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謖的死局:街亭之戰的真相,竟有我們不知道的祕密!

馬謖的死局:街亭之戰的真相,竟有我們不知道的秘密!

公元228年4月,馬謖帶領王平等兩萬五千蜀漢將士來到街亭。

對於馬謖而言,他很清楚諸葛亮派他到此的戰略意圖,他也很清楚,憑藉他手上的精銳兵力,如果僅僅只是阻擋張郃麾下這五萬援軍的前進,並不是什麼特別困難的事情,他只需要嚴格按照諸葛亮的部署堅守街亭不出戰,就可以為諸葛亮贏得充足的時間來消化隴右地區。

等到隴右地區的各個軍事據點被諸葛亮拔除乾淨後,他自然會率領主力部隊前來街亭增援,到時候張郃基本就算是無力迴天。當然,這個時間應該不會太久,最多兩個多月而已。

所以說,諸葛亮派給馬謖的任務其實很簡單:堅守街亭,為諸葛亮爭取兩個月的時間,期間儘可能的避免與張郃正面作戰。

這也是諸葛亮此番北伐的戰略方針:先奪隴右,再取關中,一步一個腳印穩步前行。

可以說,這是一套非常穩妥且保守的戰法,它有很多很多的優點,就像諸葛亮自己所說的,這是十全必克之法。但問題是,這套十全必克的戰法,其實也存在兩個非常致命的缺點:

第一,街亭的重要性,曹魏方面自然也很清楚,如果張郃在短時間內無法攻破街亭,曹魏肯定會加大增援,到時候會有第二個、第三個五萬的援軍不斷趕過來,在數倍於己的兵力合圍之下,街亭還能不能守住,誰也不能保證。畢竟街亭並不是一座堅固的城池,它只是一處交通要道,蜀軍也只是臨時在此修築了一所軍事據點,它的防禦能力是非常有限的。

第二,即便街亭能夠守住,諸葛亮就一定能夠成功佔據隴右嗎?畢竟曹魏的國力雄厚,又是在本土作戰,不管是糧草還是士兵,都可以源源不斷的輸送到前線。長此以往,蜀漢軍隊真的能撐得住嗎?

在這種背景下,其實蠶食魏國邊境多少領土意義都不大,殲滅魏軍的有生力量才是關鍵。所以說,與其等到魏軍的後續部隊源源不斷向街亭聚攏後形成合圍,還不如趁只有張郃這一支部隊遠道而來,還未站住腳跟時給予迎頭痛擊。

簡單來說,就是先想辦法殲滅掉或重創這股有生力量,這樣後面即便再有援軍趕過來,只要他們還沒有形成合圍,都可以依葫蘆畫瓢給予痛擊,如此蜀軍才能避免被數倍於己的魏軍合圍,諸葛亮也才能有可能真正佔據隴右。

當然,說句題外話,這套戰法也有一個非常致命的缺點,那就是一個不小心,非但沒有殲滅掉敵人的有生力量,反倒被敵人給殲滅。

馬謖的死局:街亭之戰的真相,竟有我們不知道的秘密!

我們再回到馬謖身上,雖然大家對他的評價都不高,但他既然能夠在歷史上留下名字,還能夠爬上蜀漢軍界的高層位置,又跟隨諸葛亮南征北戰多年,基本的軍事素養絕對是合格的,至少比我們這些普通人要強上百倍,所以人家真的不是我們所說的書呆子,更不會犯那種基本的軍事常識錯誤。

事實上,他是最清楚諸葛亮北伐的戰略方針,也是這套戰略方針堅定的支持者,至少在平日裡。只是,當他來到街亭戰場上後,他的觀點開始發生了變化。

我不知道他究竟看到了什麼或是想到了什麼,或許他看到街亭的實際戰場根本不適合長時間堅守;又或是他想起先帝劉備曾經評價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所以他想用實際行動來證明自己;又或許是他內心深處其實並不贊同諸葛亮的戰法,所以當他有機會獨自帶兵時,他選擇了更適合自己的作戰方法,其實也就是魏延的戰略方針。

不過,從正常的邏輯看,馬謖應該是親自考察了完街亭周圍的地形後才做出的這番決定,所以我更願意相信他是覺得在街亭這個開闊的位置設立軍事據點阻擋張郃,實在太過困難,至少對於他而言。相反,這裡的地形更適合設伏狙擊,畢竟兩邊都是高山,地勢險峻,是天然的阻擊場地。

於是,街亭阻擋張郃援軍的任務,最終轉變成阻擊任務。

馬謖下令,全軍駐守南山!

