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中元鬼節文化:拜鬼非迷信、傳揚中國孝道文化、博愛思想

傳說農曆七月初一一到,閻王打開鬼門關,放出鬼魂到陽間尋找食物,無主孤魂野鬼們也於此時紛紛跑到陽間。尤其是七月十五——中元節,鬼門大開日是陽間陰氣最重的一天。到七月的最後一天,重關鬼門之前,這些鬼魂又得返回陰間。因此,在閩南人的觀念中,整個農曆七月是鬼月或鬼仔月。在這個月中人們不婚嫁、不祝壽、不喬遷、不辦各種喜慶之事,唯恐將孤魂野鬼引進門;如果不幸有人在這個月裡亡故,也只舉行出殯儀式,而不舉行歸虞等“引魂”儀式,唯恐引(家鬼)魂入戶時,孤魂野鬼也跟著入宅而不走,而造成今後的麻煩。

農曆七月十五(有些地區為十三或十四),道教稱為中元節,佛教稱為盂蘭盆節,有些地方俗稱“鬼節”、“施孤”,又稱亡人節、七月半。

閩南中元鬼節文化:拜鬼非迷信、傳揚中國孝道文化、博愛思想

中元節放水燈

“中元”之名起於北魏,道教信仰三官大帝,即賜福天官紫微大帝、赦罪地官清虛大帝、解厄水官洞陰大帝,分別以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為誕辰,合稱“三元”。《五雜俎》記載:“道經以正月十五日為上元,七月十五日為中元,十月十五日為下元。”正月十五漢族稱上元佳節,乃慶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漢族稱中元節,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漢族稱下元節,乃食寒食,紀念賢人。修行記說:“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間善惡,道士於是夜誦經,餓節囚徒亦得解脫。”佛教也在這一天,舉行超渡法會,稱為“屋蘭瑪納”(印度話ULLAMBANA)也就是“孟蘭會”。孟蘭盆的意義是倒懸,人生的痛苦有如倒掛在樹頭上的蝙蝠,懸掛著、苦不堪言。為了使眾生免於倒懸之苦,便需要誦經,佈施食物給孤魂野鬼。此舉正好和中國的鬼月祭拜不謀而合,因而中元節和孟蘭會便同時流傳下來。

閩南中元鬼節文化:拜鬼非迷信、傳揚中國孝道文化、博愛思想

三官大帝

閩南中元鬼節文化:拜鬼非迷信、傳揚中國孝道文化、博愛思想

孟蘭會

中元節的萌芽期一直可以追溯到傳說中的夏代甚至到遠古。遠古時期,人們崇拜月亮,視月亮為時間、生命女神或男神,每逢月圓之夜都要載歌載舞舉行慶典,也就是“跳月”,除了“三元”之外,中秋節也源於“跳月”。中元節還與上古時期迎四時之氣、四時祭享先祖的禮俗有關。《春秋繁露・四祭》載:“古者歲四祭,四祭者,因時之生熟,而祭其祖先父母也。春曰祠,夏曰構,秋曰嘗,冬曰秀。嘗者以七月,嘗黍稷也。”七月十五在古時為“秋嘗”,四時之享中是唯一的夏商周三代不改之制,有著深厚的民俗基礎和悠久的傳承源頭。

經歷六朝時期的發展後,唐代官方的提倡,上元、中元、下元三元日定型化,成為祈求玄元皇帝(太上老君、老子)的三元節日,皇帝率百官參與節日儀式。唐、宋以後,已成為民俗節日。

南宋以前,本來都是七月十五過中元節,後來元兵進攻南宋,人們害怕待到明日再拜地官,元兵會越攻越近,就提前一天拜地官了。現在,福建龍巖泉州等很多地方也有七月十四過中元節。還有一些地方在七月的其他日子過中元節(輪流普施)。

閩南中元鬼節文化:拜鬼非迷信、傳揚中國孝道文化、博愛思想

中元節祭拜

過去,許多村落的廟宇在七月前要舉行“收兵”儀式,即將村廟神靈派出鎮守在村落四界阻擋孤魂野鬼入村作祟的五營神兵神將收回,並封上廟門,讓孤魂野鬼可以安心進入村落,接受人們的祭祀與供奉。七月初一還在要廟前豎起高高的燈篙或招魂幡,俗稱“起燈腳”或“豎旗”,以此向四方的孤魂野鬼昭告,在整個七月,陽間將逐日有人供奉食品與用品。

每逢中元節,人們會準備豐盛的菜餚,如三牲或五牲、菜碗、果品、茶酒等和大量的香楮等,先祭祀祖先、再敬孤魂野鬼,然後燒冥鈔、經衣等,以供“野鬼”們照路用。有的還有在晚上放水燈的習俗,其意為超度亡魂野鬼,祝願鬼魂早日脫離苦海或輪迴轉世。也是為祈求平安。

直到農曆七月三十,是俗稱“關鬼門”或“關地獄門”的日子。有豎燈篙或招魂幡的村子都要將其倒下,熄燈“路燈”,打開廟門,祭祀神靈,請求將五營神兵派出去,繼續鎮守村界。各家各戶則在自家門口擺上桌子,擺上菜碗及酒、飯、米、水等,主人拈香祝告,送走孤魂野鬼。

閩南中元鬼節文化:拜鬼非迷信、傳揚中國孝道文化、博愛思想

中元節路邊燒紙錢

舊時過普度,閩南家家戶戶門口要掛一盞燈,從初一一直長明到三十才熄,謂之“普度燈”,現在多數人已不掛了。

中元節的祭祀具有著雙重的意義,一是闡揚懷念祖先的孝道,一是發揚樂善好施的義舉。普度祭拜無主的孤魂野鬼,讓它們也能享受到人間的熱忱,則是中國傳統倫理思想“博愛”的延伸。中元節可謂是一個具有正面意義的節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