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節日——立秋

我們的節日——立秋

簡介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每年8月7日或8日視太陽到達黃經135°時為立秋。立秋的“立”是開始的意思,“秋”是指莊稼成熟的時期。立秋表示暑去涼來,秋天開始之意,是一個反映季節的節氣。

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秋,揪也,物於此而揪斂也”。立秋不僅預示著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秋天即將來臨。也表示草木開始結果孕子,收穫季節到了。此時我國中部地區早稻收割,晚稻移栽,大秋作物進入重要生長髮育時期。古人把立秋當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時刻,一直很重視這個節氣。

2018年立秋時間為8月7日(農曆六月二十六日)星期二。

立秋三候

我國古代將立秋為三候:“初侯涼風至;二侯白露降;三侯寒蟬鳴。”

我們的節日——立秋

一候,涼風至。立秋後,我國許多地區開始刮偏北風,偏南風逐漸減少。小北風給人們帶來了絲絲涼意。

二候,白露生。由於白天日照仍很強烈,夜晚的涼風颳來形成一定的晝夜溫差,空氣中的水蒸氣在清晨室外植物上凝結成了一顆顆晶瑩的露珠。

三候,寒蟬鳴。這時候的蟬,食物充足,溫度適宜,在微風吹動的樹枝上得意地鳴叫著,好像告訴人們炎熱的夏天過去了。

氣候特徵

“ 立秋 ”, 時值公曆八月上半月,習慣上表示秋季的開始,但氣溫未降至秋季標準,故有 “ 三伏不盡秋到來 ” 之說。溫度開始下降,平均氣溫 26-27 ℃,最高氣溫仍在 35 ℃以上,一般早晚有些涼意,中午前後依然炎熱。降水量開始減少,一般 70-80 毫米,常有大風和暴雨出現,但也有些年份出現早秋旱。一般光照充足,有利於早秋作物的生長髮育。

習俗

立秋節

我們的節日——立秋

立秋節,也稱七月節,時間在公曆每年8月7日或8日開始。在周代,是日天子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並舉行祭祀少嗥、蓐收的儀式,漢代仍承此俗。到了唐代,每逢立秋日,也祭祀五帝。宋代,立秋之日,男女都戴楸葉,以應時序。有以石楠紅葉剪刻花瓣簪插鬢邊的風俗,也有以秋水吞食小赤豆七粒的風俗,明承宋俗。清代在立秋節這天,懸秤稱人,和立夏日所秤之數相比,以驗夏中之肥瘦。民國時期,在廣大農村中,在立秋這天的白天或夜晚,有預卜天氣涼熱之俗。還有以西瓜、四季豆嘗新、奠祖的風俗。又有在立秋前一日,陳冰瓜,蒸茄脯,煎香薷飲等風俗。

秋忙會

秋忙會一般在農曆七八月份舉行,是為了迎接秋忙而做準備的經營貿易大會。有與廟會活動結合起來舉辦的,也有單一為了秋忙而舉辦的貿易大會。其目的是為了交流生產工具,變賣牲口,交換糧食以及生活用品等。其規模和夏忙會一樣,設有騾馬市、糧食市、農具生產市、布匹、京廣雜貨市等。現今把這類集會,都叫做“經濟貿易交流大會”。過會期間還有戲劇演出、跑馬、耍猴等文藝節目助興。

食秋桃

我們的節日——立秋

在浙江杭州一帶有立秋日食秋桃的習俗。每到立秋日,人人都要吃秋桃,每人一個,秋桃吃完要把桃核留藏起來。等到除夕,不為人知地把桃核丟進火爐中燒成灰燼,人們認為這樣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貼秋膘

我們的節日——立秋

民間流行在立秋這天以懸秤稱人,將體重與立夏時對比來檢驗肥瘦,體重減輕叫“苦夏”。因為人到夏天,本就沒有什麼胃口,飯食清淡簡單,兩三個月下來,體重大都要減少一點。那時人們對健康的評判,往往只以胖瘦做標準,瘦了當然需要“補”。等秋風一起,胃口大開時,就要吃點好的,增加一點營養,補償夏天的損失,補的辦法就是“貼秋膘”:在立秋這天各種各樣的肉,燉肉烤肉紅燒肉等等,“以肉貼膘”。

“貼秋膘”在北京、河北一帶民間流行。這一天,普通百姓家吃燉肉,講究一點的人家吃白切肉、紅燜肉,以及肉餡餃子、燉雞、燉鴨、紅燒魚等。

啃秋

我們的節日——立秋

城裡人在立秋當日買個西瓜回家,全家圍著啃,就是啃秋了。而農人的啃秋則豪放得多。他們在瓜棚裡,在樹蔭下,三五成群,席地而坐,抱著紅瓤西瓜啃,抱著綠瓤香瓜啃,抱著白生生的山芋啃,抱著金黃黃的玉米棒子啃。啃秋抒發的,實際上是一種豐收的喜悅。

秋社

秋社原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始於漢代,後世將秋社定在立秋後第五個戊日。此時收穫已畢,官府與民間皆於此日祭神答謝。宋時秋社有食糕、飲酒、婦女歸寧之俗。唐韓偓《不見》詩:“此身願作君家燕,秋社歸時也不歸。”在一些地方,至今仍流傳有“做社” “敬社神” “煮社粥”的說法。

農諺

立秋不立秋,六月二十頭。

立了秋,掛鋤鉤。

立了秋,把扇丟。

立秋三天,寸草結籽。

立秋三天,遍地紅。

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要穿棉。

立秋蕎麥白露花,寒露蕎麥收到家。

立秋栽蔥,白露栽蒜。

立秋胡桃白露梨,寒露柿子紅了皮。

秋後加一伏。

立秋後三場雨,夏布衣裳高擱起。

立秋之日涼風至。

早上立了秋,晚上涼嗖嗖。

早立秋冷颼颼,晚立秋熱死牛。

立秋過後,還有‘(秋)老虎’在一頭。

秋前秋後一場雨,白露前後一場風。

立秋下雨人歡樂,處暑下雨萬人愁。

立秋處暑有陣頭,三秋天氣多雨水。

秋前北風馬上雨,秋後北風無滴水。

立秋無雨秋乾熱,立秋有雨秋落落。

雷打秋,冬半收。

立秋晴一日,農夫不用力。

立秋無雨是空秋,萬物歷來一半收。

秋不涼,籽不黃。

立秋十天遍地黃。

立秋十八天,寸草皆結頂。

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

立秋摘花椒,白露打胡桃。

七月立秋慢溜溜,六月立秋快加油。

七月秋樣樣收,六月秋樣樣丟。

秋前北風秋後雨,秋後北風乾河底。

立秋拿住手,還收三五斗。

頭伏芝麻二伏豆,晚粟種到立秋後。

立秋棉管好,整枝不可少。

立秋種芝麻,老死不開花。

立了秋,便把扇子丟。

【文字由富平縣地方誌辦公室整理 圖片來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