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湖北地區有哪些有名的部隊?

苦心de孤詣


湖北編練新軍始於1895年。從1904年開始清政府要求全國編練36鎮新軍,其中湖北要求編練兩鎮(師),到1911年辛亥革命時,湖北實際編練成新軍一鎮又一個混成協。根據番號,湖北編練的新軍番號為陸軍第八鎮和暫編陸軍第二十一混成協,其中第八鎮的統制(師長)為張彪、第二十一混成協的協統(旅長)就是黎元洪。

陸軍第八鎮下轄第15、16兩個步兵協(旅),每協下轄兩個步兵標(團),每標下轄三個步隊營;其中步隊第15協下轄第29、30標,步隊第16協下轄第31、32標;除此之外還下轄馬隊第八標(下轄三個營)、炮隊第八標(下轄三個營)、工程隊第八營、輜重隊第八營。正是這個工程隊第八營中的士兵搶佔了楚望臺軍械所,吹響了武昌起義的號角。

暫編第二十一混成協下轄步隊第41、42兩標(團),每標下轄三個步隊營。除此之外還下轄馬隊一營、炮隊一營、工程兵一隊、輜重兵一隊。這個協的協統(旅長)就是黎元洪,黎元洪反對革命,武昌起義時還親手殺死了兩名革命的士兵。後來黎元洪躲在了床底下,武昌起義成功後,革命黨人認為自己威望不足,於是就讓反動的協統黎元洪出任湖北軍政府都督,但遭到了黎的拒絕,後來在革命黨的武力威脅下,黎元洪就任湖北軍政府都督。


歷史軍魂


按民國時期的傳統稱謂,湖北的地方部隊自然應為“鄂軍”,由於武漢乃是“九省通衢”之地,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確實缺乏地方軍隊長期割據的土壤。不過“鄂軍”也曾經短期存在過,比如夏鬥寅的鄂軍第一師和後來以此擴編的第13軍,就屬於湖北地方軍隊。




(夏鬥寅)

1911年辛亥革命是在武昌爆發,以清王朝“湖北新軍”為主的起義軍成立了“鄂軍都督府”,推舉黎元洪為都督,組織實施漢口保衛戰,成功抵抗清政府的鎮壓。袁世凱以北洋軍為後盾逼清帝退位後,成為了首任“中華民國大總統”,立即解散了湖北軍政府,同時以北洋軍精銳進駐,湖北逐漸成為北洋軍閥中“直系”的重要地盤,由號稱“長江三督”之一的鄂督王佔元統治,吳佩孚在第二次直奉大戰中失敗後即逃到湖北,兵力較多,控制嚴密,鄂省獨立成軍的機會已然不大。

1921年在討伐北洋軍閥的第二次護法戰爭中,部分旅湘的湖北人氏藉機在長沙成立了“湖北自治軍”,以李書誠為總司令,夏鬥寅任團長;經過不斷的發展,番號先後更疊為“鄂軍混成旅”和“鄂軍第二混成旅”,1926年擴編為“鄂軍第一師”,宣佈效忠廣州革命政府,受國民革命軍第八軍唐生智節制,參加北伐戰爭,師長夏鬥寅,參謀長萬耀煌,熟悉土地革命戰爭史的答友應該對這兩位不會陌生。

(鄂軍第一師部隊)

1927年1月,鄂軍第一師收復鄂西重鎮宜昌,並在此整編為“國民革命軍獨立第14師”,轄5個團共12000餘人;隨著北伐戰爭的不斷勝利,不久再次擴編為“新編第10軍”。蔣介石發動四一二政變後,與武漢國民政府發生“寧漢對立”,夏鬥寅率先響應南京蔣政權,在宜昌起兵反叛攻擊武漢政府,結果被葉挺擊敗,但仍被蔣介石任命為第27軍軍長。1928年參加二次北伐時,在山東兗州整編為陸軍第13師,為二旅六團的甲種師,這是鄂軍唯一的主要血脈。

中原大戰期間,第13師被擴編為第13軍,戰後夏鬥寅升任武漢警備司令兼軍長,1932年再被任命為湖北省主席,此時較為蔣介石器重。但當夏鬥寅主鄂後,以“鄂人治鄂”的口號開始培植個人勢力,逐漸遭到蔣介石的猜忌,1933年強迫其去職改任鄂豫皖剿總上將總參議,而以心腹張群出任湖北省主席,至此,夏鬥寅失去軍權,慢慢淡出軍界,而第13軍的番號給了湯恩伯所部。


(土木系老大、專吞雜牌之陳誠)



鄂軍血脈第13軍隨即縮編為二旅四團的第13師,被調往河南洛陽駐紮。抗日戰爭爆發後參加淞滬會戰,傷亡慘重,僅十幾天就有三個團被打殘,徐州會戰後進行整補時不幸落入“虎口”,由最擅長吞併雜牌部隊的陳誠負責接收,陳誠隨即以“土木系”干將方靖出任第13師師長,一併將各旅、團長調整為黃埔生任職,至此,鄂軍這支部隊成為了標準的國民黨中央軍。

抗日戰爭勝利後,第13師全部換裝日械,駐防湖北荊門。1946年整編會議後更改番號為“整編第13旅”,劃歸整編第66師指揮,1947年在魯西南戰役中被劉鄧大軍全殲,師長宋瑞珂中將被俘。不過該旅作風比較頑強(旅長羅賢達少將),在羊山集死守15個晝夜,給解放軍造成很大傷亡。雖然整編第66師其後重建(次年再被殲於開封),但鄂軍的這一支餘脈卻就此消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