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眼看健康,幽門螺桿菌感染是不需要根治的小毛病嗎?

我們生活在說法太多的時代,有時,還沒來得及從震驚中醒過神,打臉的內容就又來了。簡單地盲從或質疑,都不能帶來益處,只有思路對了,才能看清想明。另眼看健康,帶您從氾濫的信息中,去發現真正適於自己的健康之路。今天我們來聊聊幽門螺桿菌。

另眼看健康,幽門螺桿菌感染是不需要根治的小毛病嗎?

幽門螺桿菌的致病性,是科學家用自己的生命驗證出來的,此前,心理壓力曾被認為是潰瘍的主要原因。1981年時,29歲的馬歇爾大夫還在接受培訓,他和病理學家沃倫在潰瘍患者的胃部活檢組織中發現了彎曲狀的細菌,經8個月嘗試,培養出了這種細菌,並稱之為幽門彎曲菌。1982年,他們發現幾乎所有的十二指腸潰瘍及80%的胃潰瘍患者體內都存在這種細菌。只是,他們的發現被專家們嘲笑。1984年7月,馬歇爾怒了,他喝下了含有約10億個細菌的大半瓶肉羹湯,5天后開始嘔吐,10天后接受內鏡檢查,發現胃裡全是細菌。馬歇爾冒著生命危險證實了自己的發現,2005年他與沃倫獲得了諾貝爾獎。

另眼看健康,幽門螺桿菌感染是不需要根治的小毛病嗎?

目前,世界衛生組織已明確,幽門螺桿菌是導致胃潰瘍、胃炎、胃癌的第一致病因素,在全球範圍內約有半數人存在幽門螺桿菌感染或有感染史,我國約有7億感染者。幽門螺桿菌感染如此多見,但其中70%的感染者沒有症狀,只有約15%到20%會發生消化性潰瘍,10%會有消化不良症狀。雖然幽門螺桿菌被國際癌症組織列為1級致癌原,但臨床研究認為,胃癌中只有1%與幽門螺桿菌相關。是否發現有幽門螺桿菌感染就徹底消滅,不完全清除就誓不罷休?這成了普通群眾和專業醫師都感到糾結的問題。

另眼看健康,幽門螺桿菌感染是不需要根治的小毛病嗎?

經過學者們幾十年的探索,目前認為,幽門螺桿菌還與許多胃腸外疾病密切相關。研究發現,不明原因的貧血常與幽門螺桿菌有聯繫,而且重度貧血者感染率更高;還是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巨幼細胞性貧血的相關因素;也有研究認為,幽門螺桿菌感染與冠心病、腦梗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纖維化、膽囊結石、妊娠劇吐、牙周疾病、慢性蕁麻疹等也有不同程度的牽扯。

另眼看健康,幽門螺桿菌感染是不需要根治的小毛病嗎?

哇塞,和這麼多疾病有瓜葛,那就趕緊去醫院,帶著全家開始吃藥吧。按照國際醫學界的普遍共識,除非有高齡、合併重大疾病、社區再感染高等考慮,對幽門螺桿菌感染者者需要進行根除治療。但這些建議在我國現階段存在著很多爭議,部分專家只建議對4類幽門螺桿菌感染者進行根治,這包括患有消化性潰瘍的人;慢性胃炎且有胃癌家族史;胃癌術後的人群及其直系家屬;以及患有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的患者。

另眼看健康,幽門螺桿菌感染是不需要根治的小毛病嗎?

從國際經驗來看,根除幽門螺桿菌對預防胃癌有很好的效果。我國臺灣地區研究,隨訪15年,胃癌發生率下降了25%,胃黏膜萎縮發病率下降超過70%;日本曾是胃癌高發國家,2013年起開始實施消滅胃癌計劃,推薦在12歲到20歲人群進行篩查,預期到2020年可將胃癌病死率下降約40%。

有國際共識和成功經驗放在那兒,卻有專家不提倡根治幽門螺桿菌。之所以有顧慮,是考慮無症狀人群太龐大,如果推廣根治方案,則可能導致抗生素濫用。因為,根治方案往往需要3到4種藥物聯合使用,其中至少2種抗生素,在殺光幽門螺桿菌的同時,也會帶來胃部不適、肝功能受損、皮疹、腸道菌群紊亂等諸多問題。

另眼看健康,幽門螺桿菌感染是不需要根治的小毛病嗎?

在預防幽門螺桿菌的方法上,也存在著爭議。我國部分學者認為關鍵是提倡分餐制、使用公筷、不要互相夾菜、更不要把食物嚼了再喂孩子。但老馬,就是捨命喝細菌的那位馬大夫卻不以為然,他認為口口和糞口是幽門螺桿菌的主要傳播方式,但以口口為主,主要通過唾液在母親至兒童和夫妻之間傳播,糞口途徑通過感染者糞便汙染水源傳播。幽門螺桿菌是厭氧菌,暴露在空氣等自然條件下很難生長存活,所以通過餐具被感染的幾率很低,加熱食物就更沒這個問題,因此分餐制必要性不大。而且,幽門螺桿菌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傳播沒有確切說法,沒有科學證據說明分餐能降低感染率,無須因過度恐慌而改變生活習慣。相反,馬大夫認為情侶接吻是有傳染可能的,因為幽門螺桿菌的命名Helicobacter Pylori是與直升機螺旋槳helicopter相似而來,其鞭毛在尾部,像螺旋槳,如果有液體就會遊動,從胃部到口腔。

另眼看健康,幽門螺桿菌感染是不需要根治的小毛病嗎?

對於根治失敗及耐藥性產生的原因,老馬大夫的觀點是,主要是採用通用藥物方案造成的。幽門螺桿菌有個特點,就是在每個個體的胃部區別性很大,對藥物的敏感性差異也很大,用通用方案就易產生耐藥性,並增加疾病嚴重狀況。老馬大夫推薦以家庭為單位,因為同一個家庭的患者的幽門螺桿菌多是同一個菌種,經分析後找出最優方案,個性化精準治療的治癒率可達95%。所以,老馬大夫的觀點是,健康人也要每年做篩查,任何胃部不適患者,首先根除幽門螺桿菌,80%的病因在根除後就能得到解決。本人選擇信科學信老馬,您呢?

愛誰,就把健康傳給誰。

你的健康,我的關注。專業人員製作,以科學與人文視角多維度觀察生命健康,包括醫事、史話、日常、展望、心理、房內等系列,內容為作者魏宏嶺及團隊原創作品。拒絕未經許可的一切形式的盜用、盜鏈及轉載,否則將依據相關法律予以追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