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車臣非要從俄羅斯獨立呢?

高儀明


車臣鬧獨立主要是蘇聯解體之後的十年時間,是鬧得最厲害的一段時間,現在車臣已經差不多完全聽從俄羅斯的了,最近幾年基本上是沒有什麼鬧獨立的事情發生了。而且我們關注俄羅斯的應該都知道,現在車臣的總統拉姆贊·卡德羅夫也是經常表示誓死效忠俄羅斯,效忠普京的。前後差距為什麼如此之大呢?要知道上個世紀蘇聯剛解體的那會兒,車臣鬧獨立至少是最兇的,那時候因為戰爭導致很多人流離失所,戰死的不計其數。到現在卻變得這麼安分了。

先說一下車臣為什麼一直要獨立,一開始這裡本來就不是俄羅斯的,那時候還是沙俄時期,開始東擴,佔領了高加索地區,車臣人們遭到沙俄的殺戮,在這之後高加索地區也就起義不斷,到了十月革命之後,高加索獨立出去了,這個時候這個地區有幾個獨立的政府,到了1922年這個時候離十月革命已經有五年之久了,高加索地區的被迫強行加入蘇聯。二戰爆發,這個時候斯大林上臺,高加索地區也是一直有起義,斯大林都知道是一個非常強硬的人,直接把高加索地區的車臣民族押到了西伯利亞,現在過了七八十年了車臣人一共才一百來萬,當時斯大林直接把四十萬的車臣人強行押解到了西伯利亞基本上當時所有的車臣人都被押走了,而且還撤銷了車臣自治共和國,意思也是很明確要車臣從這個地球上消失。本來就一直要獨立,斯大林這樣做更加加劇了車臣人和俄羅斯民族之間的仇恨。到了赫魯曉夫上臺以後,又允許車臣人回到家鄉了。車臣自治共和國也恢復了。

所以面對這樣的歷史只要是有血性的民族肯定是都要起來反抗的,所以車臣地區一直也是要求獨立,但是不管是蘇聯還是俄羅斯一直都是採取強硬的措施,不承認獨立。

蘇聯解體之後的的十幾年時間裡是車臣鬧獨立最厲害的一段時間,葉利欽,普京都是非常強硬的手段,武力鎮壓,所以導致了第一次和第二次車臣戰爭,特別是1999年的時候,普京直接出動了十萬軍隊武力鎮壓,直接控制了整個車臣地區。普京也是表示把車臣直接由總統管理,當時普京派代表就管理車臣地區,但是獨立分子還是一樣的猖獗,這個時候車臣就出現了很多恐怖分子,在俄羅斯到處製造恐慌,爆炸事件。到了2004年的時候,這個時候車臣的總統艾哈邁德·卡德羅夫直接被炸死,因為這個人就是普京扶持上臺的,後來到了2007年的時候,拉姆贊·卡德羅夫也就是之前老卡德羅夫的兒子,上臺當上總統了,這個時候車臣就開始安分了,基本上沒有出現什麼獨立,恐怖分子了,現在俄羅斯對車臣進行全面的俄羅斯化,從教育上就可以看出來,現在車臣地區的教育基本上都是崇拜普京的,大街上很多普京的畫像,還有對於以前的車臣戰爭這些也是不提。加上現在的總統也是普京扶持的,所以現在車臣也是經常表示誓死效忠俄羅斯。所以到了最近這幾年再也沒有聽過關於車臣獨立的一些事了。因為基本上已經沒有了。


小伍講歷史


中國有句話叫做“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愛”。車臣之所以非要獨立,主要其與俄羅斯的仇恨太深,整個車臣歷史,就是一部血淚史。第一,被征服。車臣自古就是高加索地區一個獨立的王國。而且民風彪悍。雖然人口幾十萬,但是沙俄征服它足足打了上百年。而且俄羅斯為此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因此,俄羅斯佔據車臣後,對其進行瘋狂的鎮壓,凡事是反對者都被處死,而車臣人成為沙俄的奴隸。沙俄在此瘋狂的掠奪。民族矛盾非常深,血與淚的凝聚。



第二,長期的高壓。十月革命後,蘇聯對待車臣依舊是十分的粗魯。他們採取高壓的民族政策,企圖改變整個車臣人。而且在車臣粗暴的執行集體化。使得車臣大量失去土地,車臣的反抗更是從未停止。有反抗就有殺戮。因此,仇恨更加堆積。



第三,死亡之路。在二戰爆發後,一直尋找機會的車臣人投靠了德國法西斯,企圖利用德國的力量幫助自己獨立。因此,車臣人充當德國的嚮導,為德國人刺探情報甚至直接組建軍隊來參戰打擊蘇聯。這使得戰後車臣人遭到了清算。戰後,車臣被整體判為叛國罪。而且被集體搬遷到西伯利亞,中亞。於是車臣開啟了死亡之路。在哪個嚴寒的冬天,蘇聯出動十萬大軍,包圍車臣,將車臣人全部趕上列車,毀掉他們的家園。直接舉國遷移到荒無人煙的中亞,西伯利亞。而不願意走的,不是被殺,就是被付之一炬。而被遷移的因為嚴寒以及虐待,最後死了一半。這是車臣歷史上最悲慘的一刻。仇恨無以復加。



