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可不只有年糕,看闽南多样的美味糕粿及其丰富文化内涵

年糕(糖粿)

年糕,可以说是过年最应景的食物了。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食物,具有着悠久的历史。汉朝对米糕就有“稻饼”、“饵”、“糍”等多种称呼。汉代扬雄的《方言》一书中就已有“糕”的称谓,魏晋南北朝时已流行。

如今,过春节吃年糕是我国的很多地区的重要风俗之一。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

年糕有红、黄、白三色,象征金银,采用糯米配比普通大米,浸泡后碾磨成浆并沥去一定水分(棉布包起压干),和入糖及其他配料(或直接用粉和成),也有不加糖的,南北风味不同。。

闽南的年糕一般是糖粿,加入白糖或红糖,软滑甜香,味美可口。

不过闽南很多地区习惯在元宵节蒸糖粿,过年更多的蒸另外一种糕。

过年可不只有年糕,看闽南多样的美味糕粿及其丰富文化内涵

发粿(发糕)

发粿是一种广东、福建的传统特色糕点。有些地区又叫发糕。潮汕、台湾、闽南、海陆丰都有做发粿的传统,一般在重要节日或重大祭神活动中制作。

以大米为主配糯米,碾磨成米浆沥去一些水分,加入适量的糖和发粉(酵粉)搅拌,有直接倒入蒸笼(底衬蒸巾)或倒入碗里再放入蒸笼蒸熟后即成。用碗蒸的又称碗糕。

制作发粿最重要的便是发粉的作用。其最大的特征就是发粿表面由于酵粉发酵膨胀开裂,形状像一朵盛开的花,笑得越开越好,寓意着越加发财、发家、发好运。做发粿、吃发粿,以求好兆头。

发粿蒸好后会在表面上点上一些红点(品红),有心者还会采用小松果来点出花儿来(松果如自然散开的花瓣),既然让发粿更好看,也增添吉利、喜庆。

蒸发粿有一个忌讳,因为民间蒸发粿主要是用于祭神,所以最忌讳在蒸的时候别人指点闲话,尤其是说错话。比如,别人进门闻到味道,一问到:“你们家在蒸糖粿啊?”无心问错了话,结果发粿便会蒸得像糖粿,表面皱皱的不会发开。

蒸发粿还有一个要点就是:大米一般用适合煮干饭的晚籼米,较干松。

过年可不只有年糕,看闽南多样的美味糕粿及其丰富文化内涵

过年可不只有年糕,看闽南多样的美味糕粿及其丰富文化内涵

红龟粿

红龟粿亦是一种必备的节日祭祀食品,流行于福建、台湾。过年,也少不了红龟粿。

红龟粿用糯米搭配大米浸泡碾磨成米浆,倒入米袋绑紧压干去除水份,待半干后拿出。加品红和成团。像包饺子一样,一小块一小块揉成皮,包入馅(一般为甜豆沙、糯米、芝麻、花生等)后放入粿印压平印出龟印,用粿叶或竹叶、香蕉叶等(剪成四方形适合大小)垫底,再放入蒸笼蒸熟即可。

过年可不只有年糕,看闽南多样的美味糕粿及其丰富文化内涵

团子

以前过年民间还流行做团子,因那时候较少零食和便携包装的糕点,于是过年的时候做团子解解馋。现在几乎不见有人家做了。

团子皮和红龟粿皮差不多,不加品红做色。

馅主要是萝卜,萝卜刨丝、剁碎,加点葱花或芹菜调味,一般做得大大的一个,鱼形、猪形。寓意来年有鱼有肉吃。

过年可不只有年糕,看闽南多样的美味糕粿及其丰富文化内涵

菜头粿(萝卜糕)

这也是一种萝卜的美食。在闽南语中萝卜叫“菜头”。

做菜头粿一般是在元宵时蒸制。

萝卜刨丝,煮软捞出(汤汁备用),稍微切一切(不要太碎)。

大米浸泡碾磨成米浆沥去部分水分,拌入萝卜,调入煮萝卜的汤汁(更甘甜)和盐,搅拌均匀,倒入蒸笼(垫蒸巾)轻压平蒸熟即可。

也可以个人口味加入葱花、芹菜、虾米、火腿、瘦肉及其他调味品等。

过年可不只有年糕,看闽南多样的美味糕粿及其丰富文化内涵

怎么吃

怎么吃糕粿,闽南人也有讲究。

年糕(糖粿),可直接切块蒸了来吃。更有味道的吃法是切片,粘蛋液煎着吃。香甜适口,蛋的香调和糖粿的甜,不会那么甜腻。

发粿(发糕),也是可以切块蒸了吃。更好吃的,也是切片煎着吃,煎至有点焦黄,吸上油,吃起来带着焦香,更美味。还有一种,切片烤,像烤面包片一样,酥酥的,咬起来嘎嘣脆。

过年可不只有年糕,看闽南多样的美味糕粿及其丰富文化内涵

菜头粿,一般都是要煎着吃才好吃,直接蒸的太软、比较没味道,而且还要搭配上青蒜蒜蓉:早春的青蒜切碎泡入酱油,煎好的菜头粿蘸一蘸酱油、裹上点蒜吃起来非常爽口开胃。

菜头粿搭配青蒜简直是一种绝配:萝卜要水稻田种出来的更清甜、青蒜也是刚好当季种植经冬长出嫩嫩的、青青的更有味道,都带着春天生鲜的气息。菜头粿跟其他糕粿不同,不因祭祀而做,纯粹是为了吃。这个季节最适时的食材,体现着闽南人对自然(食物)认识的智慧。

过年可不只有年糕,看闽南多样的美味糕粿及其丰富文化内涵

独特的器物

闽南人做糕粿会用到独有的器物。

做红龟粿,要用粿印(龟印):一种木制模具。一般用桃木,内凹圆形模型,雕刻花纹图案。也有鱼形、桃形等,亦有刻上“福”或“寿”字纹理。

过年可不只有年糕,看闽南多样的美味糕粿及其丰富文化内涵

蒸粿的蒸笼有专门搭配的炊巾(粿巾):一块圆形的棉布,可以铺满蒸笼并留出外面。特别的是,为了便于衬到蒸笼里,整块布不是平展的,而是凹陷形的,有点像敞口的布袋。

切糖粿可不是用刀,而是用细绳子。糖粿蒸出来很粘,刀根本切不了。用细绳子从中间绑一圈,从两端慢慢拉向中心点,瞬间就切成两半,既简单又齐整。

过年可不只有年糕,看闽南多样的美味糕粿及其丰富文化内涵

是不是无处不体现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