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破佛教的詭辯

印度人的哲學是什麼呢?比如他們講,圍繞須彌山上有個茶壺,請問茶壺有多少個嘴?一般人都會茫然,而印度人就認為自己已經辯論贏了。印度修煉者講,可以通過“自修自證”看出那茶壺有多少個嘴。某一個就講了,有五百個嘴;更牛的修煉者,自修自證到一萬個嘴;更更牛的,能自修自證到一億個嘴。一億個啊,咋也是菩薩級別的。

但是這個時候有個最牛的出現了,他自修自證,這個茶壺有無量的嘴,無數的嘴,於是這個人就是佛。

但是,但是吧,這個問題的根源在於,其實根本不存在“須彌山”,更不存在“圍繞須彌山轉圈的茶壺”。

說穿了就是編造根本不存在的東西,去想象,再發揮,然後自以為圓滿。所以佛教說問題,喜歡按照自以為的道理,去編故事,來證明自己的高明。其實根本無法證明。

除了喜歡編造根本不存在的東西,他們還喜歡將互相聯繫的東西分開。首先割裂事物的聯繫性,分解事物的存在性,進而否定宇宙萬物的客觀實在性,這時候你已經被他忽悠得不知道什麼是真的了,一切都成了虛假的,然而這時他和盤托出他編造的東西,說這才是真的,然後自居高明,以達到迷惑世人的目的。這種將相互聯繫的東西分開,具體地說,是理論與實踐分開,道與術分開,內和外分開,身和心分開,量變和質變分開(漸悟、頓悟)等等。這些在現代科學中,是無需討論的,但是在佛教界,卻成了大問題。

  1. 佛教的認識方面,其實存在很大的問題,是片面的,破碎的,進而是錯誤的,愚昧的。佛教徒總是講自己是內道,我懂道,我修心,我頓悟;你是外道,你光會術,你修的是身,你是漸悟,你不成。這種論調充斥著佛教界,由於佛教長期的影響,世人持此看法的也很多,執此一端,自以為高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