第四,恢復家園。車臣人被遷移走後,蘇聯遷移了大量俄羅斯人,烏克蘭人進駐車臣土地,企圖徹底換種。而到了1958年,新上臺的赫魯曉夫為車臣人平反,准許他們返回家園,於是在中亞沒死的車臣人紛紛回到家園。於是與佔據此地的俄羅斯和烏克蘭人爆發了激烈的戰爭,最後又奪回了家園。



第五,長期的壓迫。鑑於車臣人的不安分,蘇聯在經濟發展上對其打壓,使得車臣經濟長期落後。失業率高企,車臣收入全蘇聯最低。這些使得車臣更加離心離德,因此蘇聯解體,其立刻獨立,才有了近幾次的車臣戰爭。可以說,車臣和俄羅斯有著幾百年的血淚恩怨。因此,難以調和。除非車臣人都死了。



歷史真相背後


1.車臣地區在歷史上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在沙皇俄國的多次入侵下被吞併。

2. 蘇聯解體後車臣地區開始鬧獨立。俄羅斯害怕引起國家的進一步解體,所以就對車臣分裂武裝進行了軍事打擊。

2.1 1994年至1996年 俄羅斯前總統葉利欽發動了第一次車臣戰爭,不過由於當時的俄羅斯非常衰弱,所以沒有打敗車臣獨立武裝,最終俄羅斯軍隊撤出了車臣地區。車臣獲得了暫時的獨立。

2.2 1999年8月至2000年2月,俄羅斯代總統普京指揮軍隊發動了第二次車臣戰爭,最終取得了勝利。

但車臣渴望獨立一直沒停過。



瑪雅娛樂


本就不是一家人,何苦非要一家親?車臣只是俄羅斯的盲腸,歷代領導人,說拉攏就拉攏,說打你就打你。這樣的北極熊,誰願意親近?為自由而戰!

▲ (車臣共和國的美麗女子)

車臣是一個民族,不是俄羅斯族,而是俄羅斯境內的少數民族,跟俄羅斯這個國家的關係說簡單也簡單,說複雜也複雜,我們簡要回顧一下兩家人的歷史,就知道為啥他們要鬧獨立。

俄羅斯境內有190多個民族,主體民族是俄羅斯族,其他都屬少數民族。民族多了,信仰不同,利益複雜,就難免有矛盾衝突,而歷代領導人處理方式是不同的。

車臣民族生活在高加索地區,人口不多,日子過的一直很安穩。

15世紀,強悍的土耳其奧斯曼帝國到處征服,車臣人也成了他們的目標,經過頑強抵抗,車臣人還是不行被強幸,轉而信仰伊斯蘭教,投向了穆斯林陣營。


但信仰伊斯蘭教的車臣人離阿拉伯世界很遠,跟俄羅斯、格魯吉亞很近,信奉基督教的格魯吉亞人、信奉藏傳佛教的蒙古卡爾梅克人和哥薩克人等卻看他們不順眼,彼此之間隔三差五打仗,衝突不斷升級。

車臣人很頑強,也能打,矛盾衝突一直持續到18世紀,終於還是被強大的北極熊——俄羅斯帝國征服,之後一直作為俄國的一部分,屬於俄國這個統一國家,著實消停了一段時間。

1917年,俄國爆發十月革命,成立俄羅斯聯邦,車臣倒是很乖,繼續留在俄聯邦。

1922年,蘇聯成立。鑑於很多車臣人加入紅軍,且在十月革命期間及以後作戰英勇,表現良好,列寧讓車臣人所在地區成立了車臣自治州,隸屬俄羅斯聯邦。

車臣實行的是民族自治政策。如果一直這樣下去,車臣人可能不會鬧獨立。

但列寧去世後,繼任的斯大林沒這麼好說話。

斯大林的民族政策是高壓統治,他知道車臣人不好搞,就強行把車臣自治州和同屬俄羅斯聯邦的印古什自治州合併,成為一個自治州,後來又把自治州單獨出來,搞了一個“車臣-印古什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並且隸屬到俄羅斯聯邦的北高加索聯邦之下。

很明顯,車臣人的地位被降低了,他們很不服氣。“任何一個車臣人都沒有在任何地方企圖向領導討好過,他們在領導面前總是驕傲的,甚至是公開抱有敵意的。……車臣人只尊重敢於反抗的人。”

這樣看來,車臣人最不服的就是斯大林這種領導,以至於蘇聯境內其他190多個少數民族都在這種高壓政策下屈服了,惟一不肯屈服的就是車臣人,開始醞釀搞獨立。

不過,斯大林無比強大,車臣人沒有實力獨立。直到蘇德戰爭爆發,蘇聯慘遭德國“閃電戰”打擊,險些被德國幹掉,車臣人也很不地道,抓住機會與納粹德國

合作,謀求獨立。

斯大林對關鍵時刻倒戈的車臣人絕不客氣,他撤銷了車臣自治共和國地位,把近百萬車臣人像放羊一樣趕到一起,用了6000個火車皮,強行遷到哈薩克斯坦境內和西伯利亞。

此舉無疑是火上澆油,車臣人強壓怒火,但遲早會爆發。

赫魯曉夫上臺後,一反斯大林政策,恢復了車臣共和國自治地位,並允許車臣人迴歸。

這個政策是人性化的,緩解了民族矛盾,但無法從根本解決問題。特別是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隨著蘇聯局勢動盪,民族分離勢力在車臣等地迅速膨脹,他們開始武裝獨立鬥爭,直至爆發大規模戰爭。

