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育儿误区”,老一辈都容易犯!妈妈们一定要知道哦!

新手妈妈们面对怀里娇嫩的小婴儿,真是捧在手心怕摔了,看在眼里却无从下手。

于是长辈们纷纷站出来指导一二,是听还是不听?自己又不放心爸妈带娃,只好左一个度娘右一个论坛地查来查去。

10个“育儿误区”,老一辈都容易犯!妈妈们一定要知道哦!

10个“育儿误区”,老一辈都容易犯!妈妈们一定要知道哦!

10个“育儿误区”,老一辈都容易犯!妈妈们一定要知道哦!

今天,就来聊一聊那些常见的育儿误区,千万别再坑了孩子!

误区1

宝宝口渴应该要喝水?

  • 0-6个月的宝宝通常不需要喂水

母乳中水的含量高达90%,对于纯母乳喂养,月龄小于6个月的宝宝来说,吃奶就几乎等同于补充水分。配方奶粉虽然不能完全和母乳相媲美,但成分也是尽可能地接近母乳,如果严格地按照说明书冲泡,配方奶粉的水含量会接近母乳。

所以无论是纯母乳喂养还是喝配方奶粉,还是混合喂养的宝宝在6个月之前都不需要另外喂水。

  • 专家建议6-12个月每天喝水30-60ml

6-12个月龄的宝宝每天还是会喝很多奶,吃的辅食也大多以米粉、粥等软烂的流质、半流质为主,这些食物中的含有的水份也能被宝宝吸收,所以,计算这个年龄段的宝宝水分的摄入量要考虑他吃下去的全部食物,并且以其他食物优先,不要让水过多地占据宝宝不大的胃容量。建议在两顿饭之间给宝宝喝一点水,每天不要超过30-60ml。

10个“育儿误区”,老一辈都容易犯!妈妈们一定要知道哦!

误区2

宝宝容易出汗要补钙?

由于宝宝的自主神经发育不健全,所以入睡后容易出汗,一般后半夜宝宝身上的汗就减少了,一般称为“生理性多汗”,因此宝宝并不会因为汗多而导致缺钙。

一岁以前的孩子,母乳和配方奶基本就能满足钙的需求(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儿另当别论)。所以一岁之前,宝宝通常不用额外补钙。但要注意,宝宝出生后15天开始每天补充 400 IU 的维生素 D,因为维生素 D 能帮助钙吸收。

误区3

营养都在汤里,宝宝要多喝喝汤

如果问:“鸡汤的精华在哪里?”相信绝大部分人的回答都是:“在汤里。” 很多人煲汤,喜欢煲很长时间,吃得时候又喜欢多喝汤而少吃肉,因为他们觉得营养全析出渗透到汤里,喝汤既不容易发胖又最有营养。

事实上,汤里面的营养只占到了所有营养的10%左右,肉汤里面除了水,大部分是油脂、调料,蛋白质很少,骨汤里面的钙含量还没有牛奶多。

10个“育儿误区”,老一辈都容易犯!妈妈们一定要知道哦!

误区4

给宝宝喝葡萄糖水满足代谢需求?

宝宝刚出生,妈妈还没有分泌出母乳,这时有很多老人会给宝宝喝葡萄糖水。殊不知,宝宝出生时,身体会储备足够多的能量,能满足3天的代谢需求。因此给宝宝喝葡萄糖水完全没必要,而且不利于妈妈尽早下奶。

其实,妈妈在宝宝出生后要尽快让他吮吸乳房,促进母乳分泌。对于宝宝来说,母乳是宝宝最天然最营养的口粮,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以及免疫功能蛋白,其中的核心免疫蛋白之一的乳铁蛋白能帮助宝宝提高抵抗力,促进肠道和呼吸道健康。

误区5

为了宝宝皮肤滑嫩所以母乳摸脸?

乳汁抹在孩子的脸上会容易产生细菌,导致孩子的脸上产生红晕或者小包,也有可能会化脓,所以,不能给孩子抹母乳,如果实在需要抹些东西缓解宝宝的皮肤干燥的话,可以选择婴儿专用的润肤霜哦!

误区6

应趁早给孩子把屎把尿?

奶奶为了防止宝宝尿床,定时定点地给孩子「把屎把尿」,这种强迫行为可能会给宝宝造成心理压力。

其实,过早地把屎把尿更不利于孩子学会控制排便,最早也要等到孩子 1 岁半到 2 岁之间再训练排便,这个年龄的孩子身体和心理都准备好了,孩子学得快,家长也省时省力。注意一定不能强迫、勉强孩子,要注意观察孩子的排便信号(比如扭动身体、哭闹)。

10个“育儿误区”,老一辈都容易犯!妈妈们一定要知道哦!

误区7

怕O型腿应给宝宝绑腿?

绑腿不仅不能让腿长直,反而可能会造成发育性髋关节脱位,而且布带长期压迫,也可能导致皮炎和破损感染。

8 岁以前,孩子有点 O 型或 X 型腿,绝大多数都是发育中的正常现象。随着孩子长大,自然会变直的。所以,不要瞎操心啦,顺其自然就好。

误区8

满月要剃光头,头发才多又密?

婴儿皮肤薄嫩,对刮剃刺激比较敏感,容易在剃头后出现局部发红。满月的宝宝也往往难以安静地配合剃头,万一扭动挣扎,还容易伤着孩子。等孩子大一点,如果不打算蓄发,可以买一个儿童专用安全理发器给他理发。

误区9

使用婴儿手套、袜套保护宝宝小手和小脚?

很多家长认为这么做可以保护宝宝的小手小脚,但这么做并不好。要知道,宝宝的手脚发育需要一定刺激,而不是束缚。

若是你想宝宝以后手巧,那么请让宝宝多接触各种东西,平时多给他做按摩。平时,建议勤给宝宝修剪指甲勤剪指甲,以免其把自己抓伤。

误区10

发烧要捂才行?

在过去的观念里,宝宝一发烧就盖被子捂汗,认为发发汗烧就退了。

但实际上捂得太厚会影响散热,反而会使体温升高甚至出于高热的状态,尤其是新生儿发烧在38.5℃以上时,捂得太严实可能导致高热惊厥。

10个“育儿误区”,老一辈都容易犯!妈妈们一定要知道哦!

以上这些“育儿坑”,妈妈们中招了几个呢?妈妈们在育儿路上,要记得绕开这些育儿坑,掌握正确科学的育儿方法,这样宝宝更加能健健康康成长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