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不是一台SUV,詳細解讀一汽大衆探歌,它究竟要賣給誰?

作為一汽大眾的首臺"SUV",探歌的推出自然得到更多消費者的關注,雖然未上市,但在推出之後加上一汽大眾高強度的宣傳,一時間探歌變得名聲大噪,但是伴隨關注度提升的還有質疑聲,那麼探歌到底是一臺怎樣的車呢,我們不妨先來探討一下探歌的身世,然後再作定論。

真不是一臺SUV,詳細解讀一汽大眾探歌,它究竟要賣給誰?

一汽大眾透露,探歌將定位於緊湊級SUV,從探歌圖片上來看,似乎緊湊級定位沒多大毛病,畢竟大眾的"空間魔術師"的稱號不是造的,即使尺寸上稍微迷你些也沒關係,內部空間能有出色的表現就足夠了。然而在看到探歌實車之後,我才發現,對於探歌原有的見解,只是自己的一廂情願的想法,因為探歌的內部空間是超乎預期的小,雖然事先我得知探歌的底盤是在高爾夫底盤基礎上進行打造的,也做好了這是一款高爾夫版CUV的打算來面基探歌,但探歌的內部空間著實是刷新了我對緊湊車的原有理解,而最讓小編難以接受的是探歌內部大量採用硬塑覆蓋,在稍顯廉價感的同時,塑料異味現象也十分嚴重。

真不是一臺SUV,詳細解讀一汽大眾探歌,它究竟要賣給誰?

真不是一臺SUV,詳細解讀一汽大眾探歌,它究竟要賣給誰?

真不是一臺SUV,詳細解讀一汽大眾探歌,它究竟要賣給誰?

雖然現場缺乏直觀的參考體系,但憑藉多年來的試駕經驗來看,探歌的內部空間絕對比不上高爾夫,特別是後排情況就更加不容樂觀。平直的坐姿更容易讓人聯想到皮卡的後排,在正常坐姿的情況下,目測腿部距離前排僅剩兩拳的距離,不足以解鎖葛優躺、二郎腿等姿勢。在兩人乘坐的情況下,肩並肩的概率十分高,雖然車身寬度達到1819mm,但內部的橫向寬度沒有預期的寬,而且就後備箱的空間決定它不能裝載大件行李箱,可用、實用的空間非常小,因此淪為擺設的可能十分之高。

真不是一臺SUV,詳細解讀一汽大眾探歌,它究竟要賣給誰?

真不是一臺SUV,詳細解讀一汽大眾探歌,它究竟要賣給誰?

據媒體透露,探歌其實在德國還未達到SUV的層面,僅作為跨界車被歸類到CUV車型。當然,這很容易理解,在還沒有拉皮之前,探歌的軸距僅為2603mm,加上跨界車是車型設計,自然而然地不能被稱為緊湊級SUV。但引入國內之後,多年來的市場經驗告訴一汽大眾,必須進行拉皮,因此國產後的探歌硬生生地被拉長了85mm,軸距達到了2688mm。雖然拉長還沒有一節黃瓜的長度,但對於高爾夫底盤多年來打造的完美前後比重算是毀壞得徹底,不僅是前後比重,車身平衡、操控性能、車身穩定也會受到一定的波及,畢竟不是量身定做的底盤,在軸距被拉長後,誰也不敢對底盤強度、抗扭性能、金屬疲勞等說打包票。

真不是一臺SUV,詳細解讀一汽大眾探歌,它究竟要賣給誰?

真不是一臺SUV,詳細解讀一汽大眾探歌,它究竟要賣給誰?

在聽到探歌全系標配1.4T的動力單元時候,我不得不承認,我已經褪去了對探歌所有的興趣,1.4T引擎雖然能提供夠用的動力性能,但探歌跨界車的身份已經是實錘了。即便在主流SUV級別中,1.4T也顯得十分勉強,何況是Couple身份的探歌,在性能、動力無明顯亮點的情況下,探歌無疑是打著Couple的稱號賣造型罷了。如果上市後售價真如媒體所透露的18萬起步,那麼探歌豈不是要和邁騰搶飯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