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垕真的有罪嗎?曹操爲什麼要殺掉王垕?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曹兵17萬人每日耗費糧食量浩大,諸郡又連年饑荒乾旱,接濟不上。曹操想催促軍隊速戰速決,李豐等卻閉門不出。曹軍相持了一個多月後,糧食將要用完,只得寫信給孫策求救,借了糧米十萬斛,仍不能滿足支配。

王垕真的有罪嗎?曹操為什麼要殺掉王垕?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一天,管糧官任峻部下的倉官王垕前往稟報曹操說:“如今兵多糧少,應當怎麼辦?”曹操回答說:“可以用小斛分發軍糧,暫且救一時之急吧!”王說:“兵士倘若怪怨起來該如何是好?”曹操說:“這你不用管,我自有辦法。”

王依照曹操命令,以小斛分發軍糧。曹操暗中派人到各營寨去聽風聲,各營寨怨聲載道,都說丞相欺騙了大家。曹操於是密召王入帳,對他說:“我想向你借一件東西,以此息眾怒,你可不要吝惜。”王說:“丞相想借什麼東西?”曹操說:“我想借你頭用以示眾!”王大驚失色,說:“我實在無罪!”曹操說:“吾也知道你無罪,但是如不殺你,軍心就難以穩定。你死後,你的妻子兒女我會為你照顧,你就不必多慮了。”王再想申辯時,曹操早就呼喊出刀斧手,推出門外一刀斬罷;然後把王人頭懸掛在高杆上面,並貼出告示:“王故意用小斛散發糧米,盜竊官糧,謹按軍法,斬頭示眾。”於是眾怨開始緩解。

嫁禍於人有兩種,一種是自己有禍,轉嫁他人,使自己逃脫罪責,轉嫁給自己的仇人則是一箭雙鵰。另一種是自己無禍,而欲加罪於自己的仇人,故意製造一些罪名轉嫁到仇人的頭上,這又類似於“借刀殺人”。

曹操沒有了“疑冢”,還去疑誰?沒有了《擊鼓罵曹》,還能罵誰?我愛被“戲說”的曹操,因為它是我們的傳統文化風景。我愛被“曹操墓”的“疑冢”,因為它是我們心中的文化景觀。

當“曹操墓”以文化乃至教化的名義,被“吹”上了天,被“疑”成最受中國人關注的陵墓,甚至連秦始皇陵都莫敢與之爭鋒時,總會有人站出來“逞能”,去尋找曹操墓,讓這個“氣球”洩點兒氣的。

先民塑造“疑冢”、再造曹操,是文化再造,不關科學——至於目的,不必贅言,誰都知道。而今考古確認曹操墓,就是捎帶著破了“疑冢”,還是隻關科學——至於目的,不必贅言,誰都知道。傳統文化與現代科學的衝突,至少是質疑曹操墓真假風波的暴風眼之一。但是,科學摧毀不了文化,一如科學摧毀不了宗教。

橋玄官居太尉,許一位頑皮孩子為忘年(橋玄比曹操大46歲),說這樣的話,陡增了曹操的擔當與自信。曹操一生,一直不忘橋玄的知遇之恩。每過橋玄墳墓,他都要祭祀,並曾撰寫祭文,其雲:國家感念您的訓誡,讀書人緬懷您的教誨。我小時候登府拜訪您,以頑劣的品質蒙受您的接受。您對我褒獎稱讚,就像孔子稱讚自己不如顏淵。士為知己者死,一直記在心上。您還與我從容約誓:“我死後要是你路過我的墓前,不拿一斗酒、一隻雞祭祀我,車過三步叫你肚子疼,你不要怪我。’這是當時的玩笑話,不是至親篤好,又怎肯說這樣的話。現在祭祀您,不是怕您讓我肚子疼,只是懷念舊情,悲自心起。

公元175年(熹平四年),20歲的曹操被舉為孝廉,有了當官資格,並被授以“洛陽北部尉”,即一個區的公安局長——“洛”字第一次出現於《三國志·魏書·武帝紀》,曹操就幹了件震動朝野的大事:將權勢如日中天的大太監蹇碩的叔叔蹇圖,給亂棒打死了。

“洛”字第二次出現,曹操已經35歲,時在190年,天下已經大亂:董卓挾天子自洛陽遷都長安,“卓留屯洛陽,遂焚宮室。”

說曹操,質疑曹操墓,不必搞得劍拔弩張。

“赴宴的路上看見一個烤白薯攤,攤主是個三十多歲的女人,在凜冽的寒風中綻放一張笑臉,沒有絲毫苦難寫在臉上……隔著車窗我似乎聞見了烤白薯的香味,顧不上待會兒的盛宴,先買一塊嚐鮮。我下車與攤主聊天,讓她找幾個熱乎的,她費力地打開烤爐,從兩層篦子中挑出幾塊燙手的放在秤上,開玩笑地說:‘這是曹操墓旁挖的,甜得很。’我樂了,這兩天曹操墓不僅婦孺皆知,還能調侃。一個河南農村來的婦女,文化不高,生存道理卻明白不少。我們優秀而苦難的民族啊,造就了多少這樣堅韌不拔的百姓,境地無論順逆,全然一副平和心態。”

