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聯通搶跑5G垂直應用,智選加速會是運營商管道焦慮症解藥嗎

MWC一年一度,都是在二三月期間,地點也都是固定在巴塞羅那,主角一般都是電信運營商/設備製造商/終端廠商,去年我曾經寫過一篇MWC2017見證了電信行業的迷茫和焦慮,4G管道價值那時候依然看不到希望,5G還停留在PPT階段。

或許我們可以用下面這張圖形容5G前夜運營商們的管道焦慮:看似高科技表面光鮮,能夠控制一切,實則時時刻刻在交流商業利潤到底如何增長?

阿里+聯通搶跑5G垂直應用,智選加速會是運營商管道焦慮症解藥嗎

不過MWC2018略有不同,5G距離商用更近了一步,比如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宣佈了十幾個城市的試驗網建設計劃,芯片巨頭/設備製造商和終端廠商更為積極,這些實際上都是按部就班,真正的5G商用至少也要等到標準在2020年凍結,主管部門發牌之後。

不過在按部就班循規蹈矩之外,我也注意到了兩件略微有點不同的事情。

一是中國聯通在MWC2018期間正式公開了5G網絡切片演進思路即“以服務為驅動“,實現 “服務平滑過渡下的網絡演進”,確保4G到5G演進過程中網絡服務一致性。利用混改紅利,與阿里巴巴展示基於網絡差異化服務的移動辦公創新應用,向公眾展示了智能化的未來辦公場景。

第二件事件是阿里雲通信在MWC18期間發佈了“智選加速” 業務,被視為是5G垂直應用的超前預演。這是一種建構現有的4G網絡之上,通過4G QoS加速能力滿足大流量、低時延等應用需求的業務。中國聯通與阿里巴巴在MWC2018展示的智能化移動辦公場景就是基於智選加速的應用,業務架構可以參考下圖:

阿里+聯通搶跑5G垂直應用,智選加速會是運營商管道焦慮症解藥嗎

這兩件事頗為值得注意,是因為在很大程度上,在解決電信運營商在5G技術驅動的商業迷茫上具有超前示範的價值:電信運營商與互聯網巨頭聯手/面向垂直行業需求分析的新範式/極大的想象空間商業價值……

壹:運營商思考5G垂直行業應用應該採取什麼樣的新範式?

5G技術標準形成的歷史,一定程度上是一部需求和應用創設的歷史。在通信技術進步歷史上,技術驅動需求是主旋律,移動通信行業也會假設業務需求和業務場景,但是需求到底滿足到什麼階段,還是以技術為主。

這個模式在滿足人與人普遍服務和不斷提高移動帶寬的移動通信技術演進中基本能Hold住。通信芯片巨頭和電信設備製造商一度主導這個,此後電信運營商開始擁有越來越多話語權。

但是到5G時代,由於5G提出了eMBB(增強移動寬帶)、URLLC(低時延高可靠)、mMTC(海量大連接)三大垂直應用場景,這給移動通信行業本身帶來巨大挑戰:除eMBB之外,以車和工業互聯為代表的URLLC以及以機器通信為代表的mMTC領域缺乏足夠的行業領域知識,從而對需求和應用的創設缺乏切中行業痛點的能力。即是在人的服務方面,移動互聯網巨頭們也擁有比運營商更多的領域知識。

那麼,從這個角度理解中國聯通與阿里雲通信在MWC2018上展示智能化的未來移動辦公場景,同時智選加速建構在現有的4G網絡之上,為直播/視頻/遊戲/移動辦公提供具備服務一致性的的加速服務,看上去是一種運營商思考5G垂直行業應用的新範式,範式之新在於:互聯網生態巨頭深度介入5G垂直行業應用的創設,引入了基於場景的需求和應用創設模式,智選加速業務是基於阿里的內容生態和互聯網生態內生出來的,使得應用更接地氣,更貼近用戶體驗,更貼近商業價值。

無他,阿里巴巴這樣的行業巨頭畢竟比移動通信行業擁有更多的行業領域知識,還有落地的技術和客戶資源。

貳:為什麼說加速服務具有5G預演的味道?

