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假,带孩子去湖南旅游,看看南宋铁牛吧

湖南株洲有一个茶陵县,因中华始祖炎帝神农氏“崩葬于茶乡之尾”而得名,始建于汉高祖五年。茶陵,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名胜古迹众多,如东门塔、南宋古城墙、井冈山第一个红色政权基地——工农兵政府旧址、以及坐落在洣水河畔的南浦铁犀。

这个暑假,带孩子去湖南旅游,看看南宋铁牛吧

作为一名茶陵人,从小父母就教我们,堂堂正正做人,遇事要坚强,要勇敢,一定要拥有铁牛的精神,真正的成为一名“茶陵牛”!

据记载:民间传说,古时洣水河妖作怪,洣水常常淹决南城,泛滥成灾,南宋绍定年间,知县刘子迈得一梦,见一头神犀冲人洣水之中,将河妖打败,顷刻,洪水便退了下去,刘县令醒来,即下令“括铁数千斤,铸为犀,置扛岸,以杀水势。”据说,从此后就再也没有发过洪水。铁犀自1232年建造,至今已有近800年的历史了,虽日晒雨淋,却浑身不锈不蚀,锃光乌亮。

“南浦铁犀”俗称“茶陵铁牛”,是茶陵八景之一,位于茶陵县城南古城墙外洣水河畔。

南宋绍定五年(1232),茶陵知县刘子迈因“江水荡决南城”,遂“铸铁犀数千斤置岸侧压之”。犀高1.1米,长2.1米,宽0.8米,重约3.5吨,系用亚共晶白口生铁分三次浇铸而成,其状似牛,俗称“铁牛”,昂首而卧,栩栩如生,历数百年不锈不斑。1953年重修铁犀卧座,1993年为其修葺了台座并重建了犀亭。因此,茶陵又有“犀城”之称谓。

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这是奶牛;任劳任怨,一生勤劳耕作,这是耕牛;勇往直前,视死如归,这是斗牛。牛的这种勤劳、勇敢、富有奉献精神,“茶陵牛”在世世代代茶陵人民中传承,而“农勤于耕、士勤于学”的茶陵人,其刚正不阿、锲而不舍、朴实无华的秉性,正契合“茶陵牛”精神,以至于一代伟人毛泽东在夸赞茶陵籍战士时,也亲切地称他们为“茶陵牛”。正是凭借这股“茶陵牛”精神,一代又一代茶陵人励精图治、奋发图强,不仅造就了茶陵“进士之乡”、“将军之乡”的美誉,也让“茶陵牛”这一美称名不虚传,美名远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