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一場「奇葩」的戰爭,一段「奇葩」的歷史記載

根據《武宗實錄》明朝正德十二年(公元1517年)發生了一場“奇葩”的戰爭。蒙古韃靼王子聚兵五萬進犯明朝邊境,恰逢明武宗朱厚照視察邊防。明武宗率軍迎擊來犯之敵,最終明朝獲取最終勝利。這樣看來是一場很平常的邊境衝突,加上兩方軍事首領都是國家首腦人物只能顯現出這場戰爭的不平常,那這場戰爭“奇葩”在哪兒呢?“奇葩”在歷史記載——《武宗實錄》載:“是役也,斬虜首十六級,而我軍死者五十二人,重傷這五百六十三人,乘輿幾陷。”這樣看來這場戰役明朝不能算是勝利,但這場戰役過後卻是明朝北境暫時安定一陣!

明朝一場“奇葩”的戰爭,一段“奇葩”的歷史記載

應州大捷

明武宗在歷史上的評價不是很好,說他為政期間荒淫無道,國力衰微,一生貪杯、尚武、無賴,喜好玩樂。很多人認為他荒淫暴戾,怪誕無恥,是少見的無道昏君。但這場戰役卻讓人產生不少疑惑,話說明世宗朱厚照特別崇拜明太祖朱元璋與明成祖朱棣,盼望著自己能像他們一樣建立無數功勳。為此朱厚照甚至更名為朱壽並建立“鎮國府”自命為“鎮國公”,令兵部存檔,戶部發餉。這樣的皇帝怎麼看都有些“離經叛道”。

明朝一場“奇葩”的戰爭,一段“奇葩”的歷史記載

公元1517年八月,自小景仰明成祖朱棣五次御駕親征的輝煌戰果的朱厚照溜出京城來到邊防重鎮宣府。但來到宣府的朱厚照卻沒有發現蒙古人,也沒有發現要征戰的跡象。與此同死蒙古韃靼王子率軍五萬進攻大同的消息傳來,朱厚照聽聞消息火速回京佈置親征並以“大將軍朱壽”的名義統兵出戰。而大同總兵王勳收到這個消息的第一時間就派人告訴皇帝,要求皇帝回京避難。朱厚照也對此不予理睬,並命王勳率軍迎擊來犯之敵。對王勳的內心開始是拒絕的,但君命難違,王勳還是無奈地出發了。

明朝一場“奇葩”的戰爭,一段“奇葩”的歷史記載

面對五萬蒙古精兵王勳的內心是絕望的,但事到如今只能殊死相搏。但打著打著卻發現己方得到了支援,原來是朱厚照調配來的部隊。同時蒙古方也察覺出部隊,原以為是遇到明軍主力但發現打著打著對面的人數是越來越多。這時才知道自己遇到的不是明軍主力,雖然對面有支援但其支援並沒有全部到來。如果對面支援全部到來的話,到那時自己是真的死無葬身之地了,於是蒙古方下令開始決戰。本來內心絕望的王勳這次是真的崩潰了,但崩潰了也要打啊。但就在這時朱厚照率領的主力部隊終於趕到了,在不做休整的情況下直接向蒙古軍發起衝鋒。蒙古軍被迫撤退,明軍部隊正式會合。第二天兩軍開始決戰,雙方近十萬人在應州城外展開了殊死拼殺。明軍在朱厚照的親自帶領之下始終掌握著戰場的主動權,至下午時分蒙古軍隊被迫退兵應州之戰就此結束。

應州大捷後記

應州之後,朱厚照回京就立即舉辦了一個隆重的閱兵儀式。甚至在閱兵儀式後朱厚照對自己的老師楊廷和激動的講到,自己親手誅殺了一個蒙古軍官。但事與願違的是,幾天後京城卻流傳出:“皇帝不厚道,明明打了敗仗,卻說應州大捷。”朱厚照聽到這個消息沉默了許久,半晌才下詔,自己十天輟朝,表示要休息休息。朱厚照就是要用這種消極怠工的方式來報復大臣。甚至在朱厚照死後,大臣們按照傳統編寫《武宗實錄》時,寫下了“蒙古軍隊陣亡十六人,明軍陣亡五十二人”。

明朝一場“奇葩”的戰爭,一段“奇葩”的歷史記載

不過話說回來雙方投入近十萬人的戰爭,雙方戰死軍士不足百人實在是有些令人不敢相信。現在一個幾千人的學校發生踩踏事件死傷都快上百了,而古代還處於冷兵器交戰的時代不算朱厚照大軍來之前。光是王勳的主動出擊的戰鬥中陣亡將士就不止這些吧。不過說一千道一萬,主要責任還是在明世宗的身上。在明朝中後期本就是一個朝臣與皇帝斗的不亦樂乎的朝代,加上程朱理學中要求“去人慾,而存天理”。朝臣們希望自己的皇帝是一個起到“萬民表率”的作用的皇帝,恰恰朱厚照卻是一個“不羈放縱愛自由”的皇帝。故有這樣的文官有這樣的歷史記載並不奇怪,但這樣的歷史記載卻往往經不起推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