1994年,第一次車臣戰爭爆發,時任俄羅斯總統葉利欽是個強權人物,打的車臣毫無還手之力,甚至造成一場10萬人死亡的屠殺慘劇,進一步加劇了雙方矛盾。

車臣人硬打俄羅斯打不過,又堅持要獨立,使得內部一些伊斯蘭原教旨主義分子得勢,開始使用極端手段進行反擊,逐漸形成恐怖主義勢力,向俄羅斯境內不斷髮動恐怖襲擊。


1999年,車臣人偷襲俄內務部隊哨所,挑起第二次車臣戰爭,時任俄羅斯總統普京也是一強硬漢子,堅決打擊叛軍行動,再次出兵車臣,以絕對優勢碾壓分離勢力。這次,俄軍直搗黃龍,攻下車臣首府格羅茲尼,取得決定性勝利,宣告車臣共和國仍是俄羅斯聯邦領土。

但打不死的車臣人不甘心失敗,他們把反抗手段全面轉向恐怖襲擊,雙方互相指責,俄羅斯指責車臣是“分裂國家的恐怖分子”,車臣把俄羅斯斥為“殘暴的殖民者”,仍然衝突不斷。在這場曠日持久的衝突中,沒有誰是真正的勝利者。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車臣是俄羅斯的加盟共和國,是俄羅斯190多個少數民族之一。曾經遷至烏拉爾山脈以東西伯利亞地區。目前面積不大,人口不多處在烏拉爾山麓以西在高加索山脈以北。但是這個民族信仰伊斯蘭教,民族文化獨特。它之所以希望獨立,也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



第一,車臣共和國,信仰與羅斯人信仰東正教不同,他們信仰伊斯蘭教。

第二,由於人口少130萬,地域面積少1.7萬平方公里,在高加索山北麓在烏拉爾山麓西邊。但是本民族戰鬥力旺盛。前蘇聯解體後,車臣並沒有從俄羅斯獨立出來。

第三,目前的車臣一些人淪為恐怖分子,成為社會動亂的源頭。

如果車臣獨立出來,四面都是俄羅斯領土,恐怕成為國中之國,也難以立國。

其實多民族國家,製造中央政府照顧到民族特點,實施民族自治的地區,就不可以過分追求!車臣之所以重新獨立之心不死,其實就是國外勢力支持煽風點火的結果!


錦繡中華一捧土


就算是對政治不感冒的人,也一定聽說過俄羅斯和車臣之間的問題,他們之間的深仇大恨,今天就簡單的給大家梳理一下。

車臣人世代居住在北高加索地區,這個地方地理位置很重要,算是“兵家必爭之地”吧。凡是這種地方,最大的特點就是亂,經常打仗。

整個高加索地區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民族多,有50多個民族。那個地方土地也不算很肥沃,,所以早期住在這裡的人,除了種種地放放牧,時不時出去到別人的地盤搶點東西,也很正常。

面積不大,但是地形複雜(有山有平原)、民族複雜、性格也彪悍,不太好對付。

車臣人世代生活在這裡,也相對比較封閉,各民族語言不通,跑遠一點就沒法和別人交流了。所以,據說最早來這裡做生意的人,都要帶著幾十個翻譯才行。



到了十八世紀的時候,俄羅斯人出手了。這個地方地理位置重要,必須拿到手。俄羅斯也是彪悍的民族,搶地盤的辦法比較直接,直接殺過來,不聽話就殺光!雖然車臣人表面上臣服了,但心裡總有個疙瘩,從那以後,只要有機會就要反抗一下。

車臣人反抗的方式是動用武力,俄羅斯人鎮壓的方式也是動用武力。而且,雙方都在比狠,屠村這種事兒時不時就會發生。所以,這算是扯不清的血海深仇了。

但是,俄羅斯畢竟體格龐大,經常把車臣人打的找不著北,所以車臣地區基本上都是俄羅斯在統治著。還有,因為俄羅斯和土耳其之間老掐架,所以土耳其也時不時在車臣地區找點麻煩,推動個起義造反啥的。

到了二戰期間,車臣人為了獨立出來,秘密找到了德軍,讓他們支持自己。這事兒讓當時的蘇聯很惱火啊!你是屬於我們國家的,現在和納粹德國偷偷聯絡,那就是叛徒啊,就是“俄奸”啊!

