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證審視「爆雷潮」:P2P行業的一場滌盪

辯證審視“爆雷潮”:P2P行業的一場滌盪

只有當大潮退去那一刻,裸泳者或許才可以冷暖自知。這句話,似乎格外適用於當下的網貸行業。多個P2P平臺曾以高大上形象進入互聯網金融圈,而近期一地雞毛的表現為整個行業蒙上一層陰霾,也讓不少投資者不安情緒持續蔓延。

有分析者指出,相較2015年“e租寶”事件致整個網貸業不被看好,此輪P2P“爆雷潮”所帶來的信任危機更為可怕。而事實上,如何辯證地看待這輪新的危機,不妖魔化“爆雷”事件、蔓延恐慌情緒才是最理性的態度。

惶恐六月、遍地爆雷,究竟發生了什麼?

整個連鎖危機的起點源於今年6月中旬,被稱為民間四大高返平臺的唐小僧被警方查封,隨即拉開了網貸平臺連環爆雷的序幕。唐小僧、善林財富、意隆財富、聯璧金融等滬上P2P“四大金剛”今年均已炸窩,4家平臺規模合計2000億元。

據網貸之家不完全統計,6月停業及問題平臺數量為80家,其中問題平臺63家,停業平臺17家。近一年單月問題平臺爆發的最高峰讓6月成為P2P的“黑色六月”,進入7月,態勢則愈演愈烈。零壹數據不完全統計顯示,7月2日至7月8日期間,至少有26家P2P平臺出現各種問題,其中7家宣佈清盤,4家已被立案。

數家倒掉的平臺在公開信中,均提到危機產生原因之一是“備案延期”,即監管方對P2P平臺決定實施備案制管理,而管理開始的時間卻延期了。

備案延期與“爆雷”之間存在什麼關聯?據稱為了能備案成功,很多網貸平臺做了粉飾工作,比如業務調整為車貸等小額分散標的。備案延期消息出來之後,他們的問題也隨之暴露。再如,很多網貸平臺為了合規做的一些面子工程,增加了很多額外成本。今年6月原本要為網貸平臺“驗明真身”,反而成了行業“至暗時刻”的起點。

毫無疑問,去槓桿、嚴監管、防風險已是當下國內金融市場的主基調。除卻P2P網貸行業受到強烈的波及,從股市、債市、基金等市場發生的系列連鎖反應我們都可以看到這一點。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企業融資難度加大,融資時間拉長、成本抬高,市場流動性高度緊張,企業債務的違約風險勢必會陡然增高。

但外在環境或許只是其一,內因才是導致平臺終極風險的根本原因。很多“爆雷”平臺在出事之前風險就已經暴露得非常明顯。例如唐小僧單從“100元3天返50”等明顯違背金融規律和常識的促銷活動,就能看出該平臺運作存在重大異常,另外其“央企”背景造假、平臺多處違規。

P2P平臺往往是一個金融或實業集團的組成部分,是水面上的一朵浪花,如果出現漣漪,可能是背後的系統發生了動盪。例如錢滿倉在出問題前,業務已多次被曝出存在拆標的期限、自融、關聯擔保等問題,其背後的上市公司股東ST天馬也是負面纏身……

並非“至暗時刻”,優質平臺的生存之道

說白了,很多平臺的“爆雷”源於自身實力不夠過硬。

而從另個角度上講,短時間內的集中“爆雷”未必是壞事,這反而是滌盪行業風氣、優勝劣汰的一個過程。以“爆雷潮”對整個P2P金融行業進行全盤否定和質疑更是帶著有色眼鏡以偏概全之舉。

很多頭部平臺一直以安全和合規為核心理念,保護投資者利益不受損,在行業多輪大考中交出了不錯的成績單。

以玖富為例,旗下的玖富普惠也致力於P2P業務。在玖富12年的發展過程中,技術始終貫穿。愈加顯著的技術要素也無疑是玖富這些年來穩步發展並最終實現彎道超車的關鍵所在,而這也正是魚龍混雜的P2P行業普遍缺失的短板。如果說監管政策大多致力於解決平臺的“先天性問題”,即合規性問題;那麼技術的價值更側重於解決“後天性問題”——則是解決互聯網金融交易過程中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減少風險發生的可能性。

基於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等方面的積累,玖富也趁勢推出了大數據風控“火眼分”、壞賬預測系統“彩虹評級”、人工智能助手等,這些均為平臺的安全與合規提供支撐。

在平臺甄別方面,有分析師一直建議投資者藉助專業的第三方機構來深入瞭解平臺的綜合實力。第三方介入的最優解或許可以來自保險公司。對於用戶而言,保險天然是安全與可靠的代名詞,首先從心理上便有了親近感;再者,依據中國法律,保險公司終生不得破產,這是一個永續的存在。

玖富此前就引入了“雙保險”,繼與國有保險公司太平財險合作為平臺用戶提供一年期內借款履約保證保險保障之後,中國人保財險隨後也加入玖富平臺的履約保證保險保障計劃。同時由兩家國有保險公司為玖富平臺用戶提供履約保證保險保障無疑會讓很多投資者吃下“定心丸”。

除了玖富之外,一些優秀平臺也依靠合規經營經過大浪淘沙幾經滌盪依舊堅挺。

在“爆雷潮”的陰霾下,平臺紛紛以多種方式增強投資者信心。人人貸、PPmoney等頭部平臺通過限時加息、公佈成交量“秀肌肉”、CEO秀場直播等方式,強化市場信心;愛錢進近日宣佈了主動增資計劃,將資本金增加至5億元……

幾輪洗牌賽,為一場皆大歡喜

“英國的工業革命不是技術創新的結果,而是金融革命的結果。”著名經濟學家希克斯在其《經濟史理論》中曾這樣分析指出,因為工業革命中使用的技術在之前就已經出現,而只有在出現金融革命後,工業革命才真正發生。

對於正在掀起一場顛覆革命的互聯網金融而言,無論其經歷野蠻生長、優勝劣汰、穩健成長的階段都不可以忽略這個領域帶來的驅動力和價值意義。作為傳統金融的有效補充,很多類似陸金所、玖富普惠、宜人貸等優質P2P平臺均樹立了行業標杆。

此輪“爆雷潮”看似是監管收緊、輿論高壓和平臺自身問題不斷累積的集中作用,於行業而言則是一次必然的洗牌。伴隨著“偽”平臺的主動或被動的暴露,只有真正的P2P平臺才可以在這次洗牌大潮中有出路,並實現長遠發展。

而在行業不斷吐故納新之後,就像新華社的評論文章所指出的——“迎接投資者的也將是更加健康開放的投資環境”。

綜上所述,於行業、於優質平臺、於用戶而言,P2P行業現時經歷的短暫滌盪過程,放在更遠的未來都將是為三者最終皆大歡喜做鋪墊。無論如何,這場“爆雷潮”引發的猝不及防的危機事實上黯淡中也透著亮光, 希望整個P2P行業參與者以此為戒,要有普惠初心、要敬畏風險,找準自己的發展方向。而在偏於惶恐的投資群體的負面情緒裡,也希望不失冷靜的圍觀和發聲者。

——————————

智能硬件體驗者;IT&科技領域觀察者、記錄者、評論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