聯通和阿里雲通信都把智選加速服務看作5G垂直應用預演。

預演一詞,是站在現在的基點上,面向未來。

理解預演,需要理解在5G時代垂直行業應用對網絡能力的需求變化,在我看來至少有三個特徵:從被動到主動;從技術驅動到場景驅動,且對網絡能力的需求更加動態實時靈活。

5G的垂直應用不能只停留在創設的階段和演示的階段,必須進入到實際的行業裡與真正的應用結合起來,才能接觸地氣。

選擇一個與5G創設的需求和技術特徵相同的場景,去解決相同的問題,可以保證服務的一致性,而這正是中國聯通與阿里雲通信在智選加速業務上合作的模式:即通過對保證比特速率GBR、最大比特速率MBR、網絡時延等QoS參數的差異化設置,為手遊、直播、視頻播放與電話/會議等垂直應用場景提供可靠、低延時、高質量的網絡保障。

雖然4G承載應用與5G時代具體場景的細節不那麼豐富多彩,但是在需要解決的核心指標上:帶寬、時延、連接密度,卻是相同的。比如在高密度人群/直播視頻等/手遊對抗等場景下,已經開始對帶寬/時延/連接密度等指標提出了新的需求。

那麼對預演的價值階段就可以從三個層面展開:直播/網絡遊戲/視頻/辦公/重要保障等垂直行業屬於5G演進最重要的需求場景之一,這是其一;5G的三大關鍵技術指標與智選加速所要解決的問題在本質上是相同的,這是其二,也是最主要的;無線的資源無論何時都是有限的,智選加速這樣的新智能管道服務將為電信運營商創造更有豐富的商業模式。

所謂預演,在我看來,即是技術的預演,也是新商業模式的預演。

叄:面向5G,移動通信行業尤其是運營商應該如何切入垂直行業應用?

其實這個小標題至少可以分解為三個問題:(1)定位,運營商應該在垂直行業應用領域以什麼角色出現;(2)創新,移動通信行業如何切換到場景驅動的業務創設範式;(3)模式,什麼樣的商業模式才能確保5G大規模成本投入的回報率?

而這三個問題又在本質上可以歸結為一個問題:如何構建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問題,或者說如何通過合作開展價值創新的問題。

考慮到5G所覆蓋的行業多樣性和運營商行業知識的不足,很重要的一個建議是電信運營商應該與行業巨頭構建“產業雙子引擎”,比如中國聯通與阿里巴巴的案例,由聯通提供更加靈活的4G和5G網絡能力(未來)(通信引擎),通過阿里巴巴連接自身生態的(產業引擎),形成共同面向垂直行業生態中中小客戶/多樣化業務的“產業雙子引擎”,這種雙子引擎一方面是引擎之間“通信和計算相互賦能,行業知識和網絡能力相互賦能”,另一方面是服務巨頭所在的垂直行業,形成 行業知識對需求和應用創設的強勁支持和產業服務能力。

所以很中肯的建議是擁抱行業巨頭,更進一步的建議是擁抱互聯網巨頭,尤其是在To B市場有基因優勢的巨頭。

另一個建議是運營商應該更開放。到了5G時代,網絡更加靈活,業務更加柔性,但是如果沒有開放新的思維,只是等著別人來找你提需求,這屬於消極的開放;而積極的開放則應該是更主動的優化內部流程,儘可能的抹平源自屬地化經營的管理流程和業務流程,建設更多的具有行業特性的平臺或者網絡切片,這種開放做到了或許運營商轉型就更有希望了。

MWC2018是一個舞臺,聚光燈之下,我們既可以看到習以為常的按部就班,也可以觀察到代表未來的小趨勢,無論如何先進的技術,最終還是要回到產業中去,回到場景中去,回到商業利潤上去。

我們有理由期待更多5G垂直行業應用預演越來越多,運營商與垂直行業巨頭的產業雙子引擎越來越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