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古代上朝,唐朝以前大臣們坐著,宋朝時得站著,明清時需下跪,這是文化的進步還是倒退?

東風送暖入屠蘇


首先,我認為,文化的進步或倒退,單單以歷朝歷代官員上朝的儀式來得出結論未免有失偏頗。


但皇家儀制的產生與當時所處的社會背景密切相關,這一點毋庸置疑。


因此,我們不妨從唐,宋,明三朝的社會背景分析入手,來找尋這道題目的答案。


1.唐代以前,包括唐朝,官員上朝都是坐著與君王議事的。


這種宮廷禮儀的形成,大約和宗教裡面的“坐禪”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坐禪”是佛教中的一種基本修煉方式。


最早由古人的散坐和跪坐演化而來,而我國傳統的靜坐養生功法,實際上最早可追溯到五千年前的黃帝時代。


據《莊子》一書記載,黃帝曾向名叫“廣成子”的人詢問學習長壽之道。廣成子說:“無視無聽,抱神以靜,形將自正。必靜必清,無勞汝形。無勞汝靜,乃可長生。”


這段論述,實則就是在靜坐中的真實感受和長生之道。靜坐既可養身延壽,又可開慧增智,故儒家,道家,佛家對打坐都很重視。


而唐朝是個宗教盛行,多元幷包的社會。佛教,道教及各種外來宗教之間相互影響,交融。在相互競爭又相互滲透的宗教之上,則是籠罩一切的皇權。



譬如,武則天就曾利用佛教教義為其登上皇位進行合法性論證。而玄宗,武宗,宣宗則都接受過道教大師的授錄。


我們熟知的《西遊記》故事原型——玄奘西天取經就發生在唐太宗年間,相傳,玄奘還是太宗李世民的御弟。


可以說,如果不瞭解唐代宗教,就不可能理解這個時代。


因此,“坐”成為官員上朝時的日常形態,除去傳統文化習俗因素,宗教文化的滲透影響也應算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2.宋朝是繼唐末五代的亂世建立的王朝。


為了總結歷史經驗,避免悲劇重演,同時也為了在強鄰環伺的處境中凸顯中原王朝的正統地位。宋人對以“尊王攘夷”為主旨的儒家經典《春秋》給予極端重視。


人稱“理學集大成者”的朱熹,被認為是繼孔孟之後,儒家學說最重要的代表人物。理學發展到朱熹這裡,已然形成了一個完備的思想體系。


朱熹提出“用天理戰勝人慾”,即所謂“存天理,去人慾”。他用“理在氣先”論證君臣,父子,夫妻之間的關係,認為它們和自然界的四季一樣,是“天理使之如此”。



“三綱五常”成為後世維護封建等級制度的道德支柱。


如此,朝堂上的官員們站著面君也就不足為奇了,“君為臣綱,夫為妻綱,父為子綱”。君臣不在一個等級上,面對面坐著議事,那不是亂了秩序了嗎。


3.再說說明朝以後官員上朝跪拜的成因。這應該和明太祖朱元璋的統治方式脫不了干係。


窮人出身的明太祖朱元璋接手江山第一件事,就是廢除相權,強化君主專權,將政權牢固的控制在自己手中。


洪武十三年正月,宰相胡惟庸被殺一案,表面上是因為胡惟庸胡作非為,歸根結底,卻是皇權與相權的衝突。權利慾極強的朱元璋,不能容忍任何對皇權的挑戰。


朱元璋曾在《皇明祖訓》中強調他廢除宰相制度的目的。


他說,“我朝罷丞相,設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門,分理天下庶務,彼此頡頑,不敢相壓,事皆朝廷總之,所以穩當!”


