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個月新增 289 家問題平台,P2P 再掀洗牌潮

7 个月新增 289 家问题平台,P2P 再掀洗牌潮

「聽大佬說有錢不能全存銀行,要學會理財,所以我開始瞭解P2P。有聽說雞蛋不要裝在一個籃子裡,聰明的我把資金分散放到了下列平臺:投融家、錢媽媽、銀票網、善林金融、唐小僧、雲聯惠、抓錢貓、聯璧金融……結果現在所有維權群裡都能看到我的身影。」

上述段子反應的正是近期頻頻爆雷的 P2P 平臺。2018 年以來,已經有 289 家 P2P 平臺出現問題,另有 280 家平臺停業,問題平臺數量達到了一年以來的新高。

網貸之家數據顯示,截至 2018 年 6 月末,我國 P2P 網貸平臺數量為 6183 家,其中正常運營的平臺有 1836 家,問題平臺累計數量為 2121 家。

在近期爆發風險事件的平臺中,不乏投之家、抱財網、永利寶、唐小僧等知名平臺。平臺存在的問題主要集中在提現困難、跑路詐騙及經偵介入三大方面,佔比分別為 84%、12% 和 4%。

從問題平臺上線時間上看,2017 年上線的問題平臺暴雷數量最多,其次是 2015 年,總體上看,約 76% 的問題平臺上線時間在 2015 年及以後。

7 个月新增 289 家问题平台,P2P 再掀洗牌潮

從風險事件爆發時間上看,1-5 月問題平臺數量維持低位,6 月問題平臺數量大幅增加,7 月問題平臺數量高達 142 家,是 6 月的 2.25 倍,5 月的 10.92 倍。

7 个月新增 289 家问题平台,P2P 再掀洗牌潮

從 6 月份開始,以唐小僧、聯璧金融等為代表的長三角一代 P2P 平臺接連暴雷,隨後蔓延至珠三角地區,並逐漸擴散到全國各地。

從地域分佈上看,2018 年以來出現問題的平臺分佈在 21 個省,浙江省的問題平臺共計 87 家,位居第一,其次是上海和廣東,分別為 80 和 39 家,可以發現在本輪 P2P 暴雷潮中長三角成為重災區,佔比接近 60%。

浙江省暴雷的 87 家 P2P 平臺中,6 月份暴雷 19 家,7 月份暴雷 51 家,問題平臺大部分都在杭州。網上資料顯示,從 6 月中下旬開始,杭州樓市整體凍結資金規模接近千億,可見本次 P2P 暴雷與購房者搖號買房凍結資金密不可分。

7 个月新增 289 家问题平台,P2P 再掀洗牌潮

筆者認為,這輪 P2P 集體暴雷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 實際控制人風險

在網貸領域,實控人風險指的是平臺的實際控制人打著 P2P 網貸平臺的旗號,實際是在非法吸收公眾存款。

大部分跑路的 P2P 平臺往往會以很高年化收益率來吸引消費者。據投資者反映,唐小僧曾經推出投 100 元 3 天返 30 元的活動,投 2000 元 16 天返 90 元、投 1.3 萬元 37 天返 500 元等高額返利活動。如此高額的返現力度,自然吸引了大批羊毛黨和貪圖高利的投資人。

除了不合理的高收益,不少平臺還虛假宣傳或者誇大宣傳其「國資」「上市公司」背景以騙取投資者的信任,如唐小僧、中仁財富和華宇公司均被證實虛構央企背景。

即使平臺真為「國資系」、「上市公司系」,也不代表平臺是百分百安全,2018 年以來,「上市背景」的抱財網出現逾期,擁有「國資」+「上市」雙背景的「錢滿倉」跑路,「國資控股」的萌芽金服和小灰熊金服暫停運營。

(二)違規經營風險

2018 年 5 月,全國互金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發佈《關於深入排查互聯網金融領域重大風險隱患的通知》,文件強調將線下理財納入重點監控範圍,此外線下理財要在一定時間內將業務搬到互聯網上,並可隨時進行監查。

今年以來不少線下理財平臺陸續曝出非法集資、詐騙等問題,如善林金融、中融民信、雲聯惠、愛福家、民信貸等。這些爆出問題的公司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都有線下門店或經營線下理財業務。

以「善林金融」為例,自 2013 年 10 月起,善林金融在全國開設 1000 餘家線下門店,善林金融採用傳統的門店推銷與互聯網營銷相結合的交易模式非法吸收公眾存款。

(三) 流動性風險

5 月問題平臺 13 家,每週大約 3 家 P2P 平臺出事;

6 月問題平臺 63 家,每天大約 2 家 P2P 平臺出事;

7 月問題平臺 142 家, 每天大約 5 家 P2P 平臺出事。

短短三個月的時間,P2P 問題平臺數量呈現幾何倍增長,7 月問題平臺數量是 5 月的 10.92 倍。

P2P 平臺陸續逾期、清盤、跑路使得投資人恐慌,投資人提前從 P2P 平臺撤出資金,如果非理性的恐慌繼續持續下去,資金集中提現或將導致 P2P 平臺資金鍊斷裂,P2P 行業或將陷入流動性危機。

7 月以來,P2P 債權轉讓攀升,抱財網官網顯示債轉標的數量攀升至 8200 個以上,最高年化率也飆升至 145%;拍拍貸,債轉標共有 7 萬多個,且還有繼續上漲的趨勢;團貸網債轉區在轉標的有 757 頁,共計 3785 個;陸金服債轉區在轉標的也有 135 頁,共有 1000 多個。

P2P 作為一種舶來品,進入中國已十多年。P2P 等新型金融業態在一定程度了緩解了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補充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的不足。面對本輪暴雷潮,監管部門並沒有袖手旁觀,各地網貸行業風險排查工作正在緊鑼密鼓的展開。

7 月 23 日上午,滬浙皖互金協會要求 P2P 平臺進行自查,儘快下架不合規產品,並呼籲相關部門進一步加大力度,嚴厲打擊網貸領域惡意逃廢債等行為。

7 月 25 日,北京市金融局要求網貸機構按照 1+3 的要求出具財務報表、合規報告、第三方審計報告,並在官網上披露。目前,包括積木盒子、網信普惠、工場微金、宜信在內的 10 家平臺符合上述要求,並在官網披露了相關報告。

相信通過本輪行業洗牌,行業中將剩下一批「正規軍」,網貸行業即將步入正規的發展軌道上,P2P 行業也即將迎來新的春天。

★IT桔子金融週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