票向電票等特點。

經過一年多的運行,上海票交所已初具規模。2017年,上海票交所辦理電票交易51.4萬億元,比上年增加2.22萬億元,增長4.51%。分交易類型看,轉貼現44.48萬億元,比上年減少1.32萬億元,下降2.89%;質押式回購6.92萬億元,比上年增加3.54萬億元,增長104.9%。電票質押式回購交易更加便捷,使得質押式回購在市場低迷環境下仍保持顯著增長。質押式回購業務不僅提升了票據市場的流動性,也逐步顯現了票據作為短期流動性調劑工具的功能,這為下一步電票工具和產品創新奠定了基礎。

肖小和 加快電票創新,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效率

01

缺乏電票創新所需的

業務規模支撐

從上海票交所公佈的數據看,2017年末票交所繫統參與者為2398家,電子商業匯票系統(ECDS)參與者為97427家。2017年,票交所累計辦理票據承兌業務14.63萬億元,比上年減少3.47萬億元,同比下降19.17%,其中電子商業匯票承兌發生額佔89%;累計辦理票據融資業務59.34萬億元,比上年減少25.16萬億元,同比下降29.78%,其中電票貼現為6.95萬億元,佔比為11.7%;累計辦理票據交易52.18萬億元,其中電票交易佔比為98.5%。分交易類型看,電票轉貼現佔比為85.24%,電票質押式回購佔比為13.26%。

從上述交易量和交易額的數據對比可以看出,電票創新還存在以下幾方面不足:

1.市場參與主體還不夠多元

與中國股市、債市和期市龐大的市場參與者相比,票據交易參與者較少,導致票據交易量難以大幅提升,交易流轉次數也較少,匹配成交不夠充分。

2.與同類金融市場相比,目前電票交易量過小

由於票交所中電票交易無個人投資者,交易對象主要為商業銀行和財務公司等,單筆成交額相對較大。雖然2017年電票交易額相當於股票交易額和期貨交易額的49.22%和27.35%,但與全國銀行間市場交易額相比則佔比太小。例如,2017年票交所電票質押式回購交易額佔全國銀行間質押式回購交易額的1.3%。

3.資本逐利式的電票交易量不夠充分

2017年,商業銀行受信貸規模限制,主動調整資產負債表結構,減少了票據存量,加快了票據流轉速度,票據交易量比2016年略有上升,但並沒有有效提升為增加收益而主動開展的票據交易。

02

缺乏電票創新的

相關制度安排

1.沒有建立統一的票據信用評級體系。

電子商業匯票是在真實交易背景下籤發的,提交需求的企業在各家商業銀行必須評定信用等級,並依照信用等級來確定商業匯票簽發應繳的保證金比例。由於商業銀行的信用等級評定標準不統一,票交所尚未建立統一的電子商業票據信用評級體系,導致電票最終追索時的風險難以確定。

2.沒有建立統一的票據期限管理制度。

由於單張票據金額不是太大,且到期日千差萬別,在設計票據創新產品時,大部分是針對票據池或集合票據產品,對票據的到期日管理難度較大。

3.沒有建立統一的票據市場參與主體風險評估標準。

電票交易風險是基於對電票簽發企業和承兌人的信用進行評價,但隨著票據流轉環節和流轉次數增多,交易對手的信用缺失所產生的票據信用和操作風險日益增多,且涉案金額巨大,使得票據交易對手的信用越來越受到市場關注。

03

缺乏電票創新的

產品設計

2013年銀監會8號文對金融標準化產品和非標準化產品做出了明確的定義,認為商業銀行、證券公司等傳統業務的金融產品,如貸款、債券、證券、貿易融資等,就是金融標準化產品;未在銀行間市場及證券交易所市場交易的債權性資產,包括委託貸款、信託受益權、信託貸款等多種形式,就是金融非標準化產品。

目前,電票創新產品一般為在商業銀行和互聯網金融平臺上交易的電票理財產品、電票信託計劃及電票資管計劃等非標準化產品。與此相比,電票標準化產品主要為商業銀行和中小金融企業開展的電票池質押貸款、電票質押保理、電票質押應收賬款融資等。適合票交所上市交易的單一電票和電票池標準化產品較少,尤其是涉及電票利率的掉期、遠期和電票期權等金融衍生品尚未開發。

04

缺乏電票創新的

規範標準

目前,電票創新尚處於自主開發階段,各商業銀行和中小金融企業按照自身經營規模、資本金約束、股東利潤回報等要求開展電票業務,並根據各自的風險控制手段和風險承受能力開展電票創新。作為提供電票市場重要交易平臺的部門和票據市場服務監管方——央行和監管部門尚未就電票創新出臺技術標準和管理標準,電票創新缺乏有效制衡。