所謂朝廷總之,就是一切政務都由皇帝總攬,一切權力集中在皇帝一個人手中。


“苛察吏治”是朱元璋治國的另一個特點。“自暴秦以後絕無僅有者”,這是明初主修《明史》的學者萬斯同對朱元璋殺戮功臣之慘的感嘆。


開國立制之餘,朱元璋的許多治國措施都是非制度性的。其中最為後人所詬病的,無疑是他大殺功臣的行為。



朱元璋屠戮功臣,殘忍而且徹底。僅洪武十九年胡惟庸案株連,就殺了三萬多人。


朱元璋對官員們的監視也是異常嚴苛。有些官員在家裡做首詩,第二天朱元璋就會知道。有些官員上朝前,會先與家人訣別,因為擔心晚上回不來。


因此,在洪武一朝,士大夫們多數將做官視為畏途。這就是明太祖的“以重典馭臣下”。


在這樣嚴苛的君主專制下,“三叩九拜”,山呼萬歲,顯示皇家威嚴的儀式,委實是再正常不過了。


清朝是外族入侵中原建立起來的,無論是中央集權制度還是文化傳承,基本沿襲了明朝的慣例。


如果說有什麼不同,其區別在於,皇帝更專政,也更勤政。


在我國幾千年的封建王朝制度下,官員上朝面君的儀式也隨著朝代更迭而變化,不細觀其形成背後繁雜的社會背景原因,僅以此來武斷是否文化的退步,顯然是片面的。


有書課堂


我國古代的官員上朝方式,一方面體現著禮儀制度的發展,一方面體現著皇帝和大臣關係的演變。隨著時代的發展,人類的文明肯定是在不斷地進步的。文明的進步或倒退,是從整個社會的方方面面來說的,是從整體的生活水平和思想變化來看的,但僅從官員的上朝方式並不能說明文化文明的進步或倒退。

有關上朝的記載,最早可以在《詩經·齊風·雞鳴》裡看到。“雞既鳴矣,朝既盈矣;東方明矣,朝既昌矣。”這說明,春秋時期官員就會在雞鳴時準備起身上朝。後來,上朝的時間基本固定在早上的五點到七點,也就是卯時,所以有點卯的說法。上朝的官員品級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規定,如唐朝只有五品以上的文官;明朝基本上京官無論品級都上朝;清朝的話,京官四品以上上朝,四品以下必須有皇帝召見。朝見的時間管理相當嚴格,無故遲到、缺勤者,都要嚴厲地懲罰。如唐玄宗時,缺勤要罰一季俸祿,缺勤35天就要判刑1年。(《唐律》)下朝後,除宰相外的其他官員可以在朝廊下吃一頓飯,吃過後不當值的官員可以回家休息。朝會不是每天都開,一般朝代建立之處,皇帝比較勤奮每日都上朝,後五到十天一朝。因為朝會一開就是幾個小時,也比較辛苦。

漢代上朝

宋代上朝

清代上朝


秦漢時,皇帝和大臣是坐著論政。《後漢書·戴憑傳》:“建武中正旦朝賀,帝令群臣能說經者,更相難詰。義有不通,輒奪席以益通者。憑遂重坐五十餘席。”這與秦漢時流行的席地而坐方式是相關的,所以上朝之前,大臣必須脫鞋進入。隋唐之時,朝中重臣上朝也會有座。到了宋朝,宰相為了表示尊重皇帝,願意撤坐,朝中官員上朝就得站著了。明朝時,規定朝臣上朝必須跪著,清朝時沿襲明制。這反映了明清時期,皇權空前加強。朝臣上朝時都得雙手執笏,主要是為了把上奏的話記載笏板上以作提醒。不同的官員笏板材質不同。唐朝規定五品之上執象牙笏,六品以下官員執竹木做的笏。明代規定五品以下就不用執笏,清代就徹底廢除了。


國家人文歷史


當然是倒退,而且是大大的倒退。

中國幾千年古代史,就是一個皇權一步步登峰造極的過程。與之對應的,則是臣民的一步步奴化。

這個過程中,有兩個標誌性人物,宋太祖和明太祖。

在宋太祖剛剛篡位那幾年,大臣們皇帝議事是可以坐著的。但宋太祖趙匡胤為了讓大臣們鍛鍊身體,就尋機撤掉了他們的椅子。從此,大臣們上朝時,只好全都站著了。只有趙匡胤一人高高地坐在龍椅上,很爽。

