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經濟普遍面臨安全難題

曾經被資本“寵壞”了的Uber、滴滴還有Airbnb們正在為自己引以為傲的共享經濟模式“買單”。

以Uber為例,這家在短短几年時間內成功把業務範圍擴張到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0多座城市的公司,早已習慣了在高速擴張過程中不斷遭遇訴訟和麻煩。

雖然政策風險和安全隱患一直存在,但早幾年前接踵而來的資本並不擔心這些。

頗為戲劇性的是,在共享經濟服務已經被越來越多的用戶所接受的情況下,Uber可以在不斷接收新傳票的同時拿到資本市場給出的越來越高的估值。

相似的一幕在Airbnb和滴滴的身上得到重現。

但是當共享經濟平臺只剩下為數不多的幾個玩家之後,接連幾個安全事件的發生引發了不少人的恐慌。

這一批人昔日曾為共享經濟帶來的便捷而歡呼,但如今卻開始感慨作為消費者的安全得不到保障的無力感。

作為共享出行的兩大巨頭,滴滴和Uber當下都飽受安全質疑。

共享经济普遍面临安全难题

在滴滴快車司機打人和滴滴順風車司機殺人事件的同一個時間段,有機構對美國的警方報告、聯邦法庭記錄、縣法院數據庫進行了分析,發現在過去4年裡至少有103名Uber司機、18名Lyft司機受到指控,他們涉嫌強暴、強行觸摸、綁架,還有其他一些罪行。在103名Uber司機和18名Lyft司機當中,分別有31名和4名涉嫌侵犯乘客的司機被判有罪。

按照Uber的說法是,強姦案件發生率為九百萬分之一,性侵案件發生的幾率為三百三十萬分之一。

雖然上述案件發生率從數據上看來並不高,但是在網約車平臺做大之後,海量的訂單中只要有一個訂單出現安全問題,帶來的影響都是難以估計的。

而這背後,Uber專車服務的安全性一度在全世界引發爭議。

不少國家的政府和消費者指出,Uber並未對兼職專車司機的背景進行足夠的安全性審核。另外,Uber在美國還被指在審核司機安全方面誤導了消費者。

值得一提的是,針對安全問題Uber日前新增了幾個安全功能,例如在程序內增加緊急911按鈕,加強監督,要求司機每年都要參加背景審查。

此外, Uber還建了一個全球化團隊,由前執法官員組成,他們負責處理警方的調查任務。

事實上,不僅僅乘客有風險,司機也可能有危險。

有消息稱,去年5月,一位16歲的女孩在美國伊利諾伊州,用刀捅死了一位Uber司機。最後原因被曝出:“隨機殺人”。後來,Uber順勢推出了各類司機安全保險。

共享經濟成功將Uber、滴滴打造成全球最大的兩個出行服務提供商,安全性是兩家必須要揹負的責任。

即使網約車已經可以通過互聯網實時監控機動車的行蹤,甚至可以用技術手段實現可視化監控,即使網約車外在安全性實際上已經比傳統出租車更為可靠,但是對於公眾而言,這些依然不夠。

而同樣是共享經濟,Airbnb也經歷過類似的問題。

去年10月,一名在Airbnb上預訂了一間墨爾本民宿的顧客,遭到居住在該房的三名男子殺害。

現實情況是,雖然現在不管是滴滴、Uber還是Airbnb都沒有辦法百分百保證消費者的安全,但是至少各家可以嘗試著迴歸交易本身,做一些減法。

滴滴此前在順風車業務上加入的類似社交功能標籤評價,在滴滴順風車的行程結束後,車主和乘客可以在APP端的評價頁面中選擇滴滴預先設定好的“這個美女不一般”、“直男”等“印象標籤”來評價對方。

如今這一功能由於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車主和乘客的信息而招致批評聲不斷。

而Airbnb的房東在分享房屋時也要提供身份證、護照、社會保障號碼和電話等常規信息,此外還要提供社交媒體信息。這些超出交易之外的信息,很可能對交易雙方的人身財產安全埋下隱患。

相比之下,Uber如今不再向司機提供上車下車地址信息。這意味著,Uber目前只會給司機顯示乘客的評分,還有乘客當前位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