肖小和 加快電票創新,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效率

1

擴大電票市場的參與主體,創造電票創新需求

(1)成熟市場需要眾多參與者

上海票交所屬於一個新興市場,電票交易更是票據交易市場中一個快速成長的細分市場。從我國電子商業匯票的出票金額、承兌金額、貼現金額和轉貼現金額來看,近5年來電票交易大幅增長,電票所佔商業匯票的比重也越來越高。2017年,紙質商業匯票交易額僅佔票據交易金額的1.5%,而電票交易在票據交易中已佔據絕對優勢,發展速度非常快。

在電票交易市場中,市場參與者一般為商業銀行、財務公司等機構投資者,它們對資本金的要求較高,資金運作的體量較大,對電票產品的安全性要求也較高。根據收益與風險匹配原則,選擇低風險,必然是收益相對較低的穩健型產品,導致電票產品的創新動力不足。因此,吸引合格的個人投資者、工商企業及其他機構投資者參與電票市場交易,共同分享實體經濟發展的成果,可以有效擴大電票市場需求,促進電票市場加快成熟發展。

(2)投資目的不同才有創新需求

市場投資主體多元化,有利於保障市場運行的穩定性,使得投資行為更趨理性,可以提高市場運行效率。市場需求差異性,導致不同的需求選擇方式,市場細分就出現了。

電票市場一旦引入了各種投資者,投資者追求的不同利益會形成不同的投資目的。例如,商業銀行存在滿足資本佔用、加速資產流轉及平衡資產負債表等需求,金融企業等機構投資者具有價值投資、理性投資等需求。票據市場中電票產品需求多元化,可以為投資者提供更多符合票據市場和票據交易者利益的電票創新產品。

(3)電票創新或促使利益再分配

在票據市場中,電票創新一定要考慮公開透明的交易規則、及時可獲得的交易信息及交易雙方自願達成的交易。每一筆電票創新產品的交易成交,就意味著交易雙方的收益既可能伴隨社會總財富增長而增加,也可能是一方收益而另一方虧損,交易成交就變成了利益的再分配。

2

推動流動資金貸款票據化,提高電票創新供給

(1)貨幣電子化,促使流動資金貸款電票化。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技術和移動技術不斷提高,貨幣結算已從實物結算轉為電子化結算,貨幣電子化是時代的進步。

如果企業基於真實而合法交易所產生的支付需求,並以約定的、可預見的銷售收入和其他合法收入等作為兌付的資金來源,在某一段時期內進行資金結算。據此,商業銀行可以給企業發放流動資金貸款,也可以通過給企業簽發商業匯票。在貨幣電子化的發展趨勢下,企業通過網銀方式並用電子商業匯票進行結算,操作非常方便,可以及時解決企業之間真實合法的債權債務關係。企業可以根據操作的便利性自主選擇結算方式,也逐步顯現了電票的優越性。現在,市場上規範的民間票據經紀公司為企業之間提供電子票據撮合業務也有一定的發展空間。

(2)流動資金貸款電票化推動電票市場供給擴張。

流動資金貸款電票化後,企業使用電票結算必須附有真實的交易合同、確定的支付對象,能夠實現結算的逐筆對應。通過核對企業交易的明細賬單,就可以方便地瞭解企業真實的交易背景和經營狀況,極大地方便了企業的財務管理和商業銀行的日常貸後管理。

根據央行統計數據,2017年金融機構各項人民幣貸款餘額為120.13萬億元,其中企業短期貸款餘額為27.66萬億元,票據融資餘額3.89萬億元,票據融資餘額佔企業短期貸款餘額的14%。如果票據融資餘額佔企業短期貸款餘額的比例提高到25%,票據融資餘額將達6.92萬億元,在原有規模的基礎上將增長77.8%。如果按照2017年末電子商業匯票承兌發生額為13萬億元計算,可增加電子商業匯票承兌發生額為10萬億元,這將為上海票交所電票交易和電票創新提供大量的票源。

3

試行電票產品標準化,擴大電票創新品種

(1)電票創新要適應市場需求。

當前,上海票交所市場以商業銀行為主,機構之間的市場思維模式類似,經營戰略方式相近,使得票據市場中的交易行為和交易習慣也相似。在單一產品交易情形下,如果對市場交易趨勢的判斷趨同,交易對手盤就會明顯減少,導致票據市場交易量劇減,或出現明顯波動而缺乏穩定性。