宋太祖開了這個先河後,以後的大臣就只能站著了。

但是,一直以來,相權還是能夠和皇權爭一爭的。什麼是相權?就是丞相的權柄。而丞相是百官的領頭羊,所以,相權其實就是官權。

明太祖朱元璋當上皇帝后,覺得丞相太壞了,居然敢頂嘴。他需要百官百依百順。於是,他大筆一揮,廢掉了丞相。

相權沒了,官權也就沒了。百官跪在他的面前,全都成為了真正的奴才。

到了清朝,奴才們更加無恥了,已經到了不以為恥反以為榮的地步,不僅當奴才,而且張嘴閉嘴自稱“奴才”。

更搞笑的是,自稱奴才還是滿人大臣的特權,漢臣想要自稱奴才,還沒有這個資格。曾經有一個漢臣為了拍馬屁,也在皇帝面前自稱奴才,結果這個人被一頓爆揍,理由是,他沒有這個資格。

至此,奴化思想已經根深蒂固。


趣談秘史


唐朝之前,有道是:三公坐而論道。比如說在漢朝,如果做到了司徒、司空或者太尉這個等級,在皇帝面前是有座位的。而到了唐朝,雖然沒有了三公,但是三省的長官,也就是中書令、尚書令和侍中也是有座位的。

但是這個規矩,在兵荒馬亂的五代沒有破掉,但是在宋朝的時候壞掉了。怎麼壞的呢?主要還是因為宋太祖的狡猾。


話說宋太祖黃袍加身得了天下,但是前朝的官員,上到宰相範質和王溥,下到小兵,基本都留用了。有一天,宋太祖對範質和王溥說,『我眼睛模糊,看不到,麻煩把奏章拿過來。』

範質和王溥就站起來遞奏章,這個時候宋太祖使了一個顏色,讓小宦官把座位搬走了,範質等人畢竟是前朝舊臣,心虛不敢爭辯,從那以後,宰相站著和皇帝說話就成為了例子。

明清則是延續的元朝的制度。元朝的宰相對皇帝有人身依附關係,見了就要下跪。明朝雖然推翻了元朝的統治,也沒有了皇帝對臣子的主奴關係,但是在這些尊崇皇帝、貶抑臣下的禮節上,一點也不含糊,全部的繼承了下來。所以明清的宰相,即便是內閣大學士或者軍機大臣,對皇帝奏事是要跪著的。比如在明神宗萬曆皇帝實錄裡面的一個場景:

時天語諄諄,二臣將起復止,叩頭者三四次。

皇帝不停的說話,但是隻要皇帝一說話,宰相就要下跪,剛剛要起來,皇帝又開始說了,於是宰相只能又跪下聽皇帝說。


經史通義


目送歲月,目送歷史!

其實君臣坐而論道的和諧關係早在秦漢時期就不存在了,下面來看一下跪拜禮的演化歷程……


一、先秦時期

先秦時期的君臣關係屬於二元關係,也就是一種朋友關係,可以坐而論道、促膝長談,並能“士為知己者死”,君臣關係相對平等。再有,當時沒有高桌大椅,人們都是席地而坐,正規的坐姿就是雙膝跪席,所以,坐著和跪著差不多。行禮時不過是挺直上身,再配以手、頭部的動作,如作揖、稽首、頓首等,以表示對對方的尊敬,而對方也須還禮答謝。這個時候的跪拜禮並沒有包含尊卑之意,臣拜君,君也拜臣。



二,秦漢時期

自始皇帝統一天下後,制定了朝臣禮儀,君臣之間方有尊卑之別,成為了上下級關係。漢高祖劉邦在建國後,採納了叔孫通制定的禮儀,徹底體會到了人上人的那種尊榮,不禁感概道:“吾乃今日知為皇帝之貴也!”此時,高桌大椅依然沒有出現,只有一種稱為“胡床”(類似於板凳或馬紮)的坐具,也僅僅是貴族才能用得起的奢侈品,大部分人依然要席地而坐,仍然會行跪拜禮。但與先秦時期的跪拜禮不同,臣拜君、君不再回拜臣。