2010年1月19日,馬未都先生在博客《烤紅薯》中這樣寫道。其實,關乎曹操墓,質疑者與堅守者的論戰,說到底,不外乎就是人文戰科學、關公戰秦瓊這檔子事兒,諸方何不學學站在北京的大街上賣烤紅薯的河南村婦呢。曹操的異化、曹操的疑冢,雖系文人“加工”,本系民間“種植”。

民間已然“調侃”,文人何必再皺著眉頭荀彧、程昱勸之,乃遣曹洪將兵西迎,衛將軍董承與袁術將萇奴拒險,洪不得進……秋七月,楊奉、韓暹以天子還洛陽,奉別屯梁(移師開封)。太祖遂至洛陽,衛京都,暹遁走。天子假太祖節鉞,錄尚書事。洛陽殘破,董昭等勸太祖都許。九月,車駕出轅(少林寺北轅關)而東,以太祖為大將軍,封武平侯。”

在曹操的一生中,洛陽是他政治生命的起點(20歲就任“洛陽北部尉”),也是他政治生命的終點(66歲“王崩於洛陽”)。但是,在曹操一生,特別是戎馬30多年平定天下的進程中,洛陽只不過是他人生之旅的一個“客棧”——洛陽在他心中近乎是可有可無的,不然在曹操自建安二年至建安二十三年20多年的事業巔峰期,《三國志·魏書·武帝紀》怎會不著一個“洛”字?

儘管曹操死在洛陽,但洛陽畢竟只是他的“客棧”。曹操不會葬身洛陽“客棧”。

名人介紹

王垕真的有罪嗎?曹操為什麼要殺掉王垕?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曹操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馬超、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並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

曹操在世時,擔任東漢丞相,後為魏王,去世後諡號為武王。其子曹丕稱帝后,追尊為武皇帝,廟號太祖。曹操精兵法,善詩歌,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並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散文亦清峻整潔,開啟並繁榮了建安文學,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史稱建安風骨,魯迅評價其為改造文章的祖師。同時曹操也擅長書法,尤工章草,唐朝張懷瓘在《書斷》中評其為妙品。

王垕真的有罪嗎?曹操為什麼要殺掉王垕?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觀滄海/碣石篇》原文翻譯及賞析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裡。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王垕真的有罪嗎?曹操為什麼要殺掉王垕?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譯文及註釋】

譯文

東行登上碣石山,來觀賞那蒼茫的海。海水多麼寬闊浩蕩,山島高高地挺立在海邊。

樹木和百草叢生,十分繁茂,秋風吹動樹木發出悲涼的聲音,海中湧著巨大的海浪。

太陽和月亮的運行,好像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發出的。銀河星光燦爛,好像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產生出來的。

我很高興,就用這首詩歌來表達自己內心的志向。

註釋

1.臨:登上,有遊覽的意思。2.碣(jié)石:山名。碣石山,河北昌黎碣石山。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徵烏桓得勝回師時經過此地。

3.滄:通蒼,青綠色。4.海:渤海。5.何:多麼。6.澹澹(dàn dàn):水波搖動的樣子。

7.竦峙(sǒng zhì):聳立。竦 ,通聳,高。8.叢生:指草木聚集在一處生長。豐茂:指茂盛,茂密。

9.蕭瑟:樹木被秋風吹的聲音。10.洪波:洶湧澎湃的波浪。11.日月:太陽和月亮。12.若:如同.好像是。

13.星漢:銀河,天河。14.幸:慶幸。15.甚:極點。16.至:非常。17.詠志:即表達心志。

18.幸甚至哉:真是慶幸。19.詠:歌吟。20.志:理想。21.歌以詠志:以歌表達心志或理想。

王垕真的有罪嗎?曹操為什麼要殺掉王垕?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作品鑑賞】

《觀滄海/碣石篇》借大海的雄偉壯麗景象,表現了開闊的胸襟,抒發了統一中原建功立業的抱負

這首詩是曹操北征烏桓勝利班師,途中登臨碣石山時所作,詩人借大海的雄偉壯麗景象,表現了開闊的胸襟,抒發了統一中原建功立業的抱負。曹操這首《步出夏門行·觀滄海》準確生動地描繪出海洋的形象,單純而又飽滿,豐富而不瑣細,好像一幅粗線條的炭筆畫一樣。

尤其可貴的是,這首詩不僅僅反映了海洋的形象,同時也賦予它以性格。句句寫景,又是句句抒情。既表現了大海,也表現了詩人自己。詩人不滿足於對海洋做形似的摹擬,而是通過形象,力求表現海洋那種孕大含深、動盪不安的性格。海,本來是沒有生命的,然而在詩人筆下卻具有了性格。這樣才更真實、更深刻地反映了大海的面貌。

