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第一款乘波體高超音速火箭試射成功 可突破美國反導系統

我國第一款乘波體高超音速火箭試射成功 可突破美國反導系統

8月3日,中國航天空氣動力技術研究院發佈消息稱,該院已經成功完成“國內第一乘波體”的飛行試驗。

這款由中國航天空氣動力技術研究院研製的“星空-2”火箭於3日6時41分發射升空,經過近10分鐘飛行,火箭完成主動段轉彎、拋罩/級間分離、試飛器釋放自主飛行、彈道大機動轉彎等動作,按預定彈道進入落區。

“星空-2”火箭的成功發射可以說標誌著中國在“乘波體”武器研究方面超越了美國,而且也使我國在高超音速武器研究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我國第一款乘波體高超音速火箭試射成功 可突破美國反導系統

那麼“乘波體”究竟是怎樣的一種飛行器呢?所謂乘波體,是指一種外形是流線形, 其所有的前緣都具有附體激波的超音速或高超音速的飛行器。通俗的講,乘波體飛行時其前緣平面與激波的上表面重合,就象騎在激波的波面上,依靠激波的壓力產生升力,所以叫乘波體(Waverider)。

我國第一款乘波體高超音速火箭試射成功 可突破美國反導系統

我國某個不願透露姓名的軍事專家表示,乘波體是目前國際上高超音速飛行器研製領域的一個重點發展方向。高超音速飛行器是指能在5倍音速以上穩定飛行的飛行器。

目前,最常見的形式是所謂的旋成體。就是說在三維空間中,由旋轉曲面與底截面圍成的物體。俄羅斯的“匕首”高超音速導彈就屬於這一類型。事實上,由米格-31攜帶的“匕首”高超音速導彈已經開始實驗性戰鬥執勤,這也表示這款導彈已經開始在俄羅斯空軍服役。

我國第一款乘波體高超音速火箭試射成功 可突破美國反導系統

“乘波體”的另一種武器形態是翼身融合體,美國的SR-72高超音速偵察機使用的就是這種外形。其最高飛行速度可以達到驚人的馬赫數6(也就是聲音速度的6倍),是目前第四代戰鬥機最大飛行速度的三倍,甚至比一些常見的導彈還要快。因為其自身巨大的速度優勢,就連俄羅斯的S-400和中國的紅旗-9都無法追上這種飛機。

我國第一款乘波體高超音速火箭試射成功 可突破美國反導系統

第三種形式就是中國這次試射所採用的升力體。主要利用機身的氣動外形產生一定升力,性能介於彈道式飛行器和有翼飛行器之間,用於重返大氣層的航天器。

“乘波體”如果實現武器化,它的優點是顯而易見的。採用助推滑翔方式的,“乘波體”在相同的釋放高度和速度下,其縱向和側向滑翔距離都遠超傳統旋成體彈頭。特別是側向滑行能力很強,可實現大範圍側向機動,實施“變射面”打擊。加之飛行的彈道低,敵方預警系統更難以預測其飛行軌跡。而在射程相同的情況下,更難以攔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