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火腿的腿

說非夫妻的某男和某女暗地裡發生過肉體關係,就稱某男和某女有一腿。這一退形象的表達了男女之間,在情愛上的色、香、味、形、器、意。


中國的許多菜式與火腿都有一種親密無間的關係,特別是山海珍品類的“富二代”菜餚,80%以上都與火腿有一腿以提味增香。所以一道以火腿絕配上桌的菜,必須是色如“紅顏”、香如“幽蘭”、味如“嫩鮮”、形如“纏綿”、器如“愛巢”、意如“雲雨”。

有一火腿的腿

火腿應該在宋代就有了。明初,蘇州人韓奕的《易牙遺意》中出現了有關的記載,把火腿叫做“火肉”,其製法是:“以圈豬方殺下,只取四隻精腿,乘熱用鹽,每一斤肉鹽一兩,從皮擦入肉內,令如錦軟。以石壓竹柵上,置缸內二十日,次第翻四五次。以稻柴灰一重間一重壘起,用稻草煙燻一日一夜,掛有煙處。初夏水中浸一日夜,淨洗,仍前掛之。”很明顯,那時候就已經有制火腿的現代工藝流程中的修坯、醃製、洗曬、整形、發酵、堆疊等工序了。

據傳說,火腿的發明與宋代浙江人民支持宗澤及其將士抗金有關。當時,為了把豬肉運送往前線而不變質,就用鹽擦豬肉然後風乾,當經過數月運往前線時,結果腿肉色紅如火,鮮豔奪目,便被稱為“火腿”。以後火腿製造業者尊宗澤為祖師爺供起。

其實火腿、臘肉、鹹肉屬於同父異母的三兄弟,都是用鹽醃製而成,既可獨立成菜,又能給其它食材賦味增香,且口感大致相同。上世紀60、70年代的大西南武陵山區,每到過年之前,我的父母都要做至少半邊大肥豬的臘肉,以應對來年的缺肉少油。於是母親負責炒鹽和花椒,反覆往肉上碼味,然後加白酒、醪糟和陳皮醃浸七天七夜;父親則負責去找一舊的裝過煤油的那種鐵皮大桶,稍加改造之後,將醃製好的肉,一塊塊的懸掛在鐵皮桶裡,下面用木炭、柏香樹枝、花生核桃殼、老蔭茶、穀糠殼等連續燻烤七天成金黃。然後將臘肉燒皮洗淨,煮熟切片,肥肉油亮似玻璃,瘦肉鮮豔如紅火,這明明就是火腿嘛!

在《常中丞筆記》中稱火腿為蘭燻;《東陽縣誌》稱燻蹄;《本草求原》稱南腿,原產浙江金華一帶,後傳往各地。其主要名產有:浙江的金華火腿,又稱金腿;江蘇的如皋火腿,又稱北腿;雲南的宣鹹火腿,又稱雲腿等等。

而在金華火腿的眾多品種之中,有一名產叫做“雪舫蔣腿”,又稱“蔣腿”或“貢腿”,產於浙江東陽縣上蔣村。而雪舫這詩一般的名字,其實是作坊業主之名。此靚腿粗細均勻,修長秀美,皮薄肉厚,瘦肉嫣紅,肥肉透亮,不鹹不淡,香甜鮮醇,為火腿中之上品,清代曾列為貢品,名揚海內外。有“金華火腿產東陽,東陽火腿出上蔣”之說。魯迅先生在1929年由上海回北平探親,於5月22日致許廣平信中說:“雲南腿已經將近吃完,是很好的,肉多、油也足,可惜這裡的做法千篇一律,總是蒸。聽說明天要吃蔣腿了,但大約也是蒸。”由此看來,魯迅先生也是一位火腿愛好者,只是不滿意總是蒸。

有一火腿的腿

《金瓶梅》第78回寫秋菊“一面擺酒於炕桌上,都是燒鴨、火腿、燻臘鵝、細鮓、糟魚、果仁……”因為《金瓶梅》寫的宋朝之事,所以南宋時就有火腿便無疑了。《紅樓夢》中也提及火腿菜,有“火腿鮮筍湯”、“火腿白菜湯”、“火腿燉肘子”等;清人袁枚的《隨園食單》中,有著名的“火腿煨肉”、“筍煨火肉”、“黃芽菜煨火腿”、“蜜火腿”等;清代著名的“滿漢全席”中也有“金華火腿拼龍鬚菜”、“火腿筍絲”等。這些都成了後人們翻制的火腿名菜。

火腿可做冷盤、熱菜、湯羹、砂鍋、火鍋等的原配料,也可用來做麵點的餡料。既能孤芳自賞單獨守寡成菜,也可嫁給海鮮、河鮮、燕窩、熊掌等大佬做老婆或二姨太、三姨太,以賦味增鮮、添色加香。

前不久應邀去雲南大理開詩會,散會那天晚上組委會請我們去大理最具民族特色的餐廳會餐。每上一道菜大家都讚不絕口,其中一道“火夾清蒸雞樅”給我眼前一亮,連下了兩筷子。坐在旁邊的雲南大學藝術設計院李森院長(詩人加吃貨)看出我對此菜感興趣,立馬介紹說,這是一道傳統的雲南名菜,因為雲南盛產雞樅菌和火腿,所以用兩片雞樅中問鑲夾入一片雲腿片,邊夾邊理成磚頭形狀入扣碗內,並把摘下來的雞樅帽墊入碗中作底,加入雞湯和鹽上籠蒸制而成。李院長說,此菜的傳統做法,在雲南已不多見。

晚清重臣曾國藩有一道私房菜,人稱“曾魚”,開始是其學生李鴻章見曾老師三次因兵敗企圖自盡,數次勞累至吐血而請廚師用一隻瓦缸,把鱖魚與火腿一起煮熟,湯鮮魚嫩火腿醇厚,送與曾老師,曾老師食之精神大振。後來這菜便成了曾府的私房菜。這是一道典型的與火腿有一腿的河鮮菜餚,可想象其味道,也可試著與鱖魚來上一腿。

火腿蒸雞樅

1.將雞樅摘下帽,削去根部的泥土洗乾淨,切成長方塊,火腿也切成雞樅大小相似的長方片。

2.兩片雞樅中間鑲夾入一片火腿片,裝入扣口碗內,用雞樅帽墊入扣碗中作底,注入雞湯,加鹽上蒸籠用旺火蒸熟,取出翻裝在湯碗內。

3.炒鍋內注入雞湯,放入鹽、味精、胡椒麵、水豆粉,澆入湯碗內,淋上芝麻油即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