這一命令當即遭到了副將王平的反對,他堅持要按照諸葛亮的方針來部署。

平心而論,王平和馬謖兩個人相比較,如果僅僅考慮宏觀戰略層面的話,馬謖這方面的能力應該在王平之上,畢竟馬謖自幼熟讀兵書,又長期跟隨諸葛亮等人南征北戰,相當於高學歷加名師指點,平日裡接觸的圈子也都是蜀漢高層,相對而言在看待問題時往往會看得更遠,考慮得更全面一些。

但如果比較具體的戰術實施,那王平絕對有能力完爆馬謖,雖然他是個文盲,據說斗大的字不識一籮筐,但他卻是從最基層一步步憑藉軍功爬上如今的位置,實戰經驗絕非一般人可以比擬,否則他不會有今天的地位。

打個簡單的比喻,馬謖就相當於名校畢業的營銷專業博士生,在給蜀漢總經理諸葛亮當了幾年助手後,直接被委任為營銷總監,王平則是從最基層的業務員開始做起,憑藉出色的業績一步步爬上營銷副總監的位置。

馬謖的死局:街亭之戰的真相,竟有我們不知道的秘密!

現在,在考慮街亭該如何部署時,馬謖會習慣性從宏觀戰略方面思考,而王平更多的是從戰術執行的角度考慮。至於他倆的決定究竟誰更正確,我沒法給出確切的答案。但我想說的是,不管採取何種戰法,如果他們兩個能夠齊心合力,即便不能打敗張郃,也絕不會敗得一塌糊塗。

換句話說,馬謖在觀察完街亭的實際情況後,做出應當變阻擋為狙擊的決定,這是宏觀戰略方面的考慮,但具體落實到如何實現狙擊任務,很明顯王平這位百戰疆場的老將更有經驗。事實上,兩人如果配合得當,應該會是一對很好的組合。

但可惜的是,馬謖這位高材生+天之驕子從內心裡應該是看不起王平這種大老粗,他可能會覺得王平層次太差文化太低,所以他不願意開誠佈公的和王平討論他的想法,更不願放下面子來請求王平的協助。相反,他的做法非常簡單粗暴,直接分了王平五千兵馬,打發他去旁邊的柳城駐紮,來個眼不見心不煩。

至於王平,在內心裡應該也瞧不上馬謖這種自以為高人一等的優等生,在王平這種實戰派看來,馬謖這種人平日裡就會說一些假大空的宏觀戰略,但真正幹起事來,其實也就那三板斧。所以王平也懶得和馬謖囉嗦,直接帶著五千士兵前往柳城。

本來嘛,馬謖麾下的的兵力就遠不如張郃,現在還分兵兩處,美其名曰可以相互照顧,但問題是,就這點兵力能照顧誰?不被人各個擊破就很不錯啦!

所以,在不討論馬謖戰略方針是否正確與否的情況下,馬謖在具體的戰術實施上,犯下的第一個錯誤就是:沒有很好的團結王平。

接下來,在進行具體的排兵佈陣時,馬謖又犯下了第二個錯誤:忽略了水源。

或許,在馬謖心裡,並沒有計劃著打持久戰,他想的是蜀軍以居高臨下勢如破竹之勢一舉擊潰遠道而來的張郃,在這種情況下,水源確實談不上多重要,甚至可以說是多餘的,因為有了水源,蜀軍將士還如何置之死地而後生。

但問題是,馬謖所面臨的對手,是身經百戰名震天下、連劉備和諸葛亮都佩服不已的猛將張郃,當馬謖還是小屁孩的時候,張頜就已經和麴義在界橋全殲公孫瓚的白馬義從而名揚天下,曹魏“五子良將”稱號可是憑實力打出來的。

想當年,韓信多次背水結陣以少勝多,但問題是,像韓信這逆天的人,也沒見他敢在西楚霸王面前玩置之死地而後生。相反,面對項羽,他只能玩起十面埋伏。現在,馬謖沒有全面分析自己的對手,卻貿然把自己置於絕境的地步,這是他犯下的第三個錯誤。

反觀張郃,他在對戰馬謖的這場戰役中,充分體現了一名優秀指揮官的軍事素養,在擁有優勢兵力的前提下,他能夠充分克制自己的求勝慾望,不寄希望於一招致命,而是徐徐而進,先斷其羽翼,再摧毀其信心,最後才摧毀其有生力量。

張郃先是派人困住駐紮在柳城的王平,切斷兩軍的聯繫;接著重兵包圍南山,圍而不打,同時斷絕水道,消耗他們的戰鬥力和意志力,最後等到蜀軍軍心潰散之時,再以秋風掃落葉之勢發起進攻,摧毀蜀軍的有生力量。

最終,蜀軍全線潰敗,無力迴天的馬謖只能落荒而逃。

街亭之戰自此結束。

未完待續......

歡迎關注下一期:諸葛亮為什麼非要殺馬謖

馬謖的死局:街亭之戰的真相,竟有我們不知道的秘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