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和園,美與內涵並存的中國古典園林典範

2020年開年伊始,一場猝不及防的新冠肺炎疫情給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始料不及的影響,旅遊及旅遊業首當其衝受到了巨大的衝擊。為了早日取得抗擊疫情的勝利,減少聚集,不去人多的場所無疑是在最短的時間內阻斷病毒傳播的最有效的方式,我們每一個人都別無選擇,必須嚴格執行,這是對自己的保護,也是對社會應盡的責任。而對於喜歡旅遊,不喜歡宅在家裡的人來說,頤和園絕對是一個特殊時期出門走走的首選之地。

頤和園,美與內涵並存的中國古典園林典範

與平日裡相比,頤和園的遊人減少了很多,少了往日的喧囂,多了幾分寧靜,這也讓你有機會更從容地欣賞頤和園的美。雖然已是七九天,但一場大雪使北京城的氣溫陡然下降,氣溫的下降雖然延緩了冰面的消融速度,但昆明湖的冰面依然逐漸開始消融,融化的湖水與未化的冰面形成一個漂亮的S形。

頤和園,美與內涵並存的中國古典園林典範

遠處的十七孔橋靜靜地橫臥在昆明湖上,薄厚不同的冰層在冰面上形成了漂亮的花紋,隨著天空中白雲的流動,太陽時而隱藏在雲中,時而又穿雲而出,斑駁的光影投射在冰面上,眼前的昆明湖變得越發地迷人。

頤和園,美與內涵並存的中國古典園林典範

強烈的大風雖然帶來了寒冷,卻也使得空氣越發地通透,遠處的群山此刻無比地清晰,山坡上的公路也歷歷在目。緊鄰頤和園的玉泉山上,不僅玉峰塔直入眼簾,旁邊的妙高塔此刻也讓人無法忽視。妙高塔是北京城為數不多的金剛寶座塔之一,建於乾隆三十六年,俗名錐子塔。

頤和園,美與內涵並存的中國古典園林典範

練橋是頤和園西堤的六橋之一,也是其中最漂亮的一座橋樑,由於地勢較高,這裡也是十七孔橋的最佳觀賞點之一。平日裡橋上總是川流不息的人群,既有在上面歇腳的,也有拍照觀景的,今天它難得地顯得有點落寞,卻也增加了一分孤芳自賞的美感。

頤和園,美與內涵並存的中國古典園林典範

西堤的西側是一群黑天鵝和野鴨的領地,這裡的黑天鵝是許多遊人的心頭之好,常年都有許多遊人在此圍觀黑天鵝嬉戲、游泳,更有許多攝影愛好者為了拍到自己理想的作品在此長時間蹲守,而黑天鵝則早已習慣了長槍短跑的圍追堵截,任觀眾再多,它們也只是按照自己原本的喜好盡情地表演。

頤和園,美與內涵並存的中國古典園林典範

豳風橋始建於乾隆年間,原名桑苧橋,後因避諱咸豐帝的名字而改取《詩經》中《豳風》詩意為橋名。這是離萬壽山最近的一座橋,也是隔湖拍攝及觀賞萬壽山上佛香閣等眾建築的的最佳處。

頤和園,美與內涵並存的中國古典園林典範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這是一句耳熟能詳的詩句。石舫,取自海清河晏之意,頤和園石舫,又名清晏舫,位於昆明湖的西北部,萬壽山的西麓岸邊。在園林中建石舫不僅是為證明水是活的、可坐舟,為的正是在“舟自橫”中,突出“野渡無人”的境界。這條名叫“清晏舫”的石舫其原型是乾隆下江南時乘坐的安福艫。石舫有兩處與人們的直觀感受相反之處:其一,清晏舫的上層建築是木製而非石質制;其二,石舫是一條正在靠岸而不是正要遠航的船。

頤和園,美與內涵並存的中國古典園林典範

夕陽西下,太陽在昆明湖上灑下一片金輝,佇立昆明湖的北岸,眼前是煙波浩渺的湖水,耳中傳來湖水拍打湖岸的水聲,此情此景心中只有愜意兩字。

頤和園,美與內涵並存的中國古典園林典範


頤和園,美與內涵並存的中國古典園林典範

我一直以為萬壽山是頤和園的精華建築之所在,遊頤和園而不進排雲殿可以說等於沒有去過頤和園,可惜特殊時期排雲殿並不對遊客開放,這種缺憾只能留待以後彌補了。

頤和園,美與內涵並存的中國古典園林典範

頤和園長廊在萬壽山南麓和昆明湖北岸之間。長廊東起邀月門,西至石丈亭,中間穿過排雲門,兩側對稱點綴著留佳、寄瀾、秋水、清遙四座重簷八角攢尖亭。象徵春夏秋冬四季。長廊全長為728米,為慈禧太后的御用走廊。1990年,長廊以建築形式獨特、繪畫豐富多彩,被評為世界上最長的畫廊。往日裡熙熙攘攘的長廊今日難得的露出了廬山真面目。