所以,二戰打贏之後,蘇聯騰出手來就開始清算他們。斯大林直接把車臣地區接近五十萬人強行押上火車,遷往中亞和西伯利亞地區。這明顯就是要把車臣人全部整死,整個“流放”的過程中,大概有14萬車臣人死於寒冷、飢餓和疾病等原因。

對於車臣人來說,這是絕對忘不了的恥辱和仇恨。



多年以後,流放的車臣人才慢慢回到家鄉,當然,也帶回來了充滿仇恨的一代人。他們一直在等待機會,再一次用子彈和鮮血證明自己的存在。

很快,1991年,蘇聯解體了。

車臣人趕緊趁機宣佈獨立,建立自己的共和國。這個“伊奇克里亞車臣共和國”的領袖,就是大名鼎鼎的車臣“獨立之父”杜達耶夫。杜達耶夫就是從小被強制流放,長大後才回到車臣。

趁著蘇聯集體,杜達耶夫武裝推翻了當地的蘇維埃政權,開始反抗俄羅斯。但是,杜達耶夫的獨立做的有點過了,各種種族排斥和驅逐,連車臣人都受不了了,自發組織起來反對杜達耶夫。總之,車臣陷入了一片混亂。

俄羅斯在幹什麼呢?主要是蘇聯解體,一片大亂,根本騰不出手來處理車臣這邊的問題。直到3年之後,1994年,站穩腳跟的葉利欽總統終於宣佈出兵,發動了車臣戰爭。

但是,此時的俄羅斯還沒有緩過來勁兒,打起仗來協調不好,指揮也不行,再加上山地戰和巷戰經驗比不上車臣人,被狠狠的修理了一頓。幸好,打了一年多之後,不小心暴露行蹤的杜達耶夫被兩枚導彈炸死了。

杜達耶夫的死雖然是個很有價值的勝利,但是並沒有迫使車臣人放下武器,尤其是車臣首都格羅茲尼的爭奪戰,更是血腥殘酷。

後來車臣人跑到俄羅斯先後製造兩起重大劫持人質事件後,葉利欽撐不住了,宣佈停火撤軍。

所以,這次車臣戰爭根本沒有解決任何問題,俄羅斯和車臣依然矛盾重重,車臣還時不時搞個激進的恐怖襲擊。



直到1999年10月1日,普京來了,他宣佈了對車臣的攻勢。

這次打的依然慘烈,但是效果明顯,車臣分裂勢力被一舉粉碎,雖然恐怖主義事件還有,車臣叛軍游擊隊也經常出沒。但是,俄羅斯總算終結了車臣的“獨立”,實際上控制了這一區域。

實際上,車臣雖然鬧了這麼多年獨立,還一度組建“獨立”的共和國。但是實際上他們一直都是俄羅斯聯邦中的一員,俄羅斯從不承認它的獨立。

俄羅斯和車臣之間的矛盾,是一直以來積累出來的,不是一朝一夕能解決的。


七追風



車臣獨立有著深刻的歷史和民族因素,在上世紀還爆發了2次戰爭。第一次車臣戰爭,爆發於1994年12月11日,1996年8月31日停火,車臣獲得非正式的獨立地位。第二次車臣,戰爭爆發於1999年8月,2000年2月28日俄羅斯控制了絕大部分車臣土地,獲得勝利。

車臣民族位於高加索地區,與格魯吉亞隔山為鄰,面積約1.5萬平方公里。首府格羅茲尼,是在1818年建立的格羅茲尼城堡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車臣共計有126.9萬人(2010年)。車臣族佔95.3%,俄羅斯族1.9%,庫梅克族1%。以穆斯林族為主,信奉伊斯蘭教。

17世紀開始,沙俄開始跟車臣交鋒,在初期沙俄甚至打不過車臣。而經過上百年,來來回回,你來我往,沙俄在付出了巨大的犧牲,死傷幾十萬軍隊的代價,征服了車臣。在征服的過程更是充滿血腥和仇恨,以至於沙俄佔領車臣後,實行殘酷的殖民統治,這立刻激起了車臣的反抗。

在1875年,沙俄再次集結大軍對車臣進行大規模清繳,這一戰,車臣死傷大半,才消停了一會,但是也埋下了更大的仇恨。在此後,車臣從來沒有放棄獨立,直到二戰時期,再次迎來了機會,德國在初期在蘇聯摧枯拉朽的進攻,使得車臣看到了希望。於是車臣準備藉助德國的力量獲得獨立,於是主動投降德國,幫助德國攻佔沙俄,甚至組建軍隊隨徵。

而戰後,蘇聯對車臣進行了清算,將車臣舉國定為叛國罪,舉國強行遷往中亞荒漠,在此過程中,無數車臣人死亡,損失人口40%以上。後來車臣人重返家園,再次激起了反抗意識。在1991年,蘇聯解體,車臣立刻宣佈獨立,時任車臣共和國總統的杜達耶夫發表了獨立宣言。

但是俄羅斯堅決反對,於是爆發了規模巨大的車臣戰爭,俄羅斯一度還被打敗。而普京上臺後,10萬大軍開進車臣,才再一次平定了車臣。


阿爾法軍事


車臣是一個古老的遊牧少數民族,在伊斯蘭教崛起興盛後,車臣族人也逐漸信奉伊斯蘭教。然而,當時的沙俄信奉的是東正教,加之沙俄逐步蠶食車臣原有的居住地——高加索地區,俄羅斯與車臣人就爆發了曠日持久的衝突。雖然沙俄很快吞併了高加索,但這並不意味著車臣人妥協了,車臣經常性爆發針對俄羅斯的起義。進入到現代世界後,車臣起義的口號也具備了時代特徵,就是訴求獨立,不承認自己是俄羅斯的一部分。

