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杨门(二十二)从罗成到薛仁贵,再到杨延昭,宿命无可更改

中国古代的战争小说中,每位名将都对应天上的一颗星星,这是约定俗成的套路。因此大家经常在各类小说中看到军队主帅夜观天象,预测出兵打仗的吉凶。比如《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就以观天象而料敌先机,以劣势兵力压制了司马懿的魏国大军。而杨家将中的老令公杨继业也看天象发现自己星位暗淡,大祸将至,于是提前向杨延昭交代自己的后事。而作为杨继业继承人的杨延昭也有自己的星位,这就是代表一军之主帅和一国之军威的白虎星。因此,杨延昭能镇守三关威震辽邦便是白虎星的宿命,他的死也与这样的宿命有密切的关系。

大话杨门(二十二)从罗成到薛仁贵,再到杨延昭,宿命无可更改

在古版的杨家将故事中有个著名的桥段叫做《洪羊洞》,这个桥段又叫《三星归位》,讲的就是杨延昭之死的故事。故事内容是杨继业托梦给杨延昭,让他派人去辽国的洪羊洞将自己的尸骸拿回宋朝安葬。这个事情杨延昭委托给孟良办,而焦赞为了和孟良争功也偷偷的跟着去了洪羊洞。结果在洪羊洞中孟良与焦赞发生误会,孟良把焦赞当作守卫给杀死了。事后孟良后悔自己杀死自己的兄弟也自杀谢罪,杨延昭得到这个消息后也跟着病入膏肓。病中的杨延昭梦见自己在午门前遇见八贤王,被八贤王一箭射中颈项,醒来后就安排了后事。

大话杨门(二十二)从罗成到薛仁贵,再到杨延昭,宿命无可更改

在这段关于杨延昭之死故事中有比较神话的细节,将杨延昭是白虎星转世说得活灵活现。据说征辽回国后八贤王得了重病,寇准请华真人用七星保命的办法给其续命成功。(就是诸葛亮那招)八贤王病愈以后宋真宗在皇宫给他庆贺,宴会后八贤王带着一堆粉丝出了皇宫大门。此时正好遇到一只白额金睛猛虎在东京汴梁城中乱窜,吓得百姓到处乱跑。八贤王一箭射中了白虎的颈项,白虎扭头就跑。八贤王追到金水桥边白虎却突然不见了踪迹,他觉得很惊诧,回家重病就复发了,后来听说杨延昭的死讯后也郁郁而终。

大话杨门(二十二)从罗成到薛仁贵,再到杨延昭,宿命无可更改

小说前面就通过杨继业与杨延昭的对话确认了杨延昭是白虎星转世的事实,而这段情节中杨延昭梦中化虎和八贤王射中白虎的情节正好与之对应。而杨延昭从梦中醒来后就知道自己大限将至,于是赶紧说了遗言,叫来杨延辉和杨宗保安排了后事。最后又劝慰了年老的佘太君,这才安然而逝。杨延昭是知道自己是白虎星转世的,也是知道关于白虎星的宿命论的,因此才能够在梦醒后确定的预测出自己最后的日子。那么白虎星的宿命是什么呢?如果对中国古代评话和小说熟悉的读者肯定对白虎星有基础的了解,对于各个小说中白虎星的结局也有充分的认识。这样总结出白虎星的宿命也就并不奇怪了。

大话杨门(二十二)从罗成到薛仁贵,再到杨延昭,宿命无可更改

在中国古典小说的人物中,杨延昭这位宋朝的白虎星并不是最出名的,最出名的是唐朝的第一位白虎星罗成。罗成是《说唐》系列小说中的人物,隋朝第七位好汉,是后期李世民阵营中的第一高手。从李元霸到伍天锡的前六位高手战死后,罗成成为事实上的小说第一高手。然而小说中罗成却没能活到落幕,最后死于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借刀杀人的计策中。杀死罗成的是刘黑闼手下大将苏定方,罗成的死因是被诱入河中陷阱后,被埋伏在河两岸的士兵射死。罗成的故事与杨延昭差别很大,但死法却高度雷同,除了宿命论还能怎么解释?

大话杨门(二十二)从罗成到薛仁贵,再到杨延昭,宿命无可更改

在杨延昭诞生之前,还有一位白虎星出现在唐朝,他就是唐高宗李治时候的名将薛仁贵。薛仁贵是唐朝第二代名将中仅次于苏定方的存在,一生征战沙场,灭国无数,只战败一场,可谓是唐朝战神。如果不以皇帝划代,而是以年龄划代,薛仁贵可称为唐朝第二代将领中的第一人。(苏定方虽然在李治时期崛起,但年龄和李世民手下的第一代将领差别不大。)然而这样的一带名将在小说中也死得非常奇葩,他居然是被自己的儿子薛丁山给射死的。小说情节是薛仁贵与北将交锋,薛丁山怕父亲有失,引弓射对方的将领,结果将父亲误杀了。

大话杨门(二十二)从罗成到薛仁贵,再到杨延昭,宿命无可更改

这样一看,前两位白虎星都是被射杀而亡,杨延昭的死也就沿袭了这个套路,这就成了传说中的白虎宿命论的解决。当然这种宿命论并不是因为什么玄学或者某些神秘学之类的东西,而是中国古代民间主动遵从的一种观念而已。中国古人认为青龙星降世必然天下大乱,白虎星降世则兵戈再起平定天下。因此在很多中国古典小说中都遵从这一法则,在小说中设置青龙星和白虎星这样的角色,由青龙星来掀起大乱的背景,由白虎星来辅佐真命天子平息干戈。而最终白虎星会杀死青龙星,白虎星也会在完成任务后被射死,归于天庭。

大话杨门(二十二)从罗成到薛仁贵,再到杨延昭,宿命无可更改

在隋唐系列故事中这种配置最为典型。单雄信为青龙星,带领瓦岗寨兄弟掀起了反隋农民战争的高潮。而罗成作为白虎星辅佐真命天子李世民一统天下,最终在刑场上处决了单雄信。而小说的最后,也由于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借刀杀人,罗成死于苏定方的埋伏之中。而杨家将中青龙星很多人认为是辽国大将韩延寿,而我认为是萧太后本人。从小说中剧情结构来看,宋太宗赵光义承担的是隋唐故事中隋炀帝杨广的角色,而宋真宗则与李世民的角色相对应。单雄信反隋而被唐所灭,萧燕燕两次击败赵光义,却被杨延昭逼死,这样的剧情架构何其相似。

大话杨门(二十二)从罗成到薛仁贵,再到杨延昭,宿命无可更改

有鉴于杨家将故事在明朝大行其道,而隋唐故事是起于清朝康熙和雍正年间,我认为隋唐系列小说的作者在创作中有借鉴杨家将故事的可能。在评述《说岳全传》故事中我们发现其情节架构高仿自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那么其它的小说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借鉴前人的经验也是非常可能的。由于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的限制,隋唐系列故事仿照杨家将故事的情况并不多,只是适当的借鉴了剧情架构和部分是人设。从这个角度看,隋唐系列故事的作者比《说岳全传》的作者钱彩等人有节操得多了,毕竟钱财等人已经与抄袭只剩下一层窗户纸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