三,隋唐時期

隋唐時期,高桌大椅開始出現,人們不用老在地上盤著了,可以使雙腿自然下垂,舒適度大大增加。這是我們祖先所做的最偉大的改變,否則現在你我還得向日韓等國一樣,盤在地上生活……扯遠了,繼續我們的話題,此時皇帝與大臣之間的關係依然延續了秦漢時期的上下級關係,體現了尊卑之別,但仍是君主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局面。

至於廷爭面折之事,更是不勝枚舉,大家最熟悉的莫過於唐太宗和魏徵之間的故事了。所以,隋唐時大臣的地位還是很高的。



四,兩宋時期

唐代時雖然已出現椅子,但應用不廣,只是限於貴族與士大夫家庭。到宋代時椅子開始普及,中國人席地而坐的習慣發生了改變,跪拜的動作便帶上了強烈的尊卑色彩。從椅子上滾到地上跪拜對方,顯然透露出以卑事尊的味道。

宋朝君臣之間,當然也有行跪拜禮的時候,但通常是在莊重的場合與隆重的儀典上,如每年元旦、冬至日舉行的大朝會、三年一次的郊祀大禮等。至於君臣日常見面禮儀,還是揖拜之禮。



五,蒙元時期

從元朝開始,帶屈辱、卑賤性質的跪禮才推行開,“漢制,皇帝為丞相起,晉六朝及唐,君臣皆坐。唯宋乃立,元乃跪,後世從之。

”元朝臣下進奏,一律要下跪。南宋覆滅後,文天祥被元人俘虜並押至大都,蒙元丞相博羅召見,文天祥只是“長揖”,通事(翻譯)命他“下跪”,文天祥說:“南之揖,即北之跪,吾南人,行南禮畢,可贅跪乎?”因為高椅時代的跪已有屈辱、卑賤之意,揖才表示禮節,文天祥只揖不跪保持了民族氣節。



六,明清時期

明朝驅除了蒙元,結束了其殘暴的統治,恢復了漢人江山,功績永載史冊。但在君臣關係上卻繼承元人這一陋習,“凡百官奏事,皆跪。”雖然同為漢家王朝,明朝對待士大夫的態度遠遠不及宋朝,別說奏事讓你下跪,皇帝如果不順心可以當場廷杖大臣,何為廷杖?就是扒了褲子打屁股!最荒唐的當屬嘉靖皇帝,曾廷杖大臣134人,打死17人,朝野震動。到了清代,士大夫的膝蓋再也直不起來了!君臣關係已經徹底變成了主奴關係,臣下站在君主身邊誠惶誠恐,跪在腳下到心安理得,且以自稱“奴才”為榮!何其怪哉?!



其實,跪拜禮與君臣關係的變化,實質上是中央權利日益向帝王集中的表現,至於是否是文化上的倒退,那就見仁見智了。個人觀點,這個問題反應出的是中國幾千年來時代精神演化的軌跡,華夏民族精神風貌蛻變的投影……


目送歲月




關於這個問題不能說是文化的進步或者倒退,官員上朝禮儀的變化說明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變顯示了皇權不斷加強。唐朝時期,皇帝對丞相待之以禮。丞相覲見皇帝時,皇帝起立,賜丞相座,大臣們也都是坐著胡床之上。到了宋代, 上朝必須站著奏事。明朝就沒丞相了,以後大臣上朝都要跪著奏事。



唐朝實行的是隋文帝所開創的三省六部制。唐代宰相地位尊崇,上朝時可以坐下喝茶。當時的朝堂上應該是正坐,坐下設榻。



宋朝時期,據說宋太祖趙匡胤一日上朝時,大臣們都紛紛掏出奏摺向趙匡胤向彙報工作。但是當他們遞交上奏摺後發現原先的椅子被撤掉了。沒辦法,大臣們只好站著了,從此以後大臣們也只能站著了。