為了同俄羅斯鬥爭,凡是入侵俄羅斯的外國軍隊幾乎都是車臣的盟友,特別是二戰德國法西斯入侵蘇聯的時候,車臣人很快就和德國法西斯打成合作,調轉槍口打擊蘇聯。二戰後期,斯大林鐵腕針對車臣,強行命令所有車臣人離開原居住器,集體遷往中亞地區。遷居過程中,大量車臣民眾死在途中,俄羅斯與車臣的矛盾進一步加深。時至今日,車臣仍是俄羅斯境內恐怖主義分子主要的來源地,幾乎成為了俄羅斯政治的“頑疾”。


琺大庶吉士


在九十年代和二十一世紀頭幾年,車臣問題鬧得非常兇,製造過多起駭人聽聞的恐怖襲擊,到最近幾年才平息了不少。2004年9月,車臣恐怖主義組織製造了震驚世界的別斯蘭慘案。在這場空前的人質劫持事件中,32個恐怖分子駕車衝入俄北奧塞梯共和國別斯蘭市第一中學,將1000多名學生、家長和老師扣為人質。與俄政府的談判破裂後,俄特種部隊迫於情況強力解救,最終394名人質死亡,其中150人是孩子。
別斯蘭事件中的受害者照片


沙俄:民族仇恨的生根發芽

從歷史上看,車臣和俄羅斯當局鬧到如此雞飛狗跳的地步並非出乎意料。車臣共和國是俄羅斯的一個自治共和國,位於北高加索地區,而高加索地區位於歐亞連接處,扼黑海和裡海要道,北臨俄羅斯,西南接土耳其,東南靠伊朗,有著無比重要的戰略意義,從古就是大國角逐的舞臺。18世紀時,從彼得一世到葉卡捷琳娜二世,沙俄對高加索地區實行大規模的軍事行動並大修碉堡,對高加索形成包圍之勢。沙俄勢力步步緊逼,到了18世紀末,北高加索實際已處於沙俄的軍事控制之下。1817年,沙俄開始最後征服高加索的行動。沙俄在擴張過程中除了要對付本地人的反抗還要應對土耳其和波斯的干擾,在1826年爆發俄波戰爭,1828年爆發俄土戰爭,兩場戰爭均在1829年結束,沙俄成為了最後的贏家,得以在整個高加索地區站穩腳跟並完成兼併的最後一步。沙俄征服者的行動對車臣人是殘酷無情的,很多人從平原被趕回山區,反抗者被屠殺,房屋被燒燬,這使得許多人對俄國飽含切齒之恨。
沙皇征服此地之後的對策更是火上澆油。俄國政府就沒想過對此地進行經濟和政治的發展,在此地實施大俄羅斯主義的民族高壓政策,這些民族地區被當做殖民地和廉價的原料產地。沙俄派駐高加索的殖民軍司令齊齊諾夫曾對一個穆斯林首領說:“你有一條狗的靈魂、一頭驢子的智慧,但是,只要你對我偉大的帝國和皇上不是表現為一個虔誠的納貢者,我就要用你的鮮血來沖洗我的靴子”。在這樣的壓迫下,許多車臣人聚集在伊斯蘭的旗幟下發起反對沙俄的“聖戰”,反抗沙皇俄國的控制。最為著名的當屬沙米爾領導的山民起義,他們從1834年到1859年一直堅持了25年,使沙俄統治者損失慘重,頭痛至極。
車臣地圖,首都格羅茲尼(Grozny)


蘇聯:浸透鮮血和眼淚的苦難史

1917年,十月革命推翻沙皇,很多受沙俄壓迫的民族開始有了希望,包括車臣,蘇俄政權允諾保障高加索山民實現民族自決,並與當地的伊斯蘭勢力聯合起來共同抗擊白軍,1919年9月,“北高加索埃米爾”成立,所屬的民族包括卡巴爾達人、奧塞梯人、車臣人、達吉斯坦人。但蘇俄政權只是利用他們對付白軍,是絕不會允許其獨立的。1921年紅軍將白軍和伊斯蘭勢力一併擊敗,蘇俄政權全面佔領了北高加索,北高加索埃米爾國被廢,山民自治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成立,蘇俄政權承諾高加索山民在其政治框架中可以完全享受政治和文化上的自治權。
雖說不讓獨立,但在1922年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建立前後,政府對車臣在內的少數民族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制定了很多具體的實際措施。這些措施是有利於改善落後情況的,並且注意避免大俄羅斯主義,尊重當地民族自身特點。
可是情況很快就朝著另一個方向變了。列寧死後斯大林上臺,相比大俄羅斯主義他更擔心民族分裂主義,他的民族政策也比較強硬,不似列寧的溫和。而且儘管他表面上認同各民族自由平等,他的民族政策實踐和言論卻顯示出他實際上認為民族是有優劣之分的。
1924年,北高加索所有的清真寺被勒令關閉,向伊斯蘭教聖城麥加和麥地那朝拜的活動也被嚴格禁止。1929年,政府不顧現實情況強行向山民推行農業集體化,觸犯了車臣人傳統的社會經濟結構和生活習慣,使得很多人對集體農莊消極抵抗,不守農莊規定也不去幹活。
衛國戰爭的車臣老兵,衛國戰爭勝利66年週年紀念


