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讓孩子在留學生中脫穎而出?家長應該這樣做

學生出國留學,家長才是最操心的那一方,留學對學生來說是“鍛鍊”,對家長來說就是“考驗”了。本科、研究生留學孩子有自主選擇權,但是低齡留學確實需要家長來把關,從另一個角度看家長的選擇也是關係著孩子的未來。

很多家庭都是第一次留學,所有經驗都來自網絡、書籍和朋友推薦。

>>>

美國留學—費用篇

美國公立學校學費全免,但是國際生想要讀公立必須有美國身份,沒有身份的國際生只能以交換生身份讀一年高中或以留學身份讀一年高中。

美國私立學校學費每年1-6萬美元不等,年級越低學費越便宜。但是私立學校的硬件設施和校園環境都優於公立學校,不論是藝術設施還是體育器材都應有盡有。

很多家長都會考慮留學費用和以後孩子就業回報是否能成正比。這裡想告訴留學生父母,美國的教育是世界上最好的,孩子在這裡得到的不僅僅是知識上的富足,更多的是世界觀和人生觀的改變。美國教育提倡學生獨立、自主的鑽研課題,注重你的想法以及過程,這也是為什麼美國那麼多獲得諾貝爾獎的人;美國教育孩子誠實、關心他人,讓他們瞭解如何實現人生價值。當然留學歸來後孩子的思路、眼界也有了一定發展,未來的升職加薪或者創業都水到渠成。

想讓孩子在留學生中脫穎而出?家長應該這樣做

>>>

美國留學—學術壓力

很多家長會認為美國的教育很輕鬆,學生都是在玩。其實這是一種誤解。美國沒有中國一考定終生的習慣,課業壓力都分散在每一天。都說中國孩子擅於考試,但是美國的學生也很刻苦,高中學生的壓力不輸於國內高三。

認為有計劃去留學的孩子,一定要清醒地認識自己的優勢和劣勢,清醒地知道自己的實際能力和狀況,家長也要有合理的預期,給孩子充分的適應時間,允許孩子出現波動,以鼓勵為主,幫助孩子儘快恢復自己最好的狀態,融入當地的學習。

想讓孩子在留學生中脫穎而出?家長應該這樣做

>>>

美國留學—生活篇

初次到美國,孩子在緊張地適應學習的同時,必須面對生活中的各種瑣事,孩子需要自己打掃衛生洗衣服,有時候也會需要自己動手修理小物件、換燈泡,雖然學校各方面設施比較完善,但是孩子還是難免會覺得手忙腳亂。有的孩子剛去學校時,幾乎找不到時間洗澡洗衣服。

孩子其實三個月到半年就會完全適應,最難的就是開始的一段時間,所以在出發前,要儘可能多地瞭解學校生活的方方面面,各種規定、設施,知道的越多,就越能做好準備。有的學校會幫助新生指定一位老生提供幫助,新生可以利用這個條件多瞭解情況。家長在這個時候一定要鼓勵學生,在聽孩子抱怨的時候要正確的引導,不讓孩子自怨自艾,也不要因為一點點小事就覺得孩子不適應美國,家長放手,孩子才能更好的飛翔。

想讓孩子在留學生中脫穎而出?家長應該這樣做

>>>

美國留學—學習規劃

在美國學習,學生總會面臨很多選擇,從課程選擇、體育活動、社團活動,到大學申請,隨時都要選擇。也要同時處理很多看起來矛盾的事情。比如,出去打比賽佔用很多學習時間,就是最突出和常見的矛盾之一。不同的活動之間時間衝突,也是常見矛盾之一。

這些都需要孩子有自我管理能力,對自己有比較高的期許,具有一定的統籌規劃能力,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做出選擇和放棄。所有這些能力都不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能自然獲得的,相反,有些能力如果不能從小培養,到了一定年紀,由於壞習慣的養成,狀況就不容易改善了。

建議留學要儘早規劃,有想法的家長,一定要從小培養孩子的各種能力,有意識地幫助孩子提高能力,孩子將憑這些能力去開創自己的生活。

早準備可以讓家長和孩子從容不迫,更容易選擇適合自己的學校,未來的發展也更值得期待。

想讓孩子在留學生中脫穎而出?家長應該這樣做

>>>

美國留學—社交篇

因為美國本身就是一個多元化的國家,所以學校對待各國的學生都非常友善,基於此點,留學生需要主動去融入,而不是等著別人來找自己。大學裡會有很多中國學生抱團,但是中小學階段一個學校裡中國留學生不是特別多,更容易融入美國。

建議家長除了讓孩子有更開放的心態以外,多鼓勵孩子參加一些各國孩子都喜歡的活動,創造機會和更多的孩子接觸,互相瞭解,而不是隻參加舞蹈、鋼琴或者高爾夫之類本國孩子比較多的活動。

想讓孩子在留學生中脫穎而出?家長應該這樣做

>>>

美國留學—親子關係

孩子去留學了,生活內容和在國內時會發生很大的變化,而且隨著孩子能力的提升,他的見識和思考的問題也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如果家長跟不上孩子成長的腳步,不能和孩子同步成長,恐怕不久之後,就只能問問孩子吃的什麼,高興不高興之類了。

不論是否計劃留學,家長都得知道孩子是不斷成長變化的,只有跟上孩子的速度才能保持親子間心理相互支持的關係。信任理解和尊重,從孩子小時候開始,平等地對待孩子,真正對孩子的事情感興趣,為孩子本身的進步而自豪,每一個決定都從孩子的角度考慮,而不是用孩子裝飾自己失色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