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講解毛主席書法特點,獨特的外表下隱藏著深厚的傳承

專家講解毛主席書法特點,獨特的外表下隱藏著深厚的傳承

毛澤東的書體多是行草書,他創造了一種具有鮮明個性的行草書

毛澤東書法的字形特點是橫斜豎直、揚撇抑捺,獨特的橫折豎,多變的方圓相濟

毛澤東書法的總體佈局盡顯大家風度

毛澤東書法藝術最重要的特點是用筆墨來表達思想感情

他倡導新時代新書風,給傳統書法賦予了現代氣息

專家講解毛主席書法特點,獨特的外表下隱藏著深厚的傳承

毛澤東書法獨具特色,自成一體,故有“毛體”之稱。我經多年學習探索,對毛澤東書法的特點有所體會。寫出這些體會希望引起對此有興趣的人士批評指正、共同探討。

一﹑毛澤東的書體多是行草書,他創造了一種具有鮮明個性的行草書。他有選擇地使用容易辨識的常見規範草體字和草體偏旁,但經常使用牽絲連綿的大草筆法,基本上按楷書筆順,一點一畫都不略去地寫出字來,讓人感受到一種獨特的狂草的線條美。所以說這是一種創新的獨特的行草書。

以毛澤東為寧夏同志書《清平樂•六盤山》為例

專家講解毛主席書法特點,獨特的外表下隱藏著深厚的傳承

通篇正文46字,其中基本算行書字7 個,常見規範草書字18個, 大體按楷書筆順用草書筆法連筆寫字21個如“高、淡望、 斷、 南、 飛、 到、 好 、屈、指、行、程、 盤高、 漫、 西、 長、 纓、 縛、 蒼、龍 ”等。

他在書寫古詩詞自娛時,在與章士釗這類文化人書信來往時用草字比較多。他給自己的秘書寫東西的時候草體字也用的多。他給一般人的書信(例如給石城鄉政府的信,見圖片書信部分)用草體字很少,讓人能讀懂。他抄錄自己的詩詞給別人時用草體字很謹慎,讓人不會誤讀。

專家講解毛主席書法特點,獨特的外表下隱藏著深厚的傳承

毛澤東受《草訣百韻歌》的影響比較大,他的草體字大多能從這裡找到來源。他披閱歷代名家字體帖很多,時常披閱“二王” 帖及孫過庭、懷素的草書帖,鍾愛懷素的狂草,但是對懷素等古代名家大省大略的大草字很少採用。(以後我將發專文對毛澤東的草書字進行解析並與懷素的草書作對比探討。)

二、毛澤東書法的字形特點是橫斜豎直、揚撇抑捺,獨特的橫折豎,多變的方圓相濟

傳統書法字形特點是橫平豎直,抑撇揚捺(傳統書法稱“抑左揚右”—崔瑗《草書勢》)。毛澤東從1938年前後形成了反其道而行之的揚撇抑捺的書寫習慣。他書寫橫畫斜度很大,仰角常是30°至45°,個別時候可達60°,字取斜勢﹔但豎畫挺直、揚撇抑捺,使字形保持了直立穩定。

毛澤東1945年《沁園春•雪》為楷書筆法(見圖片第一部分),寫橫折豎的筆畫時常常橫畫向上順斜勢提起,然後用側鋒下筆寫豎畫,在橫豎轉折處斷開。這種獨特寫法增添了方筆的意趣,耐人尋味。在他的書法繁富時期書體主要是行草書,這種橫折豎的寫法特點的影子仍然可見,只不過筆法圓轉、轉折處少斷開。

毛澤東很注意方圓相濟。用得最多的是中鋒行筆,但在轉折處也常用側鋒表現力度。他用獨特的方法寫橫折豎,但也兼用化方為圓。他在寫高啟梅花九首之一的那副字中(見圖片古詩詞部分),一個“回”字連續三次圓中套圓,但“圓不副規”,很是新奇。

現舉例說明如下

專家講解毛主席書法特點,獨特的外表下隱藏著深厚的傳承

專家講解毛主席書法特點,獨特的外表下隱藏著深厚的傳承

另外,毛澤東在寫橫畫時也採用大草的筆法順勢出鋒,他的連橫繞豎寫法多樣、線條很美,如此等等另有專文《毛澤東草字解析》詳述。

三、毛澤東書法的總體佈局盡顯大家風度。他線條流暢,縱橫捭闔,疏密相間,時而字大如鬥、時而字小如豆,時而墨沉淋漓、時而渴筆疾書,“變化不可測” (李可染讚語)。

毛澤東書法通篇佈局達意的高超藝術,與他是一個偉大的戰略家不無關係。古代書法家早有“書道猶兵“之說,託為王羲之的《題衛夫人後》有這樣一段比喻:“夫紙者陣也,筆者刀也,心意者將軍也,本領者副將也,結構者謀略也……”書法與兵法確有可通之處。毛澤東書寫詩詞時著力傳達自己審美情趣和詩詞的意境,這是“將軍”;他有駕馭筆墨的功底,這就是“副將”;他作書時主要在總體結構的“謀篇”上著眼,這就是“謀略”。書家毛澤東作書,猶同兵家毛澤東用兵,揮灑自如,大家風度不同凡響。