1941年德國入侵,衛國戰爭爆發。同年德軍在向車臣-印古什自治共和國逼近的時候,德國間諜機關曾向該地區空降破壞小分隊,利用山民對蘇維埃政權的不滿,煽動他們起來造反。德國宣稱將幫助北高加索人擺脫俄羅斯人的束縛,建立獨立的共和國,一些當地民眾認為這是重獲自由的機會,大約有5000名志願者加入了德軍行列。然而在1943年,蘇軍進行反擊,入侵的德軍全部肅清。控制住了北高加索的局面後,蘇聯決定無視有30000名車臣人參加了紅軍,是北高加索地區的四個民族之首的事實,對車臣等民族進行懲罰,這樣也可以“一勞永逸”地解決民族獨立傾向的問題。1944年1月31日,蘇聯國防委員會通過《關於將車臣人、印古什人遷移到哈薩克和吉爾吉斯共和國的決議》(第5073號),2月21日蘇聯內務人員委員會發布《關於遷移車臣人和印古什人的命令》(第116\\102號)。從此車臣人國破家亡,開始了13年的慘痛歷史,這就是1944—1957年屈辱性的民族大遷移。

蘇聯當局調了142000節封閉式車廂和1000節敞篷貨車廂,從1944年2月23日凌晨開始,用欺騙手段把車臣人押上了悶罐車皮,一批批地運走。整個過程匆忙而無序,造成了大量無家可歸的兒童和分散家庭。在強制遷移時不出人所料地發生了駭人聽聞的慘劇。2月27日,執行驅逐任務的內務人員委員部討伐隊將全體海巴赫村的居民趕進一架棚子,然後活活燒死,只因把人從高山村落運出去太麻煩。有居民被淹死在克澤偌伊—阿姆湖中,有的被關在家裡燒死,士兵還往磚樓裡扔手榴彈。坐上火車的很多車臣人也九死一生,車廂擁擠不堪而且自然環境惡劣,路途遙遠,缺食少衣,缺少醫護人員和藥品,於是很多年老體弱的車臣人沒能抵達目的地。
需要注意的是,蘇聯政府也對德意志人、朝鮮人、波蘭人等民族實施過民族遷移,但這些遷移活動多是出於國防需要,屬於國家行政強制性質。然而車臣人和印古什人的民族遷移相較於國防需要,有著更強烈的懲罰性質,車臣人被冠以“特別移民流刑犯”的名稱,在流放地其人身自由受限,行動都被專門的機構監視著。

在車臣人的新居住地,日子非常難過,境況很糟糕。住房、糧食、醫療的供給遠遠跟不上需要,兒童上學的條件也沒法保證且必須接受俄語教育。1946年車臣—印古什自治共和國被取消,他們的家鄉徹底沒有了。就算在1957年最高蘇維埃主席團取消了對車臣人的特殊移民限制,恢復了他們的名譽和國家,這13年的血淚和屈辱也無法被抹去。這段歷史代代相傳,形成了一種對俄羅斯不信任的群體意識,為後來的民族獨立運動埋下伏筆。20世紀90年代車臣獨立運動領導人中很多人都是在流放地出生的,對於車臣人的苦難有著切身體會。

後蘇聯時代:在槍炮和恐怖中姍姍來遲的和平

到80年代末,由於當地的民族矛盾、高失業率、土地問題等多種原因,車臣是蘇聯最落後的地區之一,多種矛盾在之前蘇聯政府的高壓下暫時沒有爆發,卻似地下的滾燙岩漿一般湧動。
1985年戈爾巴喬夫上臺,決意在各個方面進行改革,開展“新思維”改革、“民主化”、“多元化”運動。但是他的改革卻將民族分離主義放出了籠子。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成為蘇聯第一個獨立出去的國家,其它加盟共和國也摩拳擦掌地準備獨立,不打算跟老大哥混了。車臣人都看在眼裡,爭取獨立的進程絲毫不落於人後。早在1989年,第一位當選為共和國第一書記的車臣人扎夫格耶夫就被認為是車臣人獲得政治自由的一種信號,因為長期以來車臣人從未擔任共和國最高領導職位。1990年11月,在格羅茲尼召開了第一次車臣人民代表大會,宣佈脫離車臣—印古什共和國,另改國名,以車臣人的名義成立“車臣人民共和國”最高權力機關,退役的蘇軍上將杜達耶夫被選為車臣人民全國代表大會執行委員會委員。1991年7月,第二次車臣人民代表大會召開,正式宣稱車臣既不屬於蘇聯也不屬於俄羅斯聯邦的一部分。8月22日,車臣武裝人員全面控制車臣局面,強迫車臣—印古什最高蘇維埃第一書記扎夫格耶夫辭職,要求最高蘇維埃解散。
忙著內鬥的莫斯科對車臣的情況瞭解既不深入也不夠重視,因此對車臣沒能採取實際措施,只是動嘴皮子。1991年11月1日,車臣宣佈“獨立”,莫斯科終於覺得必須要做點什麼了,於是隨即宣佈車臣總統選舉非法,並於9日派遣部隊進入車臣,軍隊遭到憤怒的反抗,最後無功而返。俄中央固然無奈,但實在搞不起強力措施,只好隱忍了,這也宣告了“車臣革命”的勝利。
車臣“獨立”後,俄羅斯一直想用政治談判的方法解決,但沒什麼用,只能靠打了。1994年11月30日,葉利欽簽署一道密令,準備軍事行動。1994年12月31日,格羅尼茲攻防戰正式打響,可就在俄軍逐漸基本掌握車臣局勢的時候,純粹基於政治考慮的葉利欽卻下令停火(當時正值衛國戰爭勝利50週年,有很多外國代表團來到俄國),車臣武裝分子當然不會遵守停火協議,對俄軍的攻擊一直沒有停止,也利用時間重新整頓軍力。俄政府在關鍵時期由於政治原因妥協的事情後來又發生了不止一次,這隻能助長車臣分裂分子的氣焰。
車臣戰爭中的斷壁殘垣


