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眼皇帝”还能这么有才——南朝梁元帝萧绎

萧绎(508年—555年),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梁开国皇帝梁武帝萧衍庶七子,生母文宣太后阮令嬴,梁简文帝萧纲异母弟,南朝梁第三位皇帝(552年—554年在位)。早年因病视力不好,又因医治不善导致一眼失明,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独眼皇帝”。

“独眼皇帝”还能这么有才——南朝梁元帝萧绎

虽然一直眼睛失明了,但是并不影响他的文学才能。萧绎少聪颖,好读书,善五言诗,五岁能诵,稍长遍览群 书,下笔作文不落窠臼且行云流水,亦长于绘画,擅画人物,他的画人物形象准确,神情自然生动,能表现出不同地域、国家、民族人物的外貌和气度。诗画双绝的萧绎,是名副其实的文学人才。他一生有大量学术著作,如《孝德传》、《忠臣传》、《注汉书》、《周易讲疏》、《老子讲疏》、《全德志》、《江州记》、《职贡图》等。其中《金楼子·立言篇》在文学理论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说突破了过去文笔说的仅仅拘于有韵无韵的局限。

“独眼皇帝”还能这么有才——南朝梁元帝萧绎

然而艺术的成就难掩其政治上的失败,这既有与当时时代混乱的局面有关,更主要的也是他个人的性格使然,史载其“禀性猜忌,不隔疏近,御下无术,履冰弗惧,故凤阙伺晨之功,火无内照之美。”所以王夫之说:“江陵陷,元帝焚古今图书十四万卷,或问之,答曰读书万卷,犹有今日,故焚之,未有不恶其不悔不仁而归咎于读书者,曰书何负于元帝哉。”

“独眼皇帝”还能这么有才——南朝梁元帝萧绎

他将亡国的罪责归咎于文化,萧绎没有去检讨军事上、政治上的教训,却把责任一股脑儿推在那些书 本上。文化成就了他,他也成就了文化,但他在政治上和军事上,他的确无能为力,终致亡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