擇明主而棲的諸葛亮,爲什麼讓劉備三顧茅廬?背後原因令人咋舌!

說起諸葛亮出山就勢必會說起三顧茅廬,而這麼一段家喻戶曉的故事之所以流傳千年,無非是春中表示出的諸葛軍師的雄才大略和劉老闆的虛懷若谷讓後人們一直津津樂道,併為人所爭相效仿:當帝王的就要像個劉老闆的樣子,當臣子的也要以孔明先生為榜樣。然而籠罩在歷史煙雲中的這一段佳話卻有一個問題十分有趣,那就是他為什麼非要讓老闆三顧呢?

擇明主而棲的諸葛亮,為什麼讓劉備三顧茅廬?背後原因令人咋舌!

要想弄清楚這個問題,還是那句話,必須這一事件放到當時的環境中,這樣才能夠逐步的接近當時的歷史真相,下面我們從諸葛軍師、劉老闆以及他身邊的猛將們三個層次來為大家作一分析。

擇明主而棲的諸葛亮,為什麼讓劉備三顧茅廬?背後原因令人咋舌!

從諸葛軍師的角度來考慮,當時的他其實是早已在做著相關準備,就等一位賢明的君主前來相邀了。這在史書上都是有所記載的,當初他號稱臥龍,不出門而聞天下事,這些都是在放出話來表示自己是十分的有才。在古時候有才是做什麼用的?一句話士為知己者死。當時他也喜歡將自己比做管仲、樂毅這些人,要知道這些人可都是輔佐一代國主的,他的心志自然在其中是不言而喻的,並不像戲文中唱的那樣散淡的人。

擇明主而棲的諸葛亮,為什麼讓劉備三顧茅廬?背後原因令人咋舌!

但是為什麼他非要讓貴為皇叔卻編著草鞋的劉老闆屁顛屁顛的連跑三趟呢?在這裡大家要搞清楚,古時候的三不見得是實三,而可能是虛指多的意思,也就是說他的老闆為了找他,居然前前後後找他不下三次。況且當時路況不好,又沒有奔馳寶馬,這一路找去他居住的那個地方,可謂是十分辛苦的,但他的用意就是要看看這位老闆到底對自己有沒有誠意。而且從年齡來看,兩人可謂是相差懸殊,他足足比老闆要年輕二十來歲,這以後混到一起,如果沒有足夠的誠意,那還不像曹操手下的一干謀士一樣,沒有什麼地位,還不是看老闆臉色行事?所以他要通過這個來試探老闆的態度,這是第一個原因。

擇明主而棲的諸葛亮,為什麼讓劉備三顧茅廬?背後原因令人咋舌!

從劉老闆的角度來考慮,其實他當初去為自己找個能拿得出手的軍師,也並不是一氣呵成、接連不斷的去的。大家知道當時劉老闆與諸葛先生所住地是相當的不遠,但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裡倆人並沒有任何交集,這不奇怪嗎?

擇明主而棲的諸葛亮,為什麼讓劉備三顧茅廬?背後原因令人咋舌!

其實放到劉玄德這裡真不奇怪,第一他當初朝不保夕,指不定還要幹跑路的營生,暫時也沒有心思去考慮納入軍師發展自己的事業。第二他即便有這個心思,起初也不一定想的是諸葛亮這個人選,因為事實上在當地儘管諸葛亮自命不凡,但是其實當地士人並不是十分把他看在眼裡的。第三他即使去了估計也是斷斷續續去的,這個可能性是相當大的。因為只說了三顧,並沒有說是否見到了人。也許他路過的時候去拜訪這位先生,但可能人家不在,他就走了。又有一次剛巧路過想起上次拜訪的那個人不在那就順路過去看看,真是不巧還是不在又走了。第三次去了,這次巧了,諸葛先生在家裡好好的等著他呢。這種情形其實是相當可能的。因為古代又沒有手機又沒有傳真,他也並不真的能未卜先知,撲個空也是正常的。

擇明主而棲的諸葛亮,為什麼讓劉備三顧茅廬?背後原因令人咋舌!

從身邊的猛將們來考慮,這個時候劉備身邊已經有了結拜兄弟,這些左膀右臂可是和劉老闆的關係親近多了。而在古時候文臣和武將註定是相愛相殺的矛盾體,彼此是互不服氣的。他如果要到劉老闆身邊去打工,新來的勢必做小,這和他自己的職業規劃是相矛盾的,所以這個時候他一定要不見,即便是自己躲出去也要不見,這樣首先為的是抬高價,你們不是隨便聊聊性情相投就結義了嗎,和我還不行,你得多來幾趟哪。

擇明主而棲的諸葛亮,為什麼讓劉備三顧茅廬?背後原因令人咋舌!

這樣子是給誰看的?當然有給劉老闆看的意思,讓他趁早做好心理準備,我去了可不是做小的,我是要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離了這個那就一切免談。但更主要的意思還是給他手下的一干猛將們看的,你們不是牛叉嗎,主公都這樣對我,你們以後更得學乖一點兒,聽話一點兒,特別是我的話更要不折不扣的執行。

所以綜上所述這些才更符合當初他欲出山的心思,而演義中為了好看,居然不惜筆墨、大費周章地弄出了三個小橋段,讓劉老闆每次都見到這尊真神,還演繹出張飛火燒他的草屋等劇情只不過是為了增加故事情節使之更加吸引人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