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披露中國新戰略願景,聚焦智慧與服務

聯想披露中國新戰略願景,聚焦智慧與服務

近日聯想參展了第六屆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CITE2018),率隊參展的是聯想集團執行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劉軍,這是聯想集團時隔五年之後再次擁抱CITE。在4月9日的展覽中,工信部長苗圩、副部長羅文、廣東省常務副省長林少春、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等多位領導前來聯想展臺視察,劉軍及其他聯想高管向領導們彙報了聯想在戰略轉型和業務佈局方面的成果,並表達了“智慧聯想,服務中國”的新戰略願景。

聯想披露中國新戰略願景

自2005年收購IBM個人電腦業務之後之後,聯想開啟了國際化征程並獲得成功,迄今為止聯想已在北美、歐洲和南美等海外市場站穩腳跟,成為各國主要的IT設備供應商。但在整體PC市場的需求遭遇瓶頸,市場增速放緩的背景下,尋找PC設備之外新的需求增長點,拓展新的發展空間,從市場中鍛造出新的核心競爭力,就成為擺在聯想集團面前的一個深刻問題了。此次劉軍提出的“智慧聯想,服務中國”是聯想中國新戰略的首次被披露,而這八個字也將決定聯想未來在中國市場的業務發展方向,與之前有了很大不同。

聯想披露中國新戰略願景,聚焦智慧與服務

在聯想的CITE展臺前,除了擺放著本次展會獲得金獎的ThinkPad X1 Carbon 2018,以及獲得創新獎的全球首款沉浸式AR遊戲裝備聯想Mirage之外,還用場景化的方式展出了聯想在智慧終端、智慧家庭、智慧服務、智慧教育、智慧計算等領域的發展成果,令參展者印象深刻。聯想目前在戰略上講求迴歸中國,智慧轉型,迴歸中國並不是要在聯想本已佔統治地位的中國賣出更多的PC,而是要發展符合時代需求的新業務,從市場上尋找到新的需求加以滿足,從而完成聯想集團在商業模式上的升級轉型。換句話說,聯想在中國市場要做智能物聯即SIoT,從設備製造商轉型成SIoT服務商。

據劉軍介紹,聯想在中國的新業務可分為四大板塊,即智能物聯、智慧行業、智慧服務、智慧渠道。這其中,智能物聯解決的是智能化的基礎設施問題,智慧行業往應用端又則上升了一層,致力於通過智能化為各行各業進行賦能,如教育和金融等。智慧服務的作用則更為具體,主要服務與聯想中國的消費者客戶、面向大中小型企業客戶提供IT的解決方案全套服務;智慧渠道主要是通過智能化對聯想當前的渠道模式進行變革,使其更有效率,聯想希望能夠搭建一個toB的電商平臺。

聯想具備發展智能物聯的有利條件

相比注重於信息連接的互聯網而言,智能物聯網更注重於信息的處理、轉換、響應及反饋,是一個有著更高技術要求的領域。即便將已發展成熟的互聯網巨頭也包括在內,在這個領域面前也沒有哪家擁有哪怕一點點領先優勢,這是個大家都處在同一起跑線的項目。不過從先天條件來看,作為成功的設備製造商的聯想,反而還擁有許多得天獨厚的發展條件,這些條件的存在,使得聯想進入智能物聯產業成為必然選擇。從去年開始,聯想集團就已開始在SIoT領域進行佈局,發展至今已有小成。

聯想披露中國新戰略願景,聚焦智慧與服務

SIoT是包含了智能化、信息連接、軟件、硬件等多個不同環節的長鏈條,很多純互聯網公司之所以沒條件做的原因,是根本搞不定軟硬件等這些關鍵環節。有了很好的智能物聯機制,也還需要相應的雲服務來進行支持,而云服務又是靠硬件來支撐的,相關要素一環扣一環,作為硬件消費大戶的互聯網公司的手伸不了那麼長。不過這些條件限制,在聯想這裡並不是問題,聯想自己是做硬件的,也具備相當的軟件能力,過去幾年的轉型也已逐步鍛造出雲服務能力,把這些綜合條件善加利用起來,其實聯想發展智能物聯擁有的有利條件還是很多的。

聯想中國新戰略中發展智能物聯的設想是,通過設備+雲,外加部分產品及解決方案的方式,搭建一個開放的智能物聯生態,通過這個生態去對各行各業進行賦能,為其提供基礎設施級的服務。各行各業的智能化是未來一個可見前景,但實現智能化的前提當然不能靠螞蟻搬家,還是要靠一些大型的領先企業搭建平臺提供條件,在這個基礎上,各個經濟元素才有可能依託已有條件,根據自身具體需求開展充分創新,智能化社會也才能最終形成。聯想的戰略,就是想當這個平臺搭建者和條件提供者,以迎接隨時可能爆發的產業需求。聯想具備發展這一塊的條件,對此也有相當的決心。

聯想披露中國新戰略願景,聚焦智慧與服務

迴歸中國是聯想必然選擇

就以教育、醫療、製造、金融、零售等行業來說,是智能化需求較為集中的產業,聯想首先利用自身在設備、雲端基礎架構和AI上的核心優勢,為其搭建出基礎設施,再根據一些行業的共性需求提出一些行業解決方案,只要能為企業切實解決生產力提升問題,用賦能方式為其生產過程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和機構湧入進來,做出更多的創新,從而推動行業智能化構想的最終落地。聯想在這個過程中除了提供產品之外,還會更多地提供服務,也就是設備+雲的方式。

作為國際化企業的聯想,FY16/17銷售收入是430億美元,76%收入來自海外,在世界五百強中排名226名,是中國民營企業的第二。中國智造2025和工業4.0是整體產業大環境中一個可見的前景,在奔向這個目標的過程中,中國企業的數字化和智能化轉型浪潮隨時有可能出現爆發,已做到PC市場全球數一數二的聯想選擇這個時機迴歸中國佈局智能物聯產業,是看中並認準了其中存在的巨大機會,希望能借此找到新的市場需求並開拓出聯想的一個全新市場,並最終完成聯想集團的轉型,這是個相當精密的戰略設計。

過去一年聯想在智能化領域的發展速度不斷加快,很多新的技術平臺被搭建起來,新的服務模式也被引入進來,新產品和新服務的落地速度相當迅速。就在本次CITE2018展會結束之後的4月16日,聯想又將發佈面向消費客戶的智能物聯賦能品牌,並推出首批產品。其實往深裡看,設備市場的容量已承載不了聯想的雄心了,聯想正在試圖藉助智能化浪潮將自己轉型為設備與服務雙棲選手,鍛造出雲+端無縫連接的獨特能力,以引領智能化浪潮。而各項發展條件得天獨厚的中國市場,自然就會成為其邁出這一步的首選,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看,聯想回歸中國也是必然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