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夏天都得去頤和園轉一轉

“一片清漪,十五寒暑,終現錦繡園林。指點江山,移天縮地,只在一人胸懷。”來北京觀光,您就不能不隨小編一遊乾隆皇帝歷經十五寒暑,耗費數十萬人工修建而成的繁美華園——頤和園。

每年夏天都得去頤和園轉一轉

頤和園位於北京西北郊,距離紫禁城大約十五公里。它以昆明湖、萬壽山為基址,汲取江南園林的設計手法而建,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頤和園與香山靜明園、玉泉山靜宜園、萬壽山,連同它東面的暢春園和北邊的圓明園一起,在北京西北郊連成了一片龐大的園林區,史稱“三山五園”。頤和園整個園區約四分之三為昆明湖所佔據,湖畔有亭、臺、樓、閣、廊、榭等建築物百餘座三千餘間,其中佛香閣、長廊、石舫、蘇州街、十七孔橋等皆為家喻戶曉的代表性建築,也是遊覽頤和園不可錯過的地方。

漫步頤和園,細心的你會發現,頤和園的佈局和杭州西湖景區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在這一組組風景畫面之中,你會有那麼一瞬,分不清人在西湖,還是昆明湖。這,其實與乾隆的江南情結息息相關。乾隆出於對江南美景的喜愛和嚮往,借鑑江南意蘊,加上因地制宜的再創作,使得頤和園的景色神似江南而又勝似江南。

每年夏天都得去頤和園轉一轉

除了蘇杭風光,各地著名的風景也在這裡彙集。位於南湖島上的望蟾閣,原型是湖北的黃鶴樓,後山的四大部洲是藏式風格建築,十七孔橋則仿照北京的盧溝橋修建而成,上面共有石獅五百四十四隻,比起盧溝橋還多了五十九隻。

每年夏天都得去頤和園轉一轉

頤和園的園林設計,還隱含著中華傳統文化的意韻。昆明湖中的三座小島,來自於神話中東海上的蓬萊、瀛洲、方丈三座仙山。頤和園東堤之上有鎮水的銅牛,昆明湖西岸有耕織圖,兩者遙遙相對,象徵著中華幾千年的農耕文化。 萬壽山東面的城關文昌閣,供奉著文昌帝,西面的城關宿雲簷,供奉著武帝關羽,一東一西,一文一武,象徵著文治武功,文武雙全。

從空中俯瞰,昆明湖很像一個桃子的形狀,據說,頤和園是乾隆為母親祝壽而修建的,所以昆明湖就是獻給太后的一顆壽桃。無論這個傳說是否屬實,頤和園的確處處蘊含著對孝心的宣揚。乾隆奉母南巡的時候,蘇州的山塘街給皇太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於太后年事已高,江南路途遙遠,不便經常出遊,於是乾隆皇帝就在頤和園中為母親修建了這條買賣街。這,就是蘇州街,全長二百七十米,有二百多間店鋪,它模仿蘇州山塘街一河兩街的格局,但店面多采取北方風格的牌樓形式,店鋪的鋪面都朝河而開,可以在船上購物。從此,皇太后不出京城也能隨時享受到遊江南的樂趣了。

每年夏天都得去頤和園轉一轉

當初,大臣三和疏浚水利,萬萬沒想到會修建出一座絕世園林,宮廷畫師董邦達奉旨繪製西湖圖,也萬萬沒料到這幅畫卷會成為設計頤和園的參考。帝王的手筆,盛世的財富,和能工巧匠的智慧,讓一個人靈感的孕育和激發,最終演化成一場全國總動員的宏大創作。正如清末文人王闓運的詩中所言:誰道江南風景佳,移天縮地在君懷。

路線交通

頤和園出入口較多,主要的出入口為東宮門(正門)、北宮門和新建宮門。

東宮門(正門)

乘公交330、331、332、346、394、712、718、726、732、696、683、801、808、817、826路和運通106路在頤和園站(東宮門)下車。

或乘坐地鐵四號線在西苑站下車,C2出口出來後,沿同慶街前行約800米即達。

北宮門

乘公交303、330、331、346、375、384、393、634、716、718、696、683、801、808、817、834、特5路和運通106路在頤和園北宮門站下車。

或乘坐地鐵四號線在北宮門站下車,D口出來後沿頤和園路西行至青龍橋東街,步行約350米即達。

新建宮門

乘公交74、374、437、952路在頤和園新建宮門站下車即達。

開放時間:

旺季 (4月1日至10月31日)

大門開放時間: 6 :30 —18 : 00

園中園開放時間: 8 : 30—17 : 00

靜園時間: 20 : 00

淡季 (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

大門開放時間: 7 : 00 — 17 : 00

園中園開放時間: 9 : 00—16 : 00

靜園時間為 19 : 00

票價

門票:淡季20元 旺季30元

聯票 淡季50元 旺季60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