他很少用大篇紙寫整幅字。我們看到的墨跡,絕大多數都寫在箋紙上(箋紙多為白紙,看其大小應是用四尺宣十二開裁成),一幅字常用多篇箋紙寫完。我們把幾篇箋紙的墨跡適當地連接起來便得到一幅字,與大篇紙上寫整幅字的效果幾乎是一樣的,前後呼應,渾然一體。我在這裡展示的毛澤東墨跡整幅書作大多是將若干單篇連接起來生成的。

四、毛澤東書法藝術最重要的特點是用筆墨來表達思想感情,達到了“心忘於手,手忘於書,心手達情”的境界。

古人說:“書之妙道,神采為上,形質次之;兼之者,方可紹於古人。”(南齊王僧虔)形質反映了書法家的功底及結字、結篇的審美情趣,神采則反映了書作的意境。文字只是語言的符號,好的書法使文字所表達的內容的更深層次的意境讓人能夠體味。孫過庭在《書譜》中贊王羲之的書法:“寫樂毅則情多怫鬱,書畫贊則意涉瓌奇,黃庭經則怡懌虛無,太師箴又縱橫爭析,暨乎蘭亭興集思逸神趣,私們誡誓情拘志慘。所謂涉樂方笑,言哀已嘆。”毛澤東則從他的世界觀、思想高度、高尚情懷出發,用筆抒發自己的情懷。寫《蝶戀花••答李淑一》(圖片第三部分《蝶戀花•答李淑一》)讓我們看到了詩人肝腸寸斷,也看到了能用勝利來告慰忠魂的自豪。寫《憶秦娥•婁山關》(圖片第一部分)將狂草筆法和渴筆(即筆含墨量不足)用到了極致,讓我們看到了革命戰爭的悲壯,也看到了作者在最困難的時候對萬里征途充滿了必勝的信念。寫《長征詩》(圖片第三部分《七律•長征》之一)用墨飽滿、字形優美,讓我們看到了二萬五千裡征途長長的、壯美的畫卷,看到詩人那種“萬水千山只等閒”的革命浪漫主義豪情。

毛澤東同一首詩詞常有幾件不同的書作,“兵無常陣,字無常體”(虞世南《筆髓論•釋草》語),面貌迥然不同,這是書寫時間、環境、條件、思緒各不相同造成的。例如《蝶戀花•答李淑一》有兩件墨跡:落款為一九五七年五月十一日的那一副是附在復李淑一書信後邊的,他面對的是一位烈士遺孀、楊開慧的好友,作者的心情十分悲痛。而另一幅(圖片笫三部分《蝶戀花•答李淑一》之二)是應自己唯一活著的兒子毛岸青及兒媳之請而書,所以悲痛之情有所抑制,懷念之情坦然流露,他將“驕揚”(毛澤東釋意:“女子為革命而喪其元,焉得不驕!”元者,頭顱也。)改寫成“楊花”(其實,在付李淑一的那件墨跡中也寫作“楊花”,後圈改為“驕楊”,正式發表詩作時亦作“驕楊”),書作與前一幅迥異。

最後要指出,毛澤東不拒絕簡化字(其實由草書字楷化而來的簡化字和簡化偏旁不在少數)。毛澤東留下的墨跡若注年月日皆用公曆而不用甲子年號之類。他的詩詞手跡還常標上標點符號以方便閱讀。他在簽名之後不用章(包括名章和閒章)(注)。這些都是他的獨特書風,給傳統書法賦予了現代氣息!

毛澤東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書風,自成一體,而且具有現代氣息,在中國書法史上豎起嶄新的豐碑。特別是他的詩詞與書法相結合,歷史上無人可與攀比。在我們這個時代,書法的適用性和生存環境已經發生很大的變化,很多人在探索現代書法的新路。我認為應該認真探討毛澤東書法的特點,從中得到啟迪、獲取營養。

摹仿毛澤東的字實非易事(例如江青,她摹仿毛體有得天獨厚的條件,但傳統書法的功底不夠,更勿談心胸氣度和學養,所以相去甚遠,僅橫鈄豎直揚撇抑捺而已),臨摹只是學習書法過程中起步的一種方法(前人書法大家有“似我者死,學我者生”之說,學毛體的道理也是一樣的)。所以,我主張愛好和崇拜毛澤東書法的朋友們不要停留在模仿階段,應該下大力氣學習鑽研毛澤東書法的形成過程和特點,從中獲取豐富的教益,體味毛體書法的精髓,使其發揚光大,將現代書法藝術在正確軌道上推向前進!千萬不要將學習起步的臨摹習作都稱“毛體”,更不要輕易封什麼“毛體書法家”,

以損毛體書法藝術的高雅和尊嚴!更有甚者,某些人模仿毛澤東的簽名放在自己的臨摹習作之後,且不加註明,使之傳播(有的放進網上圖庫),自己得意於魚目混珠,實為輕薄,不恭不敬,我為此輩汗顏! (吳紹鑑原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