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看待「網紅基金」

去年和今年出現的“網紅基金”大概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伴隨著明星基金經理效應出現,東證資管、中歐、興全等公司旗下一批長期業績優秀的基金經理受到市場追捧,無論是新發基金還是老基金持續營銷都獲得較好成績;另一類是伴隨著白酒行業飆升、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火爆、港股大漲等主題性機會,一批重配這些主題的基金表現較好,成為市場追逐的“網紅”。

從過往5個月看,相當一部分“網紅基金”業績並不突出,為什麼會出現業績起伏的現象?上海證券分析師李穎就表示,“今年業績表現一般,一方面是基金可能會形成較大的規模,使得優選標的、策略調整受到較大的限制;另一方面,市場風格轉變,將基金經理從最擅長的風格中拉出來,產品業績調整的概率大幅提升,這兩點是需要投資者客觀看待的”。

融360理財分析師劉銀平表示,今年市場風向轉變了,很多基金開始回調,整體業績表現一般。這屬於正常現象,任何基金、任何行業都不能保證一直上漲。

“去年的‘網紅基金’基本上都是依託於長期業績優異的基金經理,這些基金經理投資風格多數偏價值,與當時的藍籌行情契合,而今年以來藍籌股表現波動加大,也出現分化,導致這些爆款產品業績沒有去年那麼突出,但像中歐恆利、東方紅睿豐仍然取得了遠大於業績基準的收益,獲得較強的阿爾法收益。” 格上理財研究員張婷表示,只要網紅基金風險控制住,超額收益存在,市場風格搖擺產生的業績增速下降應該理性對待。

好買基金研究中心研究員倪鑫晨也認為,今年這些產品表現一般很多程度上是因為投資者期望太高。在市場環境不好的情況下,短期基金經理很難有所作為,而這些網紅基金經理善長跑不擅短跑。加之今年的市場風格與去年不同,業績不達預期也屬正常。

正確看待“網紅基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