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将最高谥号“忠武”,清朝竟然有八个,仅一为满族

谥号,是我国古代地位很高的官员、贵族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生前事迹给予的称号,是对一个人的“盖棺定论”,起源于西周。其中,自诸葛亮死后获得“忠武”谥号,“忠武”就成为武将的最高荣誉,王猛、郭子仪、岳飞、常遇春等名将谥号均为“忠武”。

武将最高谥号“忠武”,清朝竟然有八个,仅一为满族

清朝时期,清廷将“忠武”谥号共赐予了八个武将,在历朝历代中算多的,仅次于元朝时期,这八个人分别为杨遇春、向荣、马玉昆、塔齐布、邓绍良、李续宾、张国梁以及张勋,仅塔齐布为满人。

杨遇春,清朝中期名将,四川崇川人,汉人,是清朝第一个获得“忠武”谥号的武将。杨遇春出身贫寒,乾隆四十四年中武举人,此后镇压数次农民起义及参加廓尔喀之役后升为甘州提督,后平定天理教起义,以陕甘总督之职平定张格尔叛乱,对稳定西北边疆做出了贡献。

武将最高谥号“忠武”,清朝竟然有八个,仅一为满族

向荣、马玉昆、塔齐布、邓绍良、李续宾、张国梁六人均为清末将领,其中塔齐布为满人,邓绍良为苗族。向荣是四川大宁(今重庆巫溪)人,官至湖北提督,因镇压太平天国而闻名。马玉昆为安徽人,曾随宋庆镇压捻军,后随左宗棠平定新疆,甲午中日战争中作战英勇,八国联军侵华时英勇抗击。

武将最高谥号“忠武”,清朝竟然有八个,仅一为满族

塔齐布为镶黄旗人,是湘军将领,随曾国藩创建湘军并与太平军作战,死后谥“忠武”。邓绍良,湖南苗族人,清末镇压太平天国将领,随向荣与太平军作战,后升任陕西提督,后被太平军击毙。

武将最高谥号“忠武”,清朝竟然有八个,仅一为满族

李续宾,湖南人,清末湘军将领,官至浙江布政使,在与太平军作战中战死。张国梁,广东人,年轻时曾为盗匪,后被清军招募,随向荣与太平军作战,后战死。

武将最高谥号“忠武”,清朝竟然有八个,仅一为满族

张勋,江西奉新人,清末民初军阀,曾参加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后随袁世凯镇压义和团,武昌起义是任江南提督。民国建立后,张勋为表示对清廷的忠心,禁止部下剪辫子,被称为“辫帅”,1917年以调解府院之争的名义率军进入北京,拥戴溥仪复辟,不久被段祺瑞击败,死后被溥仪赐谥“忠武”。

武将最高谥号“忠武”,清朝竟然有八个,仅一为满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