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所长,叫智慧;用人所短,叫大智慧

用人所长,叫智慧;用人所短,叫大智慧

我们传统的用人理念是:用人所长,天下无不可用之人;用人所短,天下无可用之人;用人所长,必容人所短。

北宋年间,辽国摆了天门阵,宋军破不了,最后选了穆桂英,只有穆桂英可以打破天门阵,横扫北国。

而当年的穆桂英只有二十多岁,大宋朝怎么就敢把国家的命运交给一个黄毛小丫头呢?这岂不是太危险了。

当时选中穆桂英,完全是三关大帅杨六郎的高明。为什么要选穆桂英呢?首先天门阵有毒气,而这种毒气当时只有穆桂英家族的降龙木才能克制住,这叫关键资源的独特性,所以我们用一个人,不完全要用他的能力和学历,他的资源也是很重要的。

其次,天门阵108关变化多端,虽然大宋朝名将辈出,且这些名将自身武功高强,但是对于阵法都不是很精通。穆桂英虽然年轻,但是很懂得阵法,有家族的传承。

这两条关键要素具备了,但是穆桂英是土匪,目的是要造反,反贪官,杀皇帝,所以杨六郎当时面临的问题就是,如果要用穆桂英就必须招降她,就必须知道她的核心需求。

所以杨六郎就开始琢磨,穆桂英这个小女孩有什么特殊需求没有被满足。穆桂英3岁进深山,一呆18年,长得如花似玉,她最基本的需求是什么?就是特别需要找一个男朋友。

杨六郎马上就想到了自己的帅哥儿子杨宗保,结果派杨宗保去巡山,而杨六郎非常清楚杨宗保武功很差,意志力也非常不坚定。

所以能用一个干部的优点推动工作,那叫水平,叫智慧;能用一个干部的缺点同样推动工作,那叫作超水平,叫大智慧。

结果杨宗保不到三招就被穆桂英活捉了,而且意志极其不坚定,太阳还没落山,两人就洞房了。

探马回来报杨六郎说,杨宗保被活捉了。可是第二天杨宗保却骑着马回来了。最后问他怎么回事儿,杨宗保就和盘托出。最后杨六郎决定斩杨宗保,临阵招亲,死罪。这件事情传到穆桂英耳朵里,马上穆桂英就来求情了。

这个时候杨六郎就开出条件了,要穆桂英家的降龙木,而且必须破掉天门阵,还要立军令状,穆桂英当然全部答应,因为人都已经是杨宗保的了。最后杨六郎说,先结婚,后上战场,最后在盛大的婚礼之后,穆桂英打破天门阵,横扫北国。

谁最高明?杨六郎最高明。用人所长,也能用人所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