1995年6月14日,令人震驚的“布瓊諾夫斯克恐怖事件”發生。約100名車臣武裝分子闖入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的布瓊諾夫斯克扣押了一千多名人質,要求俄軍立刻停止一切軍事行動並撤出車臣。俄政府做出了重大讓步,基本滿足了恐怖分子的要求,這開啟了車臣武裝分子利用恐怖主義手段達到軍事政治目的的先例。

焦頭爛額的俄羅斯政府在與車臣分裂勢力又拉又打地來了許多個回合後,決定把問題甩給後人解決。1996年8月30日,雙方簽訂了象徵著第一次車臣戰爭結束的《哈薩維尤爾特協議》,同意停止使用武力,將車臣與俄羅斯聯邦地位問題的討論往後推遲5年,大家可以暫時鬆一口氣了。
1999年8月7日,幾千名武裝分子潛入達吉斯坦西南部博特利赫,控制了兩個村莊,宣佈成立獨立於俄羅斯聯邦的所謂的“達吉斯坦穆斯林國家”。8月10日,普京就任俄羅斯聯邦總理,果斷採取反擊措施,不僅奪回了被非法武裝分子佔領的村莊,還將軍隊開往車臣直搗賊窩。
1999年12月,車臣大部分區域都被俄羅斯聯邦軍隊控制,2000年2月6日,聯邦軍隊全面控制了格羅茲尼。但俄羅斯並沒有就此罷手,這次它乾得很徹底,2月後在山區繼續圍剿車臣武裝人員。6月,車臣臨時政府誕生。2001年1月22日俄總統普京方才宣佈俄軍全面撤軍,但留下大約2萬人長期駐守車臣,第二次車臣戰爭告一段落,但並沒有宣佈結束日期。普京“絕不讓步”的強硬態度和果斷政策主導了戰爭的方向。俄政府不惜重拳,堅決保全聯邦,這使車臣局勢終於得到控制,但戰爭造成的傷亡和破壞使很多車臣人愈發轉向恐怖主義。
2002年10月23日,“莫斯科軸承廠文化宮事件”造成129名人質喪生。2002年12月28日,車臣匪徒又在格羅茲尼政府大樓製造自殺性爆炸,57人死亡,154人受傷。2003年5月9日,格羅茲尼的狄納莫體育場發生爆炸,3人死亡。8月,一輛裝滿炸藥的汽車在車臣一家醫院附近爆炸,50人喪命。2004年2月6日,莫斯科地鐵爆炸案,39人遇難,140人受傷。2004年更是策劃了震驚全球的別斯蘭事件。
經過之前的血的教訓,俄羅斯政府在民族政策的制定和實施方面越來越靠譜和實用。2000年6月8日,普京批准成立車臣臨時政府,在1991年8月19日後第一次恢復了車臣政權,開始了政治重建之路,扶持親聯邦政府的溫和派且是有影響力的家族掌握政權。
車臣總統拉姆贊·卡德羅夫和自己的寵物老虎,他是普京的忠實擁躉


俄政府對車臣實行綜合治理。從2001年開始就大力撥款幫助車臣重建生活公共設施,修復住房,為居民發放補償等。鉅款輸血的同時重建車臣當地的產業,如石油開採業等,並減免稅收,積極引進外資,發展旅遊業,改善當地形象,中國抓住機會,積極與車臣和俄羅斯合作,參與投資,得到了當地政府和俄羅斯聯邦政府的積極回應。幫助當地人賺錢的時候,聯邦政府也沒忘了加強車臣政府行政能力和法制建設,以及思想教育。政府致力於普及三觀正的教育,防止車臣青少年兒童受到宗教極端思想的不良影響,讓孩子們樹立正確的宗教觀並學習俄羅斯語言和文化,以加強民族融合,構建社會和平,也有利於建立國家認同和公民身份認同以根除民族分裂思想。