因此,加快上海票交所的電票產品創新,就需要滿足不同機構投資者的不同需求。一是要研究機構投資者的經營規模。規模大的機構可能更追求穩健經營,規模小的機構可能會通過規模擴張來尋求市場地位。二是要研究機構投資者的資本約束。由於受到相對嚴格的監管控制,大型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相對較高,會傾向於自持票據。中小型商業銀行的資本佔用更高,存貸比可能更高,更傾向於電票交易。三是要研究機構投資者的風險偏好。穩健型機構投資者會選擇成熟度相對較高,目前在電票市場中運行的電票標準化產品;激進型機構投資者會更多考慮電票交易利潤,選擇收益更高的電票非標產品,未來也可能更多關注電票衍生品。

(2)電票創新要關注經營模式創新。

從票據業務屬性的角度,票據業務可劃分為自營業務、代理服務、投行業務和資管業務等四大類。其中,票據自營類業務主要是指商業銀行開展以票據資產作為標的的投融資業務,屬於商業銀行的表內業務,直接影響著商業銀行資產負債表規模和結構的變化。另外,票據服務類、投行類和資管類業務是商業銀行強化票據綜合服務職能和應對金融脫媒的創新方向,屬於商業銀行的表外業務,不受商業銀行資產負債表限制,只在表外進行簿記管理,收益記入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收入。後三類業務都是以接受客戶委託,以滿足客戶投融資需求為出發點。商業銀行可以從傳統自營類業務(包括票據貼現、轉貼現、買入返售、賣出回購等)向其他新的自營類業務拓展,以及逐步規範開展自營、服務、投行、資管等票據經營模式的跨界創新。

(3)電票創新要考慮電票產品的生命週期。

產品生命週期是產品的市場壽命,即一種新產品從開始進入市場到被市場淘汰的整個過程。根據產品生命週期理論,電票創新,不僅要考慮電票產品的種類創新,還要關注電票產品的形式創新。既要結合金融工具創新和金融模式創新,又要關注電票在簽發、承兌、貼現、轉貼現、回購和交易等環節的不同特點,開發出電票非標和標準化的創新產品,加強創新產品在生命週期不同階段的應用和管理。

(4)電票創新要兼顧非標產品和標準化產品之間的交叉互補。

電票簽發、承兌的直接收益趨小,保證金要求也越來越低,電票貼現、轉貼現的利差空間逐步縮小,這為商業銀行的票據經營模式創新和電票產品多元化創造了重要的市場機遇。

一是加快開展電票非標產品創新。商業銀行可以拓展其他非標創新產品,如電商供應鏈電票“1+N”打包融資、電票定向資管計劃、電票理財產品、電票資產證券化融資等。二是逐步開發電票衍生品等標準化產品創新。隨著社會信用環境不斷改善,上海票交所市場條件不斷成熟,可以嘗試開發票據衍生產品創新,允許商業銀行、金融企業等機構投資者以自有資金買賣以電票為標的物的衍生產品合約。與其他金融要素衍生品類似,電票衍生產品可以重點開發電票遠期、電票掉期、電票期權、電票互換和電票信用違約互換(ECBCDS)等。

4

完善市場管理手段,加快電票創新制度建設

(1)建立統一的電票信用評級體系。

建立電票信用評級體系,明確電票信用風險識別因子,有利於修正電票交易過程中的主觀判斷,使電票信用風險的識別能夠做到定量化、標準化、理性化,減少電票業務操作風險。建立統一的電票信用評級,至少在電票市場能發揮三個作用:一是使得電票交易信息更加透明,二是使得電票交易風險更加可控,三是使得電票創新更加有理有據。

(2)建立靈活的市場利率制度。

按照市場經濟原理,商品價格應該圍繞其價值上下波動,同時也受到市場供需關係的影響。在電票市場中,電票產品價值可以通過信用評級予以量化,電票價格則表現為電票的市場利率。在電票產品和資金供需未變的情況下,信用評級高的電票具備投資價值,市場利率應該更高,投資可以獲得更高收益。但是,與普通商品市場不同,票據市場還受到金融市場資金供需、金融機構信貸規模及央行貨幣政策等因素的較大影響。所以,