頤和園,美與內涵並存的中國古典園林典範


頤和園,美與內涵並存的中國古典園林典範

樂壽堂是頤和園居住生活區中的主建築。“樂壽堂”的“樂壽”二字,追溯起來,出自《論語——雍也》篇,孔子曰:“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樂壽堂曾是慈禧居住的地方,堂階兩側對稱排列銅鑄梅花鹿、仙鶴和大瓶,為取諧音"六合太平"之意。院內花卉植有玉蘭、海棠、牡丹等,名花滿院,寓“玉堂富貴”之意。

頤和園,美與內涵並存的中國古典園林典範


頤和園,美與內涵並存的中國古典園林典範

水木自親原是一座碼頭,水木自親殿是樂壽堂的宮門,大殿南面臨昆明湖,門前一座青石造雕欄碼頭,是慈禧太后從水路出入頤和園上下船的地方。水木自親殿門前兩丈多高,頂部呈半圓形的燈架,叫做“探海神燈”,上面可懸氣燈,供慈禧晚間遊湖照明之用。

頤和園,美與內涵並存的中國古典園林典範

知春亭位於頤和園昆明湖東岸邊,據傳“知春”二字源於宋詩句“春江水暖鴨先知”。每年春天昆明湖解凍總由此處開始。故取名知春亭。知春亭是觀賞萬壽山、昆明湖全景及玉泉山西山借景最好的觀景點。知春亭與北面的“玉蘭堂”、“日夕佳樓”、“水木自親”等臨湖建築,組成一個環抱狀寧靜港灣,給遼闊的昆明湖前湖水面平添了一種親切祥和的氣氛,亭的景點作用十分突出。

頤和園,美與內涵並存的中國古典園林典範

頤和園昆明湖原為北京西北郊眾多泉水匯聚成的天然湖泊,曾有七里濼、大泊湖等名稱。因萬壽山前身有甕山之名,又稱甕山泊。昆明湖是一個半天然、半人工湖。清乾隆時鑿深了甕山泊並加以擴充,成為面積比明代時擴大兩倍的巨湖,始名昆明湖。這一命名,是乾隆帝採用的漢武帝在長安都城鑿昆明池操練水師的典故,此名沿用至今。昆明湖巧妙地利用了中國園林藝術的借景手法,將遠處的西山和玉泉山群峰納入遊人的視線,湖光山色,交相輝映,美不勝收。昆明湖上的主要景物有西堤及西堤六橋、東堤、南湖島、十七孔橋等。

頤和園,美與內涵並存的中國古典園林典範

十七孔橋是連接昆明湖東岸與南湖島的一座長橋。建於清乾隆時期,是園內最大的石橋。 橋由17個橋洞組成,長150米,飛跨於東堤和南湖島,狀若長虹臥波。其造型兼有北京盧溝橋、蘇州寶帶橋的特點。橋上石雕極其精美,每個橋欄的望柱上都雕有神態各異的獅子,大小共544個。兩橋頭還有石雕異獸,十分生動。十七孔橋的橋洞為什麼要建十七個孔呢?這是因為橋正中的大孔,從橋兩端數來正好是“9”,而“9”被稱為極陽數,是過去封建帝王最喜歡的吉利數字,所以將橋建成17孔。

頤和園,美與內涵並存的中國古典園林典範

鎮水銅牛位於昆明湖的東堤,臥伏在雕花石座上,以神態生動、形似真牛著稱。清乾隆二十年(1755)用銅鑄成,稱為“金牛”。據傳是為鎮壓水患而建。牛背上還鑄有由乾隆帝撰寫的80個字的篆體銘文《金牛銘》。銘文為:“夏禹治河,鐵牛傳誦。義重安瀾,後人景從。制寓剛戊,象取厚坤。蛟龍遠避,詎數鼉黿。此昆明,瀦流萬頃。金寫神牛,用鎮悠永。巴邱淮水,共貫同條,人稱漢武,我慕唐堯。瑞應之符,逮於西海。敬茲降祥,乾隆乙亥。”銅牛是頤和園極受遊客喜歡的一處標誌性景點,每天與銅牛合影的遊客絡繹不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