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你家房子公攤是多少嗎?

對很多中國人來說,買房子都是一件大事。但是,您買的房子名副其實嗎?

最近,題為《買100平方米的房子只得70平方米,這麼坑的“公攤面積”到底怎麼來的?》的文章在網絡熱傳,激起了很多網民共鳴。

甚至人民日報也公開發聲了!

還記得你家房子公攤是多少嗎?

隨手截圖一下人民日報推文下熱鬧的評論區:

還記得你家房子公攤是多少嗎?

看來大傢伙都被公攤面積“森森滴”傷害過!

買房是人生大事,但是在國內完成這件大事,總是繞不開公攤面積這四個字。

實際上,由於“公攤面積”的存在,您的房子會大打折扣,比如建築面積為100平米的房子,可能套內面積只有80平米;如果是高層的話,套內面積可能就縮水到70平米了。

想想也是,準備結婚的年輕人掏空“六個錢包”,買了一個號稱100平米的大房子,結果套內面積只有不到70平,剩下的面積都是“公攤”,換做你,公攤吃掉你一個臥室,你能心甘情願?

還記得你家房子公攤是多少嗎?

在國際上,房價的計算基本都是按套內面積計算,在我國,憑什麼掏了100平米的錢,房間裡只有70平米大?近日,多家媒體撰文向“公攤面積”開炮,那麼,我國“公攤面積”從何而來,它的存在合理合法嗎?

先來說說公攤面積的起源。公攤面積的實質其實是一種房屋的銷售方法,我們可以稱它為“公攤面積銷售法”。

目前各界普遍認為“公攤面積”這一概念起源於香港,據說還是李嘉誠發明的。

還記得你家房子公攤是多少嗎?

所謂“公攤面積”,指由整棟樓的產權人共同所有的整棟樓公用部分的建築面積。包括:電梯井、管道井、樓梯間、垃圾道、變電室、設備間、公共門廳、過道、地下室、值班警衛室等,以及為整幢服務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築面積,以水平投影面積計算。北京律師協會物業管理法律專業委員會主任包華解釋,在建築物中有三個面積定義,第一個面積定義是使用面積,使用面積一般也叫地毯面積,也就是我們房屋牆面以內的部分;第二個面積指套內建築面積,套內建築面積包括使用面積,也包括我們現在的隔斷牆中間的50%的牆體部分;第三個部分是建築面積,建築面積是在套內建築面積基礎上把分攤面積計入。

從1998年進入商品房時代開始,由購房者分攤購買的共有建築面積,就因不符國際慣例、現有法律法規沒有設定上限等問題一直為人詬病。近年來,隨著商品房價格攀升,部分開發商更利用普通購房者對公攤面積缺乏深入瞭解與測算能力,不斷推高公攤面積和公攤係數,使之快速上漲並超過了30%。2010年,山東高密某樓盤推出後的公攤係數甚至超過52%,使購房者很受傷。

還記得你家房子公攤是多少嗎?

誠然,公攤面積問題不是一個新鮮話題,但長期存在並不一定意味著這種做法是合理的。值得注意的是,公攤面積缺少標準、管理混亂,不僅會讓消費者在購房時需支付更多房款,更使之在未來要支出物業費、取暖費等更多成本。而隨著房屋精裝修政策乃至未來房地產稅出臺,購房者遭遇到的不公還將進一步加劇,產生的各類矛盾也將愈發尖銳。

還記得你家房子公攤是多少嗎?

在房價高企、調控不斷加碼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追問:既然國際上基本都是按套內面積計算房價,為何我國計算房價、物業費等都要包括佔比頗高的公攤面積?職能部門治理房地產行業亂象之時,能否回應公眾關於公攤面積亂象的關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