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藥怎麼吃最好吃?

山藥既能作主食,又可當蔬菜,同時還是一味重要的補益中藥。山藥補而不滯,不熱不燥,男女老少均宜,若根據體質選擇吃法,效果更好。

山藥具有滋養強壯,助消化,斂虛汗,止瀉之功效,主治脾虛腹瀉、肺虛咳嗽、糖尿病消渴、小便短頻、遺精、婦女帶下及消化不良的慢性腸炎。在所有山藥的做法中,炒山藥是最營養美味的。山藥切成片或絲下鍋爆炒,因加熱時間短,所含營養成分,尤其是維生素C丟失得較少。比如素的有山藥炒木耳、西紅柿炒山藥,葷的有山藥炒肉片、山藥炒腰花、山藥炒蝦仁、山藥炒雞丁等。多汗、反覆感冒的氣虛者秋季多吃山藥能健脾益氣,最好和大米、小米、大棗等一起煮粥。天氣乾燥,易傷肺津,口乾、乾咳時可以吃滑炒山藥以滋陰養肺。腎氣不足者表現為腰膝痠軟、下肢無力、遺精早洩、頭暈健忘、尿頻等,可以喝羊肉山藥湯。

需注意的是,山藥有收斂作用,因此感冒、大便燥結及腸胃積滯者忌用。另外,柿子、豬肝不宜與山藥同吃。烹飪中不能加鹼,以免破壞營養成分。山藥皮裡的皂角素會引起過敏,最好削皮後烹調。山藥切片後須立即浸泡在鹽水中,以防氧化發黑。山藥本身是一種補藥,在吃火鍋時,加上麻辣小料的作用,使性平的山藥帶有一定的熱性,容易讓人上火,因此,在吃火鍋時,最好少吃山藥。

山藥怎麼吃最好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