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應自然 把握四時養生之道

順應自然 把握四時養生之道

環境的變化,不可避免地對人的身體健康產生重要影響。因此,順應自然是傳統養生保健理論中最重要的一項要求。

使生活越劇順應自然規律,使機體與自然保持協調統一,進而利用自然進行保健,適應寒暑,調節陰陽,使涼不至凍、暖不至燥、寒熱平和、風邪不入、晨起而昇陽益氣醒神、夜臥而收斂鎮靜安神,才能養生長壽。

由於養生之道重在順應自然陰陽消長的規律,所以要了解自然規律,制定起居活動計劃,養成依四季陰陽消長規律作息的習慣。

一年四季的交替,產生了風、火、暑、溼、燥、寒六各不同的氣候,被稱之為“六氣”。人體本來就是在四時變化中生長髮育的,通常的六氣變化不會使人致病。但當六氣變化過於劇烈,或人體抵抗不足時,就會引發疾病,此時的六氣又被稱為“六淫”或“六邪”。

順應自然,首先包含著順應四時變化,調整衣、食、住、行,調節人體陰陽平衡,維持生命機能,避免六淫的侵襲。

春季是萬物生長、萬象更新的一個季節。此時自然界陽氣升發,陰氣轉衰,氣候變化無常,乍暖還寒時節,人體最易生病。

◇《黃帝內經》中講,春季應夜臥早起,廣步於庭,吸收天地之陽氣以益身。早晨起來,梳頭、按摩、擴胸,可以暢通血脈,讓體內閉藏的陽氣升發。

◇做呼吸操、打太極拳、長跑、健身跑、健身步,可以增強肺腑宣發肅降功能,暢通血脈;按摩頭面、四肢、胸腹、脊背頸項,可以增強皮膚調節功能,防止外邪侵入。

◇預防風邪的侵襲,要注意避風,即不當風餐飲,不當風久立,不當風鍛鍊,不當風睡覺,出汗時尤應避風。

◇春季很多地區陰雨綿綿,溼與寒結成為寒溼,易損陽氣,易侵身體,體弱者尤其易受其害;溼與風相結成為風溼,使人關節疼痛,身重體疲。此時應使室內保持一定的乾燥度;穿衣要保暖、乾燥。

◇春季是流行性感冒、白喉、百日咳、咽炎、氣管炎、肺炎、支氣管哮喘、風溼性關節炎、類風溼性關節炎、肝炎、流行性腦膜炎等病的多發季節,更易引起慢性病復發。所以春季應當格外注意養生保健。靜心安神,氣血和暢,生活有常,飲食有節,保暖,避風,祛溼,進行適應體育活動和勞動鍛鍊,都能增強體質,抵禦疾病。

夏季是萬物華實、蒸蒸日上的季節,氣候由溫熱到熱再到暑熱,夏季養生應以制“火”為保健中心。

◇要使身體適應高溫天氣,應注意保持內熱外洩的通暢,如果出汗受阻,體內積蓄大量熱量,容易中暑。

◇人們應當夜臥早起,參加適合自己的早鍛鍊項目,使體內陽氣向外宣發通暢,以助長機能。氣溫高的時候,不要有大運動量。

◇保護體力,不要輕易耗損。夏季白晝時間長,工作勞動運動太過,不注意休息,可使體力下降;夏季夜晚較涼爽,人們的夜生活也比平日豐富,但勞力傷神縱慾無度,也易使人致病;夏季暑熱容易使人飲食失節,或貪涼飲冷,或只吃幾種單調的食物,都可能損傷脾胃,營養失調。保持體力的生活方式就是勞逸結合、節制生活、飲食有常。

◇平素體弱者要利用夏季人不易患病的機會調養自己,吃好、睡好、休息好、運動好,哪一項也不能忽視。比如易患感冒的人,有氣管炎的人,夏天就應多游泳。因為游泳既可降溫消暑,又可全面鍛鍊身體,提高對冷的耐受性,增強心肺功能,冬季、春季可能因此而少感冒,少犯氣管炎。

◇夏季在起居上應避暑就涼,但在飲食上應避涼就暖。多吃冷飲可傷脾胃,助暑溼。

順應自然 把握四時養生之道

秋季由熱轉涼,由涼轉寒,萬物成熟,肅殺之氣漸起。人體養生應適應自然變化,體內陽氣也要以收斂收藏為主導。

◇養益肝氣,應調整飲食,增酸減辛辣,少食蔥、姜、蒜、辣椒等食物。還應調節情志,保持樂觀通達情緒,以利肝之疏洩調達之功能。

◇收斂肺氣,應注意室內保持一定溫度,以防秋燥傷肺。應經常叩齒咽津、調氣養神。少出汗,少吃辛辣食物,宜吃滋陰補肺食物,如芝麻、粳米、百合、山藥、荸薺、梨、麥冬。宜早睡早起,爭與雞鳴同步,心情也要保持安逸寧靜,以緩合秋季肅殺之氣對人體的影響。

◇秋季易使皮膚乾燥,皮膚表皮細胞水分減少,開始萎縮起皺。健脾養胃,多食蔬菜水果,以補充營養和維生素,使皮膚得到滋潤。多喝水,喝菊花茶,可清燥熱、補水分。

◇秋季易發生發熱、頭痛、少汗、咳嗽少痰、咽乾鼻燥、口乾唇裂等毛病。這是秋燥所致。體弱的人,如果在夏季沒有保養好,顯然更不能適應秋天的肅殺之氣。

冬季天地閉藏,萬物生機潛伏,自然界陰盛陽衰。不擾陽氣,是冬季養生的關鍵。即不耗散精氣、元氣,不干擾自身潛伏的陽氣。

◇冬三月當“早臥晚起,必待日光”。因為夜裡寒氣重,傷人甚,故應早睡,也防勞逸失度耗損陽氣。晚起,應在日出後起床。學習娛樂也都安排在白天進行。

◇大歡樂、大痛苦、有太多欲望,都能擾亂心神,耗損元氣。心靜神安,閉藏的精氣才不受干擾。

◇節慾養精可以健身,可以提高機體抗寒抗病能力。如果性生活過多,則耗損腎精,傷真元之氣,易招致疾患。

◇冬季應是滋補的季節。可進食補氣食物及藥物。如人參、黨參、黃芪、山藥、桂圓等;補血的食物及藥物,如胡蘿蔔、牛肉、雞肉、花生、熟地黃、白芍等;補腎陽的食物及藥物,如板栗、粟米、動物腎臟、牛肉、雞肉、黑豆、菟絲子、山萸肉、巴戟天、杜仲等。但用藥草滋補應遵醫囑。

◇加強鍛鍊,使皮膚有搞寒能力,增強肺部宣發肅降能力。可作擴胸、呼吸操、健身步、按摩鼻翼至發熱、摩擦腳底至發熱、按摩背部、在室內做小量運動等。

◇冬天是老年人、久病患者最難過的一個季節,要進行全面保養。除上述養生之法外,還要注意保暖,多曬陽光,用溫熱水燙足,用暖水袋暖腰部,在室內做甩手操,按摩四肢、背部、腰腹、足底,不要久坐,宜做輕微運動以助氣血通暢。

順應自然 把握四時養生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