明清時期,大臣上朝奏事連站都不行了,必須跪著。自朱元璋起,就明文規定,“大朝儀”須“眾官皆跪”。清朝的官僚上朝時跪地時間特別長,以至於大臣們都有特別的護膝。



從禮儀上的變化可以看出,自宋代以後,皇帝的權威越來越高,而官僚的而地位卻不斷下降。專注於解密歷史,分享歷史趣聞!請關注我的頭條號:李哥講史!喜歡的小夥伴們記得點贊或者評論!


李哥講史


先說一個歷史典故,趙匡胤陳橋兵變後,原後周留任的宰相範質上朝奏事,開始還坐著講,正講著,趙匡胤突然打斷他說,你先不用講了,把文稿拿我看看。範質遂起身把文稿捧給他看,趙匡胤說,我老眼昏花,你再拿近一點。範質就又湊近了一點。等皇帝看完了,範質再想坐下,卻發現椅子已經沒了。原來趁範質站起來的時候,皇帝悄悄讓宦官把椅子搬走了。範老兒也沒有辦法,只好站著。從此以後,宰相上殿就再也沒了座位,大臣們也沒有了座位。---當然,這只是市井小道消息。

宋朝之前,大臣們都是坐而論道,比如東晉時期的司馬睿登基時甚至要拉著丞相王導與他同坐龍床。

有感於唐末五代時期的帝王權威下降,宋朝開國之後,宋太祖趙匡胤極力的加強君權,一方面杯酒釋兵權削弱武將勢力;另一方面,對於文官的也是採用制衡之術。

對於跪拜

大臣跪拜皇帝漢代就開始了,據《史記》記載,漢高祖劉邦舉行宴會,文武官員由禮儀官引導,順序進入殿內,跪於兩廂,迎接皇帝。而到了唐朝,大臣們也會對皇帝行“再拜稽首”之禮,也就跪拜兩次。但是在宋朝以前,有兩種大臣在見到皇帝時可以不跪拜,一種是年高德昭的大臣;另一種是皇帝的老師。這說明此階段雖然皇帝地位崇高,但依然保留有一點“人性”。

到了宋代以後,君權加強,君臣關係被完全顛覆。尊卑思想更加嚴重,等級制度更加明顯,從此以後就再也看不到皇帝對大臣行禮了。之後清朝更甚,大臣們覲見皇帝,只能跪著,而且必須以“奴才”自居,表明自己身份的低微,皇帝完全成為至高無上的存在。

所以,隨著封建社會的發展,這種由坐而論道,到站立相談,再到跪拜而議,這絕對是文化的倒退。


古今眾談


中國是禮儀之邦。唐朝以前,大臣朝見君王是可以坐著的,這都是因為尊循《周禮》《禮記》《議禮》這三部國家制度。周武王建立周王朝後,他的弟弟周公旦在輔佐周成王執政。



周公旦為了強化社會各階級的權力和義務,穩定社會秩序,就研究制定了一部《周禮》制度,這裡面詳細的規定了君臣,父子,夫妻和人際交往的行為和準則。周禮分五大類,一,吉禮,關於祭祀方面的。二,凶禮,關於祭祀。三,軍禮,關於軍事活動。四,賓禮,關於諸候朝見天子和諸候國之間來往的禮儀。五,嘉禮,關於結婚,養老,待客等。《議禮》是從《周禮》中延伸出來的,唐朝正式定名為《議禮》。《禮記》是西漢人戴聖編纂的。唐朝以前,所有朝代都是依《周禮》為主,制定國家方方面面的禮儀。大臣在和君王議事時,都可以坐。


