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快餐」知行合一

【國學快餐】知行合一

胡立根

「國學快餐」知行合一

【一語破的】

知行合一:意思是認識事物的道理與努力踐行之,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語出王陽明《傳習錄》:“

某今說個知行合一,正是對病的藥,又不是某鑿空杜撰,知行本體原是如此。”

【原典精讀】

(黃直①)問知行合一。先生②曰:“此須識我立言宗旨。今人學問只因知行分作兩件,故有一念發動,雖是不善,然卻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說個知行合一,正要人曉得一念發動處,便即是行了。發動處有不善,就將這不善的念克倒了,須要徹根徹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潛伏在胸中。此便是我立言宗旨。”(王陽明《傳習錄·黃直錄》)

註釋:①黃直:王陽明弟子,明中期學者、諍臣。②先生:這裡指王陽明。

「國學快餐」知行合一

【點到即止】

“知行合一”是明代王守仁的哲學主張。

王守仁從小立志如諸葛亮一般成就偉業,精研儒釋道,苦修武學,鑽研兵法,精練騎射,彎弓射箭,百發百中,成為文武全才。入朝為官後,曾上疏反對宦官劉瑾,被廷杖四十,貶為貴州龍場驛丞。貶謫途中,遭劉瑾刺客一路追殺,於37歲那年到達龍場。正是在龍場,演繹了著名的 “龍場悟道”,打開了他通向“聖人”的智慧之門。

龍場地處萬山叢棘之中,蛇虺橫行,蠱瘴遍地,言語不通。王守仁住在山洞石棺之中,萬念齊來,不斷追問:聖人處此,會做何想?追尋聖賢, 仗義執言,是否有錯?既然無錯,何以山窮水盡? 苦思冥想中,某日半夜,他靈光一閃,長嘯一聲,忽然明白:聖人之道本存人心,只是多沒覺察,何須向外求取?心靈狀態,決定了思考處世的方式。“知行合一”觀就此產生,王氏 “心學”就此成型。

龍場悟道,乃其多年探索而一朝頓悟。王守仁曾有多重困惑。一是格物致知之惑。年輕時他崇拜朱熹,信奉其格物致知,曾格竹七日,不僅毫無所獲,還生幻覺幻聽。於是轉向佛道與心學。二是佛道之惑。他少好神仙,31歲於會稽山築室陽明洞,留心煉丹採藥之術,自號陽明子(故世稱王陽明)。禪學心學多有相通,於佛他多有所取。但他發現,萬物皆有盛衰,肉體何能長生?道教無為出世,佛學遺棄人倫,只求個人解脫,不能兼濟天下,二者均墮於虛空。而最令他困惑的是,其時社會動盪,民不聊生,亂者四起,社會遭遇言行不一、知行脫節的道德危機。他苦思破賊之策,深感“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正是龍場悟道,讓他找到了“破心中賊”之法,就是知行合一,從根本上消除“賊念”。

王陽明之“知”,並非科學之知,而是道德認識,即所謂“良知”;其“知行合一”,是道德認識與道德實踐的合一。關鍵有二:

一是“知行一體”,無先後之別。“知而不行只是未知”,說得頭頭是道,不能見之於行,便是不知,有“知”就應“行”。 另一方面,不善之念一生,雖然未行,也已有了行的因素。所以 “只說一個知,已自有行在;只說一個行,已自有知在。”

二是“知行並重”。從惡念說,他特重視“知”:惡念之生,已有“行”在,惡念就是惡行,當須立刻遏止。從善念說,他更重視“行”:心有善念,不叫行善,落實於行動,才叫行善。從為善說,有行才是知,善行才是善念。從去惡說,惡念一生便是行惡,知就是行。王陽明倡知行合一,目的就在克服“一念不善”, “破心中賊”,從而做到去惡念,行善行。

王陽明一生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他的悟道是其知行合一的結果,而悟道以後,主要從政務和軍事兩方面實踐其“知行合一”主張,歷經贛南剿匪、平定宸濠之亂,最終實現了“太上立德,其次立言,其次立功”的“三不朽”,成為 “古今完人”。

「國學快餐」知行合一

【經典推薦】

(明)王陽明《傳習錄》(徐愛錄、黃直錄、陸澄錄)

(先秦)《論語》

(清)王夫之《尚書引義·說命》

(來源《語文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