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澜、董克平、梁文韬……神级吃货的吃喝人生了解一下?

孙中山先生在《治国方略》中说:悦目之画,悦耳之音,皆为美术,而悦口之味,何独不然?是烹调者,亦美术之一道也。社会发展到今天,生活富足,文化昌明,作为生活艺术重要内容之一的饮食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而作为美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美食家也是有风骨的。在他们的节目或著作中,不单纯是介绍什么好吃,而是解释为什么这个东西好吃、好吃的定义是什么、什么原因令它好吃。要知道,能拥有这样被大众认可的“审味观”可不容易。

蔡澜、董克平、梁文韬……神级吃货的吃喝人生了解一下?

蔡澜:人生在世,吃喝二字

蔡澜爱吃是出了名的,更爱放荡不羁地吃,“人生在世,吃喝二字”更是作为他总结的人生至理伴随他多年。

他曾说自己的名字,听起来像买菜的篮子,所以一生注定得吃吃喝喝。他在世界各地豪华饭店吃过顶级美食,也在街边的小摊尝过米粉和裤带面,经常会为了吃上一碗最美味的云吞面,走遍香港、澳门、广州,甚至为了找最美味的越南牛肉河粉,跑到法国、美国、澳大利亚……

作为美食家,蔡澜在香港做过多档脍炙人口的美食节目,比如《蔡澜叹名菜》《蔡澜食尚》《蔡澜品味》等等,同时,也曾因在《舌尖上的中国》中担任美食总顾问而被内地年轻人熟知。与他一同进餐过的人,几乎都会被他笑眯眯咂着嘴的表情感染。他曾经跟粉丝说:如果照片里他笑得很开心,就是这家店很好吃;如果不笑就是不好吃;如果似笑非笑,就是不知道好不好吃……

2008年,蔡澜在香港翡翠台做《蔡澜叹名菜》时,每期节目他都会带着三位姝丽四处吃喝。因为对美食独有的敏锐度,和妙趣横生的美食评价,久而久之,蔡澜成为香港美食的代言人。对于很多初到香港旅游的人来说,没看过“蔡澜推荐的十大香港餐厅”“探秘蔡澜香港美食地图”的攻略,吃起东西来都没有安全感。

几十年下来,蔡澜的美食专栏和推荐,早已经成为全民的美食指南。他吃过的餐厅,都贴着他的文章,或者与他的合影。

蔡澜、董克平、梁文韬……神级吃货的吃喝人生了解一下?

董克平:我只是“食评人”

董克平,无论对于餐饮人还是资深吃货,都是个如雷贯耳的名字。近些年,他最广为人知的头衔,是《中国味道》总顾问。

不过,他给自己的标签只有一个:食评人。他更想以独立的视角,从美食出发,给出自己对于这个行业、这个时代的观察。

对于董克平来讲,找产品、找灵感,方式渠道很多,看过美食比赛、吃过高档餐厅、尝遍小吃美食的董克平认为:民间的东西最容易出创新。因为,民间的东西离人近,那里的东西是带着温度、情感和体验的。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民间”都能随时随地出现产品创新。只有那些生活富足、物产丰富、人文鼎盛、商业发达的地方,才会有产品创新的持续性和先进性。2015年,董克平开车从中俄边界的黑龙江黑河到云南的腾冲滇缅边界,大约8000公里的路程,从中国版图画了一条45度的线,而这条线正好是那条很出名的“胡焕庸线”,也是中国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中国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分界线。

“那次行走,我能清楚地就感觉到,长城以北、这条线以西,是有烹无调——有好羊,有好肉,烤烧炖补,撒把盐吃了;而一过秦岭这边,滋味马上就丰富起来了。虽说山西、陕西是面食天堂,但其实他们的‘调’很少。就像那句谚语,‘陕西十八怪,辣子算盘菜’。”董克平说。

蔡澜、董克平、梁文韬……神级吃货的吃喝人生了解一下?

梁文韬:吃也要终身学习

在香港,说到食神“韬韬”,大概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据说连小朋友见到他都会喜笑颜开去牵他的手。韬韬——梁文韬,是香港TVB迄今为止收视率最高的饮食节目《日日有食神》的主持人。清朝皇族后裔爱新觉罗·溥铮曾亲笔题字——“食神”赠他。

《日日有食神》在香港曾经创下饮食节目30点的最高收视率,大家都爱看梁文韬在节目里滔滔不绝地给大家讲美食。梁文韬先生说:“我的节目不单纯是介绍什么好吃,而是解释为什么这个东西好吃、好吃的定义是什么、什么原因令它好吃。所以,收视率至今保持最高纪录。”因为有着丰富的美食知识作为强大的背景基础,使得《日日有食神》不再是一档普通的综合性节目,而成为一个有教育性质的节目,一家老少都欢迎。

梁文韬认为,一个好的厨师,不是满足于自己目前学到的东西,而是要终身学习。年轻人会从互联网等途径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老一辈的人也要不断接受新的事物并不断学习才能追上潮流。日本一个著名的厨师曾经讲过,配方和做事的方法对于做一个好菜是必须的,但假如没有把心放进去,做什么都是枉然。

蔡澜、董克平、梁文韬……神级吃货的吃喝人生了解一下?

沈宏非:更好吃的在下一站

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播出后,全国观众一时间对吃好像都更挑剔、上心了,2014年接着又推出了第二季来满足大家胃口。而作为两季纪录片的总顾问沈宏非,更是深谙美食之道,是美食圈的知名老餮,人称沈爷。

沈宏非是一位寻味者,他常说“更好吃的永远在下一站”,这么一说,有种“在路上”的仪式感。如果想追随沈宏非的步伐尝到美食,最简单直接的方法还是关注他的“最难将息”系列。但沈宏非曾说,吃饭千万不要盲从,“我推荐的美食,只代表我个人的偏好,对别人应该没有引导性。因为我觉得好吃,别人不一定觉得好吃。每个人都会觉得自己妈妈做的菜比较好吃,那我怎么知道你妈妈做的菜是什么呢?只能差不多年龄,差不多成长环境的,才有比较高的相似度。”

很多习以为常的生活,我们就是这样过着,日复一日,比如:吃饭这件事。这位馋宗大师看来,最奢侈的美食和人与人的交流有关,“你要认得这个做菜的人,那个做菜的人也认得你,最好不要是那种泛泛之交,互相有一些了解,人与人的交流是饮食里面最奢侈的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