和平時期的車臣重建可以說還是頗為成功的。車臣的失業率從2006年的74%下降到了2013年的23%,車臣的基礎設施基本恢復了運轉,格羅尼茲為3700戶在戰爭中遭受損失的家庭提供了新的住宅,修復了870家商店、8個大市場和78個藥店,另外有250公里的公路和13座大橋得到修復。旅遊業的發展也大大地改善了“車臣=恐怖分子老窩”的大眾印象,有利於其在未來的發展,順便堵一堵一天到晚人權來人權去的西方國家的嘴。2013年共有3.5萬名來自國外以及俄羅斯其它地區的遊客來到車臣旅遊,2011年這個數字僅為7000人。
2013年的格羅尼茲


在多劑齊下的猛藥下,車臣的武裝分裂分子儘管尚有掙扎之舉,到底已經成不了氣候了。這個曾經流血漂櫓的地方要癒合深深的歷史傷痕並非易事,命運多舛、好不容易走上正軌的車臣還有漫漫長路在眼前。


參考文獻

李華:《俄羅斯車臣恐怖主義產生的根源》,《東北亞論壇》,2005年5月。
劉蓉:《從車臣問題到車臣戰爭》,碩士學位論文,華東師範大學世界史專業,2009年。
鄧天齊:《試評新世紀俄羅斯的車臣治理》,碩士學位論文,外交學院國際關係專業,2014年。

歷史研習社


車臣與俄羅斯可謂數百年的血淚世仇!


首先是沙俄時期的暴政。車臣是一個古老民族,13世紀就遭受蒙古-韃靼人的侵襲,14世紀末又遭到中亞帖木兒帝國軍隊的蹂躪。在17至18世紀之交,車臣開始成為波斯、奧斯曼、俄羅斯三大帝國爭奪的對象,此後車臣經歷了長達兩個多世紀的戰爭。後來沙俄勢力到達車臣地區,用武力手段將車臣併入俄國。俄國對車臣實施暴政,激起了當地人不斷的反抗,1875年,沙俄對車臣開始大規模屠殺,抗俄的車臣人基本被消滅殆盡。


其次是蘇聯時期的民族踐踏和流放政策。俄羅斯資深民族問題專家季什科夫認為 “蘇維埃斧頭大規模建構民族工程” 給其人民留下了無數傷痛的記憶。可以說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全面勝利與民族踐踏和驅趕是同步的,斯大林時期民族居住地佈局的調整力度之大在世界歷史上是罕見的。1943年12月從高加索完全遷走卡拉恰伊人、卡爾梅克人,1944年2月遷走印古什人和車臣人,3月遷走巴爾喀人,5月克里米亞韃靼人被遷走。此前,1926年全蘇第一次人口統計共有一百九十五個民族,十月革命後少數民族地區都建立了民族地方自治,北高加索的卡爾梅克人、車臣人、印古什人分別建立了本民族的自治共和國或自治州,克里米亞韃靼人建立了自治共和國,但不久他們全都遭到了厄運,這些民族的自治區域被撤銷(所謂的“少數民族自治”是沒有任何權利可言的),所有族人全部遭到流放。這些民族有一個共同的稱呼:“被懲罰民族”,他們日後或多或少都對蘇俄產生了巨大的仇恨,成為俄羅斯民族問題的一個重要原因。特別是車臣人被斯大林“懲罰”成了特殊記憶。蘇德戰爭爆發後兩個月,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通過了一個秘密決議,稱車臣族當中有人通敵,斯大林認為這是“整個民族的集體背叛”,“根據戰時的法令,必須對全體民族採取懲罰性措施”,其將整個車臣族趕出世代居住的高加索,遷往哈薩克。直至20世紀80年代車臣人才得以返回故鄉,而此次遷徙更加深了車臣人對於俄羅斯的仇恨,為日後的車臣問題埋下禍根。此後的1960年至1980年,蘇聯政府都在為消化斯大林懲罰性的“民族大搬家”的“後遺症”絞盡腦汁,當時的政策是“花錢買平安”,政治上的鉗制與經濟上收買並行。此時民族政策的具體做法是,不尊重你的人權,卻比較尊重你的“文化”,甚至大力扶植你的經濟。蘇聯根據不同的政治需要,在搞強制同化的同時也搞人為的“異化”、誇大的文化保護意識,有意識地搞一些大熊貓式的“稀有民族”,消除同化政策的口實。並且經濟上向民族地區傾斜,對被統治民族在嚴防政治異端的同時,給予經濟和其他利益上的恩賜,甚至犧牲“統治民族”的利益來實現這一點,而這樣做無需徵求“統治民族”人民的同意。這些措施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民族問題,相反正是蘇聯培養的這些貌似“沒有民族傾向的政治家”和“沒有民族歧視的政策”合力“成功地埋葬了”蘇聯。


再次是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對車臣的強力鎮壓。蘇聯解體後,車臣人看到了獨立的機會,1991年11月,時任車臣共和國總統的杜達耶夫發表了獨立宣言。為此俄羅斯進行了兩次車臣戰爭,在第二次車臣戰爭中,時任俄羅斯總理普京出動10萬軍隊,從兩路進入車臣,對車臣進行封鎖和展開軍事打擊。大股車臣武裝被消滅,俄軍幾乎控制了車臣全境。但是,車臣剩餘的武裝化整為零,在車臣內外採取游擊戰術,頻頻進行暗殺和恐怖活動。

車臣和俄羅斯的仇恨就這樣結下了,俄羅斯的和平統一之路註定漫長坎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