到宋朝時,宋太祖趙匡胤改變了君臣朝堂議事的禮儀,大臣不能坐了,只能站著。唐朝末年,天下大亂,禮樂崩壞。儒家治國思想在軍閥混戰的年代不起任何做用,臣殺君,父殺子。所以宋太祖建國後,為了消滅這種現象,就“杯酒釋兵權”削弱了節度使的權力,軍權收歸中央,又重文抑武。加強皇權。宰相趙普雖然有半部《論語》治天下,宋太祖就改了其中君臣之禮的部分。後來,宋朝的大臣朝見君王時就只能站著了。實際就是皇帝的權力越來越集中。
明清時期,大臣們朝見君王時就成跪著了。而且要三跪九叩。禮儀的變化,說明封建王朝的末落。代表著正個國家體制正在走向衰亡。想起乾隆皇帝會見英國大使時,就因為英使沒有向他跪拜,而耿耿於懷,最後強迫英國使臣向自己行了跪拜禮。乾隆那裡知道,在他死後,西方國家就欺辱他的大清王朝半個多世紀,直到滅亡。


流星68421911


首先這個問題確實需要改一改才好,這種變化與文化的進步和倒退確實沒有什麼關係,如果非要扯點關係的話,那大概可以說是文化的偏移。

當然,要注意的是,這裡的文化是廣義上的概念。

首先先秦時期的坐其實是採取了跪姿,那時候,君臣的關係更像是主人與客人的關係,主人請客人得是彬彬有禮的吧,然後客人也必須給主人充分的尊重吧。但是,君臣實際上隔閡不是那麼深,大家平起平坐,君主若是有求於臣,還得以禮相待才成。

所以那時候,君主和臣子都採取跪姿坐著。天下大事就在這中華夏禮儀文化的姿態中被談來吐往。

這其中實際上包含了兩種文化:政治文化以及禮儀文化。這時候兩者是後者更被重視。

但後來就發生了變化,君王們認為自己身份最為尊貴啊,總得和別人不一樣吧?於是,先是撤掉了臣子們的坐墊,讓他們不得不站著。

這時候,君王們只是想和他們不一樣,所以,站著也是可以的,這已經體現了我比你們要尊貴,足夠了。

這時候,禮儀文化正往政治文化那邊偏移,雖然這倆其實有著分不開的關係。

再後來,君王們越來越覺得自己牛氣的很,所以,他們站著都不行,得跪著,這樣我站著的時候,比我高的人就不再比我高了,嘿嘿。

這時候,禮儀文化成了政治文化的工具。政治打著禮儀的幌子洋洋得意,禮成為了一種形式,為政治服務。真正的禮則被政治高土掩埋。

但禮還是有啊,所以,只能說是偏移了,而不是取代了。


掘書觀史


這個問題除了中國幾千年君主專制的發展影響外我想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個問題。

在唐朝以前官員們都是坐著的,這句話一點都沒錯。但是他那個坐和今天的坐是不一樣的。桌、椅本是遊牧民族的產品,到了在唐朝後開始進入漢人的生活,而在此之前都是跪坐的,而日本在唐的時候也將這一習慣引進日本,至今日本仍然保留跪坐這個習慣。




而到到了宋朝的時候,桌椅已經融入漢人的生活。和在正堂上面,皇帝椅子的位置高度並不比大臣們的位置高度高出多少。所以就讓大臣們站著皇帝坐著,而在宋朝時,儒家思想也發生的變化。由原來的“仁義”開始向“忠義”轉變,在以前如果你不仁,我就可以不義。但到宋朝以後,由於外部少數政權的壓力,所有人都必須忠於皇帝,哪怕他不仁,你都不能不義。
水滸傳裡梁山泊宋江將聚義堂改為忠義堂。

至於說到明清時代需要下跪其實是有一點誤解。其實只不過是在,皇帝做決定的時候,官員要下跪而已,平常議論還是站著的。但是隻要是從這一方式就可以看出,還有另一個方面,清朝作為外族政權,為打壓和便於統治,下跪成風就由此開始,當然也是隨著中國君主專制在時代而不斷的強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