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角獸陸續登陸A股 小米搶得CDR申請首單

獨角獸陸續登陸A股 小米搶得CDR申請首單

資料圖:香港“小米之家”。中新社記者 張煒 攝

隨著制度細則的落地和小米集團提交申請,旨在加大資本市場對新經濟支持力度的CDR正式啟動。與此同時,近期一系列獨角獸企業也正在陸續登陸A股,中國資本市場正在全面擁抱新經濟。

小米首單試點CDR

6月11日,證監會網站公佈了小米集團發行CDR(中國存託憑證)招股說明書,小米將有望成為中國首家CDR企業,併成為首家“CDR+H”上市的企業。在此之前,該公司已向香港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CDR和港股發行完成後,該公司將於上交所和港交所分別進行交易,CDR和港股之間不可直接轉換或代替。

招股說明書顯示,中信證券將成為本次發行的保薦機構及主承銷商。小米集團採用特殊投票權結構,即公司的股份分為A類普通股和B類普通股兩類,在股東大會上行使表決權時,每股A類普通股擁有10份投票權,每股B類普通股擁有1份投票權。本次CDR的發行中,小米公司將向存託機構發行若干股B類普通股,並由存託機構以上述新發行股票作為基礎股票在中國境內市場簽發CDR。本次發行將採用市場化詢價方式,綜合考慮公司基本面、投資者需求、市場承受能力、未來發展的資金需求等因素確定發行價格,募集資金將主要用於研發核心自主產品、擴大並加強IoT及生活消費產品和移動互聯網服務(包括人工智能)等主要行業的生態鏈以及全球擴張。

稍早之前,證監會發布了包括《存託憑證發行與交易管理辦法(試行)》等規章及規範性文件,掃除了實施CDR的一系列障礙,CDR制度核心規則全面落地。從6月7日起,符合條件的企業可以向中國證監會申報發行CDR材料。業內普遍預期,繼小米集團之後,BATJ以及網易等互聯網巨頭將成為首批CDR迴歸企業。證監會則強調,將嚴格掌握試點企業家數和籌資數量,合理安排發行時機和發行節奏,希望市場各方理性投資,不要跟風炒作。

戰略配售基金開始募集

在二級市場層面,對CDR的擔憂主要來自於可能帶來的流動性衝擊。業內人士預計,按照5%至10%的CDR發行比例測算,首批迴歸企業將帶來3900億-7800億元的融資體量。按照三年的發行速度推進,每年將帶來1300億-2600億元的融資額。業內人士則普遍認為,這一規模的融資額不會給A股市場帶來較大程度的流動性衝擊。

就在6月11日當天,包括南方、易方達、嘉實、華夏、匯添富、招商等六家基金公司在內的3年封閉運作戰略配售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LOF)正式開始募集,這也是我國首批以戰略配售股票為主要投資標的的公募基金,這些基金將投資以IPO、CDR形式迴歸A股的新經濟企業。上述基金招募說明書披露的信息顯示,單隻基金最低募集份額總額為50億份,最低募集金額為50億元,首次募集規模上限為500億元,6月11日至6月15日僅向個人投資者發售,單個個人投資者認購基金的金額上限為50萬元。

中信證券表示,CDR戰略配售基金短期直接抽取流動性的影響很小,更多是情緒上的壓制。CDR戰略基金的收益性質更偏向於固定收益性質,預計買CDR戰略配售基金的資金和買股票型基金的資金、直接買股票的個人投資者資金的性質存在較大的差異,不必擔心後者大規模拋售股票和基金去申購CDR戰略配售基金。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對記者表示,要控制好CDR的發行定價。只要把CDR的發行定價控制到一個適當的水平,同時引導投資者不要盲目炒作、盲目推高,整體風險是可控的。“最主要的問題不是美國的股市有多高、風險有多大,而是我們如何達成這個CDR的定價機制,投資者一方面要了解美國股市的波動週期,同時在CDR的投資上要理性,要有風險意識,不能一哄而上。”他說。

天風證券分析師徐彪稱,如果CDR的發行定價比較合理,那麼作為打新基金的潛在收益率還是值得期待的。如果CDR發行定價比較高,導致出現破發情形,那潛在收益率將不太理想。此外,考慮到戰略配售基金較好的收益率前景,此次發行足以吸引更多普通投資者,為市場帶來增量資金,進而有效緩解CDR發行帶來的流動性壓力。

培育新動能離不開資本市場

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證監會《關於開展創新企業境內發行股票或存託憑證試點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開展創新企業境內發行股票或存託憑證試點,旨在進一步加大資本市場對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支持力度,支持創新企業在境內資本市場發行證券上市,助力我國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提升。種種跡象顯示,2018年以來,從新股發行、併購重組再到CDR,中國資本市場正在全面擁抱新經濟。

上海證券則表示,2018年以來,資本市場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從新股發行到再融資,從定增到併購重組,目的都是支持創新型企業通過資本市場進行融資併購、實現快速發展。這不僅給中國經濟轉型和升級帶來巨大動能,同時也將優化A股的上市公司結構。

在新股發行方面,今年3月以來,包括藥明康德、富士康工業互聯網、寧德時代等獨角獸企業先後快速通過IPO審核並登錄A股市場。截至目前,首隻上市的獨角獸企業藥明康德的總市值已經達到了1127億元。富士康工業互聯網和寧德時代則分別於6月8日和6月11日正式登陸A股。除了IPO、CDR之外,在再融資併購重組市場,新經濟企業今年以來也動作頻頻。今年以來,包括科大訊飛、360等企業紛紛推出定增計劃。

證監會則表示,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需要發揮資本市場服務科技創新的獨特優勢。科技創新投資週期長、規模大、風險高,具有高度的不確定性,傳統金融機構往往望而卻步。資本市場天然具有融資方和投資者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機制,是推動創新與資本有效融合的核心平臺。

(記者 吳黎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