電票市場利率不僅要反映實體經濟強弱,還要成為反映金融市場資金面是否充裕的“晴雨表”。

(3)建立有效的做市商制度。

如果一個市場沒有建立做市商制度,其市場交易一般不太活躍,真實的市場利率也不可能形成,這將使市場的功能和作用大打折扣。因此,上海票交所應當建立做市商制度,約束市場參與者行為,鼓勵大型商業銀行和合格機構投資者成為電票交易市場做市商,激發電票交易的市場活力,產生電票的創新動力。

(4)建立長期的專業人才培養機制。

產品創新,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尤其是專業人才,需要經過長期的培養和不斷的市場實踐。當前,大部分商業銀行內部的票據經營機構分散各地,分支機構自營票據的專業人員相對較少,日常工作疲於應付業務營銷和具體辦理,無法達到人力、資源、信息的統一整合。要提高電票創新的效率,就必須注重票據專業人才的長期培養和有效激勵,使有志向和有能力的年輕業務骨幹能夠專心投入到電票的創新事業之中。

5

融合科技創新工具,促進電票創新信息化

(1)加快電票信息系統建設。

加快電票信息系統建設,既可以為電票業務提供安全高效、互聯互通、標準統一、方便快捷的多功能、綜合性、交互式的業務處理平臺,又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開展大數據挖掘,根據投資者偏好提供相應的電票創新產品推介。

另外,要注重電票信息系統與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企業名錄系統的對接與數據共享,提高電票信息系統數據的準確率;加快電子商業匯票信息系統與銀行各系統之間的鏈接,使銀行間客戶信息能夠相互銜接,實現共享。尤其是,要關注中小銀行系統及企業電票系統的開發和維護,方便中小銀行的客戶網上籤發、查驗、託收電子商業匯票,以提高電票的普適性。

(2)適應市場支付手段更新。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特別是移動互聯網和智能手機的普及,中國線上電子商務發展迅猛,與之相對應的第三方支付、二維碼支付等全新移動支付方式在中國實現了蓬勃發展。第三方支付的出現和興起,為其他互聯網金融業態搭建了支付體系,逐漸演變為互聯網金融的橋樑和核心,同時也促進了貨幣電子化進程。為適應移動時代支付手段的更新,可以集合網絡賬戶閒散資金推介電票理財產品,針對“B2B”平臺開展電子商業承兌匯票及電票供應鏈融資等。同時,建立電票交易移動平臺,創新電票交易工具,使電票交易、支付結算、查詢等功能均可在移動平臺上完成,提高電票交易的便捷性。

(3)加快中小銀行和中小企業等參與機構自主直接接入電票系統的能力。

6

加強電票創新監管,控制電票創新風險

加強金融監管,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維護金融安全和穩定,是當前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礎。

維護金融安全,也是電票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一項監管要求。

從市場規範程度看,新興市場普遍存在法規不健全、執法力度不夠及監管技術落後等問題。隨著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產業結構深化調整,信用風險程度也將有所加深。同時,民間資本、民間借貸間接參與票據市場投融資,進一步提高了信用風險管控的難度和複雜性,束縛了電票市場由新興向成熟創新發展的步伐。

票據作為金融機構越來越重視的資產業務,在實體經濟發展中也扮演著服務者的角色。票據可以通過央行的再貼現功能達到控制貨幣投放、調節市場利率等宏觀調控目的,在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改善金融機構資產均衡配置等方面起到促進經濟微觀改善的作用。但是,由於現在監管機構、商業銀行及上海票交所在票據市場上實行分段管理,沒有形成統一的規範,將對電票發揮支持實體經濟、金融市場及客戶服務等的功能和創新形成一定的約束,亟待加強電票市場規範和創新監管。

第一,要統籌監管重要金融機構和大型金融控股公司,嚴密監控電票操作重點環節,防止重大操作風險,確保金融系統良性運轉。第二,人民銀行可以設立票據專項統計月報制度,將上海票交所、區域票據交易中心等的主要業務情況統計到央行票據月度報表,對全社會公開發布,形成電票創新發展和業務監管的強大合力,補齊電票監管短板,避免電票監管空白。第三,建立電票創新風險處置的長效機制,明確風險點和操作規範,防患於未然。第四,及時處置風險。由於電票業務與實體經濟的密切結合,必須要加強企業信用風險教育,從源頭控制信用違約事件。一方面要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在全社會樹立信用意識,積極打擊惡意逃廢債行為。另一方面要加大對電票市場中違法違規行為的打擊力度,充分揭示電票市場交易風險,提示投資者注意控制好資金槓桿率,防止過度投機攪亂電票市場運行秩序,進而影響電票創新活力。

文章來源:江西財經大學九銀票據研究院、上海證券報  肖小和 張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