《觀滄海/碣石篇》感情非常奔放,思想卻很含蓄,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而且做到了情理結合、寓情於景

此詩是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壯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步出夏門行·觀滄海》的高潮放在詩的末尾,它的感情非常奔放,思想卻很含蓄。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而且做到了情理結合、寓情於景。因為它含蓄,所以更有啟發性,更能激發我們的想像,更耐人尋味。過去人們稱讚曹操的詩深沉飽滿、雄健有力,如幽燕老將,氣韻沉雄,從這裡可以得到印證。全詩的基調為蒼涼慷慨的,這也是建安風骨的代表作。[3]

《步出夏門行》,又名《隴西行》,屬漢樂府中《相如歌·瑟調曲》。 夏門原是洛陽北面西頭的城門,漢代稱夏門,魏晉稱大夏門。古辭僅存市朝人易,千歲墓平二句(見《文選》李善注)。《樂府詩集》另錄古辭邪徑過空廬一篇寫昇仙得道之事。曹操此篇,《宋書 · 樂志》歸入《大麴》,題作《碣石步出夏門行》。從詩的內容看,與題意了無關係,可見,只是借古題寫時事罷了。詩開頭有豔辭(序曲),下分《觀滄海》、《冬十月》、《土不同》、 《龜雖壽》四解(章)。當作於公元207年(建安十二年)北征烏桓得勝回師途中。

《觀滄海/碣石篇》登上碣石山頂,居高臨海,視野寥廓,大海的壯闊景象盡收眼底

從詩的體裁看,這是一首古體詩;從表達方式看,這是一首四言寫景詩。東臨碣石,以觀滄海這兩句話點明觀滄海的位置:詩人登上碣石山頂,居高臨海,視野寥廓,大海的壯闊景象盡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寫,概由此拓展而來。

觀字起到統領全篇的作用,體現了這首詩意境開闊,氣勢雄渾的特點。前四行詩句描寫滄海景象,有動有靜,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與水何澹澹寫的是動景,樹木叢生,百草豐茂與山島竦峙寫的是靜景。觀滄海選自《樂府詩集》,這是樂府詩《步出夏門行》中的第一章。

《觀滄海/碣石篇》雖是秋天的典型環境,卻無半點蕭瑟淒涼的悲秋意緒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點像繪畫的輪廓。在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簾的是那突兀聳立的山島,它們點綴在平闊的海面上,使大海顯得神奇壯觀。這兩句寫出了大海遠景的一般輪廓,下面再層層深入描寫。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前二句具體寫竦峙的山島:雖然已到秋風蕭瑟,草木搖落的季節,但島上樹木繁茂,百草豐美,給人詩意盎然之感。

後二句則是對水何澹澹一句的進一層描寫:定神細看,在秋風蕭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瀾,洶湧起伏。作者面對蕭瑟秋風,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壯志胸懷。雖是秋天的典型環境,卻無半點蕭瑟淒涼的悲秋意緒。作者面對蕭瑟秋風,極寫大海的遼闊壯美:在秋風蕭瑟中,大海洶湧澎湃,浩淼接天;山島高聳挺拔,草木繁茂,沒有絲毫凋衰感傷的情調。這種新的境界,新的格調,正反映了他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

王垕真的有罪嗎?曹操為什麼要殺掉王垕?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觀滄海/碣石篇》誦讀全詩,仍能令人感到它所深深寄託的詩人的情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運用作者的想象,寫出了作者曹操的壯志情懷。前面的描寫,將大海的氣勢和威力凸顯在讀者面前;在豐富的聯想中表現出作者博大的胸懷、開闊的胸襟、宏大的抱負。暗含一種要像大海容納萬物一樣把天下納入自己掌中的胸襟。幸甚至哉,歌以詠志。這是合樂時的套語,與詩的內容無關,也指出這是樂府唱過的。

《步出夏門行·觀滄海》一詩全篇寫景,其中並無直抒胸臆的感慨之詞,但是誦讀全詩,仍能令人感到它所深深寄託的詩人的情懷。通過詩人對波濤洶湧、吞吐日月的大海的生動描繪,使我們彷彿看到了曹操奮發進取,立志統一國家的偉大抱負和壯闊胸襟,觸摸到了作為一個詩人、政治家、軍事家的曹操,在一種典型環境中思想感情的流動。全詩語言質樸,想象豐富,氣勢磅礴,蒼涼悲壯。

【名家評論】

唐朝史學家吳兢《樂府古題要解》:東臨碣石,見滄海之廣,日月出入其中。張玉榖《古詩賞析》:此志在容納,而以海自比也。清代詩人沈德潛:曹操詩歌時露霸氣,指的就是《步出夏門行·觀滄海》這類作品。霸氣當然是譏評,但如果將霸氣理解為統一中國的雄心,那麼,這種藝術鑑賞的眼光還是可取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