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安縣馬回桐角寨上隱藏著一個來自千年以前鮮爲人知的祕密

拜謁蓬安縣馬回桐角寨上的精美珍貴唐代摩崖造像群

鄧四平/文圖

蓬安歷史悠久,文物古蹟眾多。蓬安春秋系巴國地,秦屬巴郡,漢初置安漢縣。公元507年梁武帝蕭衍以其故宅為縣治置相如縣。明洪武年間相如縣省入蓬州直轄,1913年改蓬州為蓬安,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建縣歷史。唐代詩人元稹、書法家顏真卿、畫聖吳道子,宋代大文豪蘇軾、理學家周敦頤,清代思想家姚瑩等都曾到蓬安,或遊歷或講學或為官,留下了寶貴的遺蹟和政績。蓬安近現代還孕育了農學家蘭夢九、哲學家伍非百、藏學家張怡蓀、數學物理學家魏時珍、革命先烈王白與等眾多英豪。

2017年10月28日星期六下午,蓬安微馬健步行、蓬安全搜索網友、蓬安馬回雙玉生態農業公司馬回綠園30餘人專程慕名來到了馬回桐角寨實地拜謁了這一組精美珍貴的唐代摩崖造像群。 該處唐代摩崖造像位置所在地海拔高度為354.3米。造像座北面南,共有七龕造像。大小造像共計30餘尊,其中1號、2號、7號三龕造像保存較好,其餘3號、4號、5號、6號四龕造像都有不同程度的損毀。其中,龕一為兩尊立式菩薩像,整個造像畫面佈局嚴謹,立體感強,肌體豐滿,形神兼備,美侖美奐,雖歷經上千年風雨剝蝕仍保存比較完好。龕二為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力士七尊式造像,造像中的佛祖身著天衣,雙手平放腿上,結跏趺坐於仰蓮臺上。再左側為觀音和大勢至菩薩立像,神態端祥,頭戴寶冠,披巾長裙,兩臂下垂,左小臂向前平伸,右小臂上舉,衣紋及遍體之瓔珞流暢繁麗,面部微殘。觀音像左似為護法天王。各像均有圓形項光。龕七為一佛四菩薩二力士造像,造像莊嚴威武,身上服飾彩繪鮮豔,雕刻自然,工藝精湛,彰顯了蓬安先民極度高超的工藝水平和智慧。

由於幾處造像的題記經歷上千年風雨的侵蝕,現已顯得模糊不清,不可辨識。據蓬安縣文管所所長湯躍明介紹,從摩崖造像的藝術風格上看,可以認定這處摩崖造像藝術工程是唐代遺物無疑。這和該縣1986年發現的唐代摩崖造像相比而言,迄今為止再次發現的該摩崖造像不僅造像眾多,內容豐富,佈局嚴謹,而且造像的雕刻極為精細考究,整個摩崖造像大氣磅礴,震撼人心,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研究價值,此次發現為進一步研究唐代嘉陵江中游地區的佛教文化及其佛教造像藝術提供了翔實寶貴的實物見證資料。

蓬安縣馬回桐角寨上隱藏著一個來自千年以前鮮為人知的秘密

蓬安縣馬回桐角寨上隱藏著一個來自千年以前鮮為人知的秘密

蓬安縣馬回桐角寨上隱藏著一個來自千年以前鮮為人知的秘密

蓬安縣馬回桐角寨上隱藏著一個來自千年以前鮮為人知的秘密

蓬安縣馬回桐角寨上隱藏著一個來自千年以前鮮為人知的秘密

蓬安縣馬回桐角寨上隱藏著一個來自千年以前鮮為人知的秘密

蓬安縣馬回桐角寨上隱藏著一個來自千年以前鮮為人知的秘密

蓬安縣馬回桐角寨上隱藏著一個來自千年以前鮮為人知的秘密

蓬安縣馬回桐角寨上隱藏著一個來自千年以前鮮為人知的秘密

蓬安縣馬回桐角寨上隱藏著一個來自千年以前鮮為人知的秘密

蓬安縣馬回桐角寨上隱藏著一個來自千年以前鮮為人知的秘密

蓬安縣馬回桐角寨上隱藏著一個來自千年以前鮮為人知的秘密

蓬安縣馬回桐角寨上隱藏著一個來自千年以前鮮為人知的秘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