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寶事件對中國銀行有影響嗎?

泰安靳董


絕對有!原油寶不是期貨,只是理財產品。中行自己玩虧了就把期貨的風險轉嫁給投資者了。期貨是投資者直接玩,自負贏虧。理財產品是投資者跟銀行玩虛擬盤。至於銀行跟不跟期貨市場掛鉤是銀行的事。所以這次應該是中行的全責!



種一朵蓮花


評論員張張:

原油寶事件對中國銀行有很大的影響。

從業務合規和投資人與中行簽署的合同角度來說,中行看似沒有責任。但是,中行在推薦原油寶這一產品的時候,存在著嚴重的投資者適當性錯配,這點是毫無疑問的。


那什麼是投資者適當性呢?簡單的說就是需要評估,金融經紀機構推薦給你的金融產品所包含的風險你是不是能夠承受的起。舉個例子,我要是拿買菸的錢去投資,那賠了也就賠了;我要是拿老婆本去投資,賠了那多半是要鬧的。所以根據客戶的風險承受能力,推薦對應的產品,就是投資者適當性。


中國金融市場對於“投資者適當性”管理一直是很嚴格的。但原油寶這種本質上就是帶期貨衍生品的高風險產品,怎麼就成了“理財性質”的低門檻產品了呢?這類紙原油、紙黃金產品因為與國際期貨價格掛鉤而帶有期貨屬性,明顯不同於投資者一般理解的金融理財產品。所以它明明是一個非常專業的高風險產品,卻被包裝成了低風險的理財產品來售賣。很多投資者覺得最多賠光本金,但是怎麼也不會想到還有可能要倒貼。因此在向客戶推銷時,金融機構應當充分告知產品的高風險性,並對投資者的抗風險能力做出嚴格評估,將不能承受期貨投資風險的客戶拒之門外。

中行的原油寶在這一點上明顯做的相當的不夠!很多人辦銀行卡的時候可能都有這樣的經歷。櫃員就推薦開通黃金交易,能送禮物,免年費。在銀行眼中,顯然是把“紙黃金”、“紙原油”作為低風險產品來推的。難道銀行背後的“產品設計”團隊,真的不知道本質上是一種期貨多頭開倉行為?銀行,特別是四大行,作為最強勢的金融機構,掌握著最強大的話語權和公信力。他們的創新產品中,到底哪些是真的低風險創新,哪些是暗藏高風險的假理財?原油寶的投資者當然可以也應該索賠。該產品的本質,是高風險的期貨。而涉事銀行竟然作為低風險產品賣給理財人群。這是非常明顯的投資者適當性錯配。


首席投資官


原油寶事件對中國銀行肯定是有影響的,現在已經開始出現信任危機。

有不少投資者通過自發組織,形成了數個500人的維權微信群,微博上最大的維權群已經接近4000人,準備起訴中行了。

這次事件影響的不僅僅是是中行,包括整個銀行賬戶商品或是中國大宗商品金融工具都會有影響。

這次事件暴露出以下問題:

1.中行的業務水平可能有問題。對比其他銀行來看,工行、建行對風險已經有了預判,提前進行了移倉,中行仍然坐以待斃,沒有意識到風險的存在。

2.中行的交割日作息有漏洞。中行於20日晚上22:00之後停止交易,而空頭好像吃準了在這之後05合約裡的投資者沒人盯盤。

3.中行的操作有失誤。石油期貨的價格在臨近交割日前被空頭往下猛砸暴跌,正常的做法是買入05合約的多頭合約,然後反手買入06合約的空頭合約,然後死不平倉。到了05交割日直接從空頭手裡拿到原油實物(這時如果空頭拿不出這麼多原油實物就是違約),再把原油實物拿到06合約的交割日,反手塞給06合約的多頭手裡。如果中行這麼做了,他們只需要備好油桶,繳納每桶1.7美元的存儲費,就可以實現無風險套利